1月28日讯因为一次用眼角余光看到了女同学的大腿,初中男生恐惧得从此“目不斜视”;小学五年级女生不愿意去学校,是因为班上有男同学喜欢她……心理专家认为,这都是由于学生在青春期遇到了一些问题,没有及时得到疏导和指引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两会期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不少省政协委员的关注,委员们认为除了学校的努力外,家长也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力量。
事例:五年级女生遭遇男孩“喜欢她”
昨日,陈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急着想找一位心理专家给女儿“看看病”。陈女士说,女儿这几天不想去学校上课,几经询问才知道是因为班上的一名男孩说“喜欢她”,班上不少同学也把两人看做一对。
二七区心理教育指导中心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晓梅说,平时也有小学生来咨询心理问题,不过相比之下,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多。她举了一个例子,有个男生在初二时用眼角余光瞄了瞄女同学的大腿,他认为这是“肮脏”的行为。“现在在他的眼角余光里不能出现任何东西,否则就像陷入了恐惧当中。”陈老师说,这本来是一个小问题,但是由于缺少疏导和排解,最后成了心理问题。
分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教育者应反省
省政协委员张景林认为,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教育者最应该先“反省”,这个教育者不仅是指老师,还包括家长。“有资料显示,青少年大约70%的心理问题源于家庭教育。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父母与孩子沟通不当、父母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等因素都会对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张景林说,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师资力量不足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许多学校没有按照要求配备专业心理教师,缺口很大。此外,还存在着心理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现象,一些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对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认识误区。
省政协委员朱诚身谈到,不少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额外的工作,是负担,甚至会冲击和影响教学。“升学率是硬任务,而心理健康教育是软任务,这是多数教育者的看法。”朱诚身委员说,教育工作者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从根本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升学率有重要作用。
看法:家长在学生心理教育中作用很大
每当说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人就自然想到应该由老师负责。实际上,家长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尤其重要。朱诚身委员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身上无不留下家庭教育的痕迹。
“实际上,学生身上的很多问题是在家庭中养成的,或者说是由家长造成的。”朱诚身委员说,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家长不断成为学校教育的绊脚石而不是同盟军。不科学、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实际起到学校教育的反作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做好家长经常性的联系、教育和指导工作。家长的成长反过来会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建议:每千名学生配备一名专职心理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年年讲,但是年年都有严重的学生心理问题导致极端事件发生。“这说明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很大问题。”省政协委员张景林在提案中再次呼吁全社会都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他建议,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通过加大投入、配备专业教师等措施,解决大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大中学校按要求尽快配备专职专业心理教师,力争实现每千名大中学生中配备一名专职专业心理教师。同时,把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列入学校授课计划,每周至少上一次心理健康课。
“还应该加强对老师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张景林委员认为,老师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学知识过硬,才能保证教育的实施。
对此,朱诚身委员也有同感。“现在提出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师源性的,就是指由于教师工作的失当导致学生发生问题。”他说,调查显示,有五成的教师存在心理障碍,认为是“工作太累”。其中,37%的教师反映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老师的心理有问题,就难免会教出心理问题的学生。朱诚身委员建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关注教师的自我心理保健,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记者 张勤 实习生 薛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