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萍的家位于定西路上,房子两室两厅,正适合一家三口居住。屋子一派的古色古香,仿佛置身时空交错的基点——一边是仿若柳如是的古意优雅,一边是现代社会中的五光十色。
客厅
身为作家的蒋丽萍和在报社上班的丈夫,在客厅的装潢中显示出“创作”的职业特点。客厅家具的是都是实木的,全部是请木匠上门制作。当初买好房子,蒋丽萍和她先生林伟平就想着,要一套配合房子的家具。这不是市场上那些大众化的家具能够做到的。夫妻俩决定:自己设计自己找人做。蒋丽萍的先生是个对建筑懂行的人,所有的家具设计图纸都是出自他的笔下,他特别不喜欢那些工作粗糙的人。因此单单是找擅长做榫头的木匠就找了半年,口试、笔试一轮又一轮,不找到称心的就不开工。经历了半年的找寻,终于从朋友这边找到了一个江苏来的木匠,夫妻俩放心的把所有的木工都交给了他。
家具的颜色也是夫妇俩找画家朋友调配的,尽量不带新家具的火气。把调出的涂料刷在自己设计的家具上,然后再让漆工刷上一层清漆,夫妻俩在这套家具上倾注的心血可谓不少。
茶几是一只樟木箱,沙发也是实木的,靠背很硬,因此有朋友说:“你们家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可以斜靠的地方。”
食品柜和综合柜仿自欧洲乡村家具,拉手铰链等配件从中国老家具中借鉴而来,“中西合璧”倒也和谐。
过道
一进门,等待着客人的是一条过道。蒋丽萍说,当初看房时,过道被当成鸡肋。现在大家都夸奖它,说就是它免去了一进门就看见一览无余客厅的尴尬。过道的地面是最便宜的红钢砖,透气性很好,适合上海这种潮湿的城市。墙面是水泥刮糙,涂外墙涂料,毛刺刺的,和古旧色矮柜很般配。过去老家的米缸现在放雨伞等物。小草凳是从“长江第一湾”的石鼓镇买来的。
书房
客厅与书房之间有四扇玻璃门,两个空间可分可合。写字台就是一块长三米多的板,可以堆许多书刊。书桌两面可以坐人。两边贴墙是开放式书架,是用砖砌的,以至装修的时候,对面楼里的邻居百思而不得其解,亲自跑来问:“你们这是做的什么?”
双阳台现在成了花房和第二个书房了。书桌跟阳台一样长,一大半成了花台。书桌下可放书。窗帘是几近淘汰的手工竹帘,是男主人林伟平的老母亲沿街寻觅到“家庭作坊”定制的,价廉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