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真的无法不狼狈(4)
时间:2005-2-22
装修真的无法不狼狈之装修宿命论
终于抢在京城少见的梅雨季节到来之前,装修进入了尾声。看着终于有些模样的新居,家的感觉慢慢地浓了起来。在拼命地彼此安慰、相互勉励“咱家其实装得挺不错”的同时,我们还不时从业已入住的邻家开始凌乱的家居中找到信心的支撑。尽管如此,遗憾还是像八爪鱼的汁液一样,一不留神就把心境喷得一片阴霾,总是抑制不住地想,当初要这样就好了,当初要那样就好了。赶上楼上楼下同户型的来“参观学习”的时候,还跟祥林嫂一样,“我们当初就是没想好,所以这儿都弄成这样了……”
在工人们对一些边边角角做最后的修补时,我们也开始“反思”:事先设计不可谓不精心,装修工人凭心而论也还不错,更何况还有一个尽职的监理,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遗憾?晚上把小闺女哄着了,躺在床上,两人大眼瞪小眼,开始掰着手指头历数装修N大失误,就想整明白——装修真的无法不狼狈?手指头一掰吓一跳:主要还都是自己的错!
-设计师不是万能的
设计师虽然可以把握大局和风格,但生活细节还得自己掌握。就像米卢教给我们的球员快乐足球和排兵布阵,可走一趟世界杯才知道,脚底下的功夫光傻乐可乐不出来,还得自己苦练才成。当设计师把客厅餐厅分区、厨房与大厅隔断和三处的吊顶设计做好后,因为别的地方没有大的变化,我们便以为万事大吉,工人也三下五除二干起来了,等电路都走完了,我们才想起来,哪儿还得有个插座,哪儿得放冰箱,插座得移,音响线得先埋……于是电工重新剔槽重新装。所以,教训之一就是,设计师帮你做好总体设计后,自己还得细化,哪儿摆什么家具,哪儿放什么家电,得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计划,别太相信自己的脑子,最好用笔写或画出来。实在拿不出来,那就“防患于未然”,在一些可能的地方预埋、预留。
-大家好不一定是真的好
因地制宜,莫为浮云遮望眼。我家的户型设计大格局应该说还算合理,卫生间也是干湿分区,即洗脸池和沐浴是分开的。可一开始我们就陷入一个误区,装浴缸显然太挤,桑拿房也太大,没必要。最后我们自以为合理地选用了淋浴门,当那扇定做的价值不菲的吉事多钢化玻璃门装好后,我们在由衷地感慨物有所值真的很漂亮的同时,也尴尬地直面空间的骤然狭窄。事实上,像这样干湿分区的卫生间,一道好看的浴帘应该是最佳选择,既经济美观,空间还很开阔,可惜木已成舟。教训之二,真的不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适合自己的才是真的好。
-口说无凭立据为证
年少轻狂,自以为找了设计师、正规装修公司、家装监理就一好百好,老辈的话、老辈的经验都觉得是碎嘴是唠叨,到头来,虽然嘴上不服软,心却想着要是当初听了老人的话就好了。立字为据是个老理儿,可装修时间一长,跟工长工人设计师一熟,就常把这话抛在脑后。老婆去订的橱柜,选的是京城风头正劲的一家,设计师据该公司介绍也是较比出色的一位。为了性价合理,老婆没要他们的洗菜池,只在电话中告诉设计师我们选定的水盆的尺寸。在比预定送货安装时间晚了若干天之后,牛气哄哄的橱柜终于进门了,安装进入尾声时,工人发现水盆无法安装,留的尺寸不对,本应到现场的设计师在电话中一口咬定老婆告诉他的尺寸与我们的实际不符,而老婆大人又出差在外,无法对质,我只好放弃。当初要是明明白白有张纸条也成,如今只能换盆。埋音响线的时候也是我跟工长说得明明白白,到后来还是方向反了,工长还死乞白赖地说没错。教训之三就是口说无凭,尤其是涉及安装位置、方向、尺寸等等关键时刻,一定要写下来,一来让工人更明白,二来为以后判定纠纷留证据。
教训说来容易,老觉得自己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可真是静下心来一想,要在说长不长可说短也不短的装修过程中,始终像个战士一样,时刻准备着,认真细致耐心地对待每一个细节,凡人还真做不到,所以,我说,装修真的无法不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