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制糖季结束,已“无糖可榨”,全国食糖同比减产3.9%
连续6次投放国储糖入市,依旧没能平抑国内虚高的糖价和国内市场用糖的缺口。从商务部等部门获悉,鉴于本制糖季全国食糖产量减少,为保证食糖消费旺季市场供应,稳定糖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三部门决定,将于近期投放总量为55.2万吨的国储糖和进口古巴糖入市。
目前国内已无糖可榨
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发布消息称,2005-2006制糖季全国的食糖生产已全部结束,全国累计生产食糖881.5万吨,比上制糖季减少3.9%,其中,生产甘蔗糖800.8万吨,同比减少6.6%,生产甜菜糖80.7万吨,同比增长33.8%.市场运行调节司分析说,受天气因素影响,去年,海南、云南等地遭遇干旱天气,甘蔗大幅减产。
此外,糖料种植面积减少也是食糖产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2005年,我国糖料种植面积为2340万亩,比上年减少12万亩。
华商储备中心食糖处相关负责人称,本制糖期生产的全面完成,意味着目前国内已经无糖可榨,榨糖厂将暂时停产,等到今年10月份的2006-2007制糖季再开工生产。
该负责人还透露,今年以来,国内的食糖供应一直十分紧张,国内的有些糖厂本制糖季还没开过工,国内制造的食糖基本是供不应求,目前,国内制糖企业库存的食糖很少,今后,国内市场的食糖供应将主要依靠国储和进口糖。
进口古巴糖救市
从消息渠道获悉,针对本制糖季全国生产结束,全国食糖产量减少,市场需求旺盛的现状,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日前已经正式作出决定,将于近期急调一批国储和进口糖投放市场。
据悉,这批食糖总量为55.2万吨,为储备糖和进口古巴糖。据华商储备中心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国家尚有少量储备糖,因此此次入市的糖将主要为进口古巴糖。
目前进口古巴糖还在陆续到岸的过程中,而且到岸后还需要进行加工,因此,商务部食糖调控委员会初步计划在6月27、7月18、8月15和9月12日每次竞价拍卖9.2万吨,分四期通过网上竞价拍卖的方式将这批糖投向市场,剩余部分将择机和根据市场情况投放。据悉,这次投放的储备糖和进口糖,起拍价格仍旧定在每吨3800元。
另据业内人士分析,四次竞拍的总量为36.8万吨,剩余部分还将有望在9月下旬或10月份择机入市,由于此次食糖拍卖将一直延续到2006-2007新制糖季,因此,这将是年内国家最后一次动用市场调控措施,对国内糖市进行调控。
6次拍卖未解决糖价虚高
自从进入2005-2006制糖季以来,国内食糖供应一直趋紧,食糖价格也从去年的每吨3600元,涨至每吨5000多元。
为了平抑糖价虚高、满足市场供应,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曾紧急动用市场调控机制,调集国家储备糖对市场进行调控,共分6次拍卖55.2万吨食糖。
经过国储6次拍卖后,国内的食糖供应紧张程度得到一定缓解,市场看涨热情有所降温。
但是,由于现在正是夏季饮料生产的高峰,国内用糖需求持续增加,而且现在国内已经无糖可榨,导致食糖供应继续紧张。
业内人士认为,食糖供应的季节性压力仍非常沉重,此批国储糖的入市将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局面,但拉下国内糖价仍有难度,国内糖价仍将呈上涨趋势。
三大国际因素推高糖价
国际白糖价格的上涨与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最主要的因素有欧盟削减糖业补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导致市场对燃料乙醇的强劲需求,以及国际游资的推波助澜。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都实行对农产品的巨额补贴,以支持本国农产品的出口,严重扭曲了国际农产品价格。按照欧盟的糖业改革一揽子方案,欧盟将在未来4年内将糖业补贴削减36%,这意味着,欧盟每年的食糖出口量将从目前的600万吨至700万吨急剧下降到130万吨的水平。而欧盟作为世界第二大食糖出口地区,其糖业改革将使该地区从净出口改变为净进口地区,造成供需的大逆转。
原油价格上涨是糖价上涨的又一重要因素。原油价格持续不断上涨,导致市场对燃料乙醇的强劲需求。2005/2006制糖季巴西中南部地区已把用于生产酒精的甘蔗比例从2004/2005制糖季的约49%提升到了52%的水平,这也导致了国际糖价的大幅攀升。
此外,国际大量游资追逐商品期货,商品期货普遍出现大幅上涨,也是糖价上涨不可遏制的因素之一。
由于目前商品期货已经越来越被投资者当作是抵御通货膨胀的金融工具,因此国际投机基金推动食糖价格上涨的趋势仍将会持续下去。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