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场字幕:
2003年7月27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日。为缅怀先烈,继承他们的遗志,沈阳市委组织部和沈阳市民政局联合发起并组织了抗美援朝五位烈士家乡万里行活动。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外景一组画面
在沈阳北郊的一片苍松翠柏之中,安卧着123位英灵不朽的身躯,这就是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万里行小分队成员在烈士墓前献花
五十年前那场举世闻名的抗美援朝战争以中朝两国人民取得最终的胜利而宣告结束,百余万英雄儿女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孙占元、杨连第,这些闪光的名字连同烈士们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起,在我们的心中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第一集 黄继光
四川省中江县外景,小分队赶赴黄继光家乡,继光镇路牌特写
当我们摄制组从乍暖还寒的沈阳赶赴天府之国四川时,满眼已是田野中处处盛开的油菜花了。出发前,黄继光的家乡中江县在我们的头脑中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黄继光的故事仅仅是我们手中描述烈士那壮烈瞬间的几篇文章,那英雄故乡的土地会讲述给我们什么样的故事,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动呢?
黄继光家乡开满油菜花的小路
这幽静的小山村就是黄继光的家乡,从前叫石马乡三村,继光牺牲后,当地政府为了纪念英雄,把这里更名为继光镇继光村。
算起来,继光离开我们已经整整51年了,但英雄的生命之花却历经风雨而愈发绚烂。走在英雄故乡的小路上,盛开的油菜花不断地勾起我们对他年少生活的追忆。
记者随同黄继光的弟弟黄继恕来到英雄的故居,拾级而上,边走边谈
继光唯一健在的弟弟黄继恕陪着我们来到了哥哥出生的老房子前。
采访黄继光的弟弟黄继恕:这栋房子就是我们哥哥原来出生的地方,我们哥哥就是在这间房子出世,出世以后他的童年生活一直在这过的,等到49年解放的时候,我哥哥就是从这个门走出了村子,从村子走出了国门。
在老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小院后面山坡上一片苍翠的竹林中,这是继光领着小伙伴们常来玩的地方。
采访黄继光的弟弟黄继恕:我们哥哥那个人的性格特别强,他说要把哪个事情做成就非做成不可,做不成他就不服气。比如就那次踩高跷,他走了四、五圈,(不小心)一下子踩到小路边上滚下去了,掉下去以后,把这个腿戳破好大一块皮,(别人把他)扶起以后,他用口水抹到伤口揉揉,没事了。
记者和黄继恕老人站在黄继光家里一棵枝繁叶茂的梨树下
采访中,院子里这棵参天大树把我们的目光吸引了过去。原来,这是得知继光牺牲的消息后,黄妈妈默默栽下的一棵梨树。黄妈妈用甘甜的泉水细心地浇灌着它,就像倾注心血培养儿时的继光,期望他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那棵梨树刚刚绽开新绿,这位勤劳朴素的老人又用那双曾被毛主席紧紧握过的手,挽起她最小的儿子黄继恕的胳膊,把他送到了抗美援朝前线,此后,又先后把自己的孙子、孙女送到了部队。在这位英雄母亲的影响教育下,全家几辈人中共有11位参军入伍,保家卫国。
继光离开家乡入朝参战时,妈妈叮嘱他要多多杀敌,继光做到了;妈妈叮嘱他带着立功喜报回来,继光却没能做到。永远是21岁的继光,把生命的年轮托付给了这枝繁叶茂的大树,花开花落已经五十载。继光啊,那向上攀升的树干是你挺拔的腰身吗?那婆娑舞动的枝叶是你黑亮的发梢吗?那缀满枝头的果实是你思乡的泪珠吗?
黑场
五十年了,继光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惟有这条羊肠小道还是当年那样蜿蜒曲折。
主持人出画面:1951年,黄继光就是沿着这条小路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参加了志愿军。在当兵之前,黄继光甚至没有想到过会离开自己的村子,而为了一项正义的事业,他跋山涉水来到了异国他乡,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在这条小路上,留下的永远是黄继光向前的足迹。
蜿蜒曲折的小路,叠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行军的大路,志愿军军歌响起
20岁的黄继光穿着乡亲们送给他的新衣服,平生第一次走出自己的村子,那条小路的后面是他深爱着的故乡;当他身着志愿军的军服汇入滚滚向前的铁流跨过鸭绿江时,那条大路的后面就是他魂牵梦绕的祖国。
上甘岭战役炮火连天的战斗场面
1952年10月14日,在一块长仅两千七百米、宽仅一千米的弹丸之地上,世界战争史上空前惨烈的、被称为“绞肉机”之战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黄继光所在连在激战四天四夜后,奉命反击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那场惨烈的撕杀在当时的连长万福来心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采访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连长万福来:向前进很困难,相距很近,但一口气上不去。这个时候,几次冲锋伤亡很大,我带了百八(十)个人上去,最后剩下没几个人了。我说,参谋长怎么办?他说,你说呢?我说,我带一个通讯员,指导员冯玉庆带一个通讯员,我们亲自上,就向参谋长这样讲,参谋长就在我们身边。黄继光一下扑过来搂住我:连长,你不能去,你是指挥员,后边还有艰巨的任务等待着你,我明白,这个任务应该叫我去,我们还有几个通讯员、几个战士,应该把任务交给我们。这时,营参谋长点了头:老万,你就给他们下命令吧!这时,我就命令了,我说,黄继光,你现在就是咱们六连六班的班长!
冲向敌堡的三个人中,只有肖登良没有牺牲,他见证了战友黄继光悲壮的瞬间。
采访黄继光战友肖登良:继光同志就说,三羊同志打前面,就是*炸弹坑那个碉堡,叫我呢,负责左边那个碉堡,那个火力点,他呢,(炸)右边那个(碉堡)。
采访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连长万福来:结果吴三羊光荣牺牲了,肖登良左翼上去负伤了,黄继光右翼上去,爆破一个地堡也负伤了。
采访黄继光战友肖登良:那个子弹一排子过去呢,继光同志一下子就扑下去了。
采访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连长万福来:敌人火力很强,黄继光两次负伤,几次(想)冲上去,(但)上不去。我们眼看着没有办法,喊话可以听得到,但是听不清楚,我们一起看着,跟指导员冯玉庆一起看着。指导员喊,好,小黄又前进了!我们就看着黄继光爬呀,往前爬,(他)左腿断了,身负了两次伤,一直爬,爬到敌人的地堡跟前,然后向上爬起来,两个手抓住敌人地堡上那个麻袋、草袋,用拉力把身子拉起来,拉起来以后,右腿立起来了,左腿断了,不能动,就这样拉着,(他)举起右手向我们喊了一声,好像(喊):连长!喊了一声什么,听不清楚,指导员喊:黄继光要堵枪眼了!(黄继光)已经上去了!(他)左手抓着机枪眼上边这个草袋,由右向左扑,用胸膛堵住了(机枪眼)。敌人的机关枪响了一下(就没声了),我们最后跟指导员(就冲)上去了。
当连长万福来疯了似的冲上去,抱起黄继光撕心裂肺地呼喊战友名字的时候,回应他的只是死一般的寂静。抱在他怀里的黄继光,胸口已经被打穿,但密布的枪眼里却没有一丝血迹,那向枪口扑过去的是早已没有鲜血在流淌的躯体!上甘岭的焦土上浸染了英雄最后的一滴血!
影片《上甘岭》卫生员王兰的原型王清珍与记者攀谈
这位老人曾在上甘岭前线担任卫生员,她亲眼看到了从战场运下来的黄继光遗体。
采访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卫生员王清珍:我们护理排就讲,黄继光遗体下来了,这时候我就跑下山去看了一下,就在那个山下边一个水沟的旁边,他是平躺的,后来,我们把他那个伤口用温水溻湿,溻湿以后衣服才能解下来,因为(黄继光)那个手是举着的,举着呢,就要把它放下来,因为装棺材装不进去呀!
这平静的述说震撼着我们,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撑着那感天动地的壮举啊?
采访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连长万福来:(黄继光)刚入伍,在部队我们全团看电影,(反映)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红军)向敌人反击,(要冲)过河,敌人机关枪封锁,部队过不去,马特洛索夫(这个)英雄冲过去,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这样部队才冲过去,消灭敌人,完成了战斗任务。我们上阵地以后呢,上级又派电影(放映员)到我们部队坑道里、阵地上轮流放电影,黄继光跟我一块去看了一次,以后他又陪着指导员去看了一次,这样,(他)先后看了三次。他对马特洛索夫(非常崇敬),马特洛索夫是人民的战士,是真正的英雄,是人民最可爱的人,他在思想上就拥有这么一个(向英雄学习的)感情,最后才这样:让我不要去(炸碉堡),他应该去,应该让他去!
当我们默默地听着黄继光的连长万福来深情讲述时,内心在一阵阵颤动,我们突然意识到: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一位生命的春天刚刚到来的战士,正在为自己设计的不是幸福的“生”,而是壮美的“死”!
谈到这里时,被一身伤病折磨得已经非常虚弱的老人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我们想结束采访让老人尽早休息,但老人却不顾我们的劝阻,因为他讲的是黄继光,是血洒疆场、为国捐躯的好战友、好兄弟!我们只能静静的听着,直到与老人挥手道别时,我们也没有从情感的旋涡中解脱出来……
黑场
主持人出画面:在中江县这座最漂亮的广场前,有这样的一块巨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弘扬继光精神,建设美好中江,应该说,这是中江人民对烈士最好的告慰。
参观者祭扫陵园,烈士雕塑及纪念墙外景一组
纪念馆讲解员现场为参观者讲解
采访在纪念馆里带朋友参观的一位青年:我是中江人,带我的朋友到中江来参观黄继光纪念馆,当然希望我的朋友在这种精神鼓舞下,不断发扬这种精神,把自己的事业干得更好。
采访在纪念馆里带孩子参观的一位母亲:去年,纪念黄继光牺牲五十周年,中江县举行大型活动,我们来的时候,纪念馆中人太多,就没有看成,只在门外看了一下。所以,这次我特地过来,(让孩子)接受一下教育,是吧。
采访孩子:(从黄继光身上)学到了勇敢,如果看到我的同学有困难,我就会帮助别人。
魁山脚下,凯江岸边,英雄的塑像挺立了多少个寒暑。风在读他,雨在读他,无数的心灵在读他。
英雄在中江人民心中的份量是那样重,即使在茶余饭后摆上一番龙门阵,也不忘提起这个沉甸甸的话题。
采访在街头摆“龙门阵”的中江老百姓甲:他应该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特别是中江县人民心中。
采访在街头摆“龙门阵”的中江老百姓乙:我们的继光水库的修建,当时是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国家只给一点补助,全*我们当地老百姓肩挑背扛,中江人民确实发扬了黄继光这种精神。
五十年了,岁月如风般飘逝,但英雄的精神却和人们贴得越来越近,她已经深深扎根于中江,滋润着这片土地。
在采访中,我们被中江人民寄予英雄那份永恒的怀念一次次感动着。我们的采访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兰开驰县长从繁忙的公务中专门抽出时间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是黄继光把我们的心连在了一起。
采访中江县人民政府县长长兰开驰:作为当地政府,把英雄故乡建设好,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我们对党、对英雄应该负的一种责任。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一抹雨后的彩虹,他让人们回眸历史时,看到了一片阳光地带;英雄是一座高耸的山峦,他让人们瞻望未来时,站在他的肩头便不再让视野模糊。在中江人民的心中,英雄有一个名字,他叫:黄——继——光。
黑场
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官兵生龙活虎的训练场面
当我们摄制组离开中江,赶到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某部时,立刻被这扑面而来、震撼人心的场面所感染。这是在继光精神的感召下,新一代英雄不断成长的摇篮。
采访95942部队政委谢志远:黄继光精神实质就是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去完成战斗任务,这些精神一直是我们部队的光荣传统和宝贵财富。
从上甘岭的炮火硝烟中锤炼出的这支英雄的部队,因战功卓著,被中央军委确定为战略预备队,改编为我国唯一一支全天候作战的空降兵部队。
这支部队见证了英雄那短暂的辉煌,葆有着英雄那永恒的精神。在和平的曙光里,在安宁的天空下,他们牢记着忠诚祖国的誓言。
部队参加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的感人场面
在洪涝灾害的威胁面前,他们是冲不垮的堤坝;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他们是压不弯的脊梁,只因为身边仿佛站着自己的战友黄继光!
采访95942部队黄继光连指导员田新:我们连队在外出行军、执行任务的时候,总要带上老班长的床铺,带上黄继光的铜像,随队一起完成任务。1998年抗洪的时候,在长江大堤上我们奋战了将近一百天,在这一百多天当中,我们始终带着老班长黄继光的铜像,我们战士由衷、自发地讲,当自己精疲力尽的时候,扛袋子扛不动的时候,看到老班长黄继光的铜像,全身都是劲!
黄继光班班长为老班长整理内务
在黄继光班里,这个铺位永远是空着的,那是属于老班长的。战士每天晚上熄灯前都要给老班长铺好被褥,天凉了还要压上一件大衣,早晨再细心地叠好。部队发放军需品,战友都会按老班长的号码领来,工工整整地放在他的床边。
采访95942部队黄继光班班长杨温州:我感觉叠被子不是简简单单叠个被子,而是(使黄继光)这种精神,通过这种活动延续下去。
老班长还在吗?我们从黄继光连集体点名的瞬间得以感悟……
黄继光连集体点名,第一个点黄继光的名字,全连齐声答:到!
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分明浮现着继光的笑容,那动地而来的呐喊仿佛是继光发出的声音!他在看着自己的战友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汗透衣背;他在鼓励着战友创造一个又一个佳绩,为国争光。
战士列队齐唱黄继光连连歌
如果有一种挺立叫不朽,那,就是丰碑!如果有一种存在叫永恒,那,就是精神!
在烈士的出生的地方,母亲栽下的梨树硕果累累,那不就是继光吗?在烈士的家乡中江县,奔腾不息的凯江滋润着中江大地,那不就是继光吗?在烈士战斗过的部队,那一个个整齐的方队迈出坚定步伐,那不就是继光吗?英雄没有远去,英雄的鲜花在祖国的大地处处盛开!
小分队队员向烈士献花
黄继光塑像和纪念碑定格第二集 邱少云
铜粱县高楼镇的火龙表演资料片
重庆市铜粱县的火龙表演自汉、唐两代兴起以来,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素有中国火龙之乡的美誉。这火龙从铜梁舞到重庆,从重庆舞向全国,直至在五十年大庆的天安门广场上,让全世界被这腾飞的中国龙所深深震撼!
那翻飞跳跃的英姿,那气贯长虹的呐喊,分明是火的魂魄,是龙的精灵!火龙的精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铜梁人,更孕育了一位烈火中永生的伟大战士,邱—少—云。
当我们欣赏铜梁人这壮观的火龙时,头脑中却浮现起抗美援朝战争中那场悲壮的烈火……
纪念馆中烈士俯卧在烈火中的塑像
主持人出画面:这里就是邱少云烈士的家乡重庆市铜梁县,邱少云烈士的纪念碑就座落在铜梁县城内的最高点凤山顶上,这位烈火中永生的战士就这样静静地挺立在这里,挺立在铜梁人民的心中。
当我们赶到铜梁县邱少云纪念馆时,纪念馆的同志首先把邱少云的战友郭安民老人引见给了我们,老人的回忆把我们带入到五十年前那场难忘的战斗中……
采访邱少云战友郭安民:三千多米的一个开阔地,那就(是)最要紧的,还得看你怎么样去打,因为潜伏在我们部队来讲还是第一次,我们要潜伏在敌人的鼻子下面,邱少云那一点离敌人只有六十多公尺,就在敌人的铁丝网下面。
那是1952年10月12日清晨,潜伏的战士们看到391高地在秋风撕开的浓雾中清晰地显现出来。三千多米长的开阔地上笼罩着一种可怕的寂静,只有枯黄的野草在风中沙沙作声。
采访邱少云战友郭安民:第一天晚上敌人还不知道,第二天上午敌人都没发觉大平原上有七八百人潜伏着。快到11点的时候,这个时候,敌人从山上下来到前面来取水,这个时候,我们就用暗号告诉了后面,后面我们的炮兵当场就把几个敌人消灭了。敌人感觉:哎,原来取水没有炮来呀,他们就有点警觉了,然后就打了烟幕弹,烟幕弹带凝固汽油的,它一燃烧过后,就会引起烈火的燃烧,当时的话,我们在战斗之前,从来就没有考虑会发生这个火。
火在无情地燃烧着。
火舌爬上了邱少云的脊背,脊背上的皮肉在吱吱作响!火舌爬上了他的双肩,双肩在烈火下冒起了青烟!火舌爬上了他的眉毛、头发,他那瘦削的脸在烈焰下剧烈地抽动……
采访邱少云战友郭安民:火突然发生了,火一燃烧的话,必然就(烧到邱少云),邱少云在最前面一个小山包的下面。当时大家很担心,不知怎么办才好,一个是喊他滚下来,(身后)两三米是一个小水沟,火就可以扑灭;再一个就是不能动,一动的话,就会暴露目标,敌人的飞机或大炮马上就会过来。
部队首长艰难地发出命令,一旦邱少云坚持不住,暴露目标,部队立即发起冲锋!但每个人都清楚,这将意味着准备充分的潜伏任务彻底失败,整个部队将付出巨大的伤亡。
时间在一秒一秒地过去,但烈火中的邱少云却一动也没动。
火舌还在翻卷,烟柱还在上升,空气已经变得发烫。他的头沉沉地埋了下去,他的手深深地插进泥土。
采访邱少云战友郭安民:真想上去把他救下来,(但)看那个太阳啊始终就不落,大家很焦灼啊,(一心想)为邱少云报仇啊!他的不动拯救了我们整个几百人的生命,使我们整个战斗的胜利能够取得。(我们)等啊,等啊……等到晚上七点钟,我们的炮弹打过来了,我们只用了40多分钟,就把整个391(高地)攻下来了。
战斗结束后,郭安民和战友们默默地来到邱少云牺牲的地方,他的遗体已经蜷缩成一具黑炭,唯一没有被烧尽的是那双深插进泥土的手。
那双手,当战友们冲向敌群时,却再也不能扣动扳机了;那双手,当欢庆胜利时,却再也不能与战友们拥抱了;那双手,当思念祖国、思念亲人时,却再也不能提起笔抒发内心的情感了!
战斗开始前,两位战友曾许下一个约定,邱少云教郭安民军事,郭安民教邱少云文化,可如今,那双郭安民手把手教战友写字时紧紧握着的手,却永远也实现不了当初的夙愿了!
采访邱少云战友郭安民:我写这个邱少云回忆(录),我基本上写到的地方,都是流着眼泪写下来的!
五十年来,老人的胸中总是燃着一团火,这团火无时无刻不在围绕着为了整体、为了胜利,在烈焰焚身时岿然不动的战友邱少云而燃烧着。谈到自己的战友,年愈古稀的老人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在我们的面前痛哭失声。让这泪水尽情地流淌吧,这泪水会让干枯的土地复苏,这泪水会让沉睡的眼睛觉醒,这泪水会托起心海中的小船载着对战友的无尽思念驶向远方……
临别时,老人送给我们每人一本《火魂诗文集》,这是他多年笔耕不辍的心血结晶,他说,退休后,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文字把战友的生命留驻,让他在和平环境下生活着的人们的心中得到永生!
黑场
少云小学校舍的一间窗户里传出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朗读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的声音。
在赶赴邱少云的家乡少云镇少云村的路上,我们被少云小学的牌子吸引了过去。
这篇课文孩子们不知读了多少便,而每一遍朗读都像一把刻刀,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镌刻下英雄更深的印记。
孩子们今天要到少云家开展义务劳动,少云的哥哥邱东云如今还在老房子里居住,于是,我们相约与孩子们一起,沿着曲折的山路来到了少云的老家。
摄制组和孩子们一起在路上行走
主持人出画面:这里就是邱少云烈士的家乡少云镇少云村,从前叫关溅乡玉屏村,老百姓说,这里的雨水很多,果然,当我们赶到这里的时候,天空已经彤云密布,天上那厚厚的云彩仿佛,少云那流连的身影,在故乡的天空下深情地徘徊。
非常凑巧,这一天正赶上少云哥哥邱东云的老伴儿过生日,乡里乡亲都赶过来为老人祝寿。
听说我们是从沈阳来的,邱东云便急切地向我们打听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什么样子,弟弟邱少云是否安葬在那里?我们细心地为老人一一做答,并拿出了临行前制作的一盘反映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录像片,放给老人看。
老人和村民们聚精会神地看录像的同期声,空气中弥漫着忧伤的气息;邱东云的老伴儿在看完录像后痛哭失声
老人的生日这本该很喜庆的时刻,却让一阵阵抑制不住的忧伤所笼罩,这未免有些残忍,我们真的感到深深的不安和愧疚。
采访邱少云嫂子彭学芳:他是为了国家、为了群众和人民牺牲的,保卫了国家。我看到他被烧的那么惨,死得那么惨,心里难过得很。
采访邱少云哥哥邱东云:他战友就(是)这么说的,他身边有一个土坑,坑里都是水,他若是滚一下,滚到水坑里,就不会被烧死。
和我们一起来到这里的少云小学的孩子们,细心地清理院子里的杂草,打扫卫生,然后围在老人的身边,专注地听着那不知听了多少遍的英雄的故事。
采访大队辅导员王理想:我们学校大力提倡学生的素质教育,那么我们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采访学生:邱少云叔叔对我们的影响特别的大,因为他的精神鼓舞了我们永远刻苦学习。
在英雄故乡的土地上,又一个春天翩然而至。报春花、野菊花绽开了一张张笑脸,黄一串、紫一串,缀满山坡。少云离开家乡奔赴朝鲜前线时,曾对乡亲们许下一个誓言:不书英雄榜,便举烈士牌!他实现了自己当初的誓言,只是再也看不到故乡那四野飘香的春天了。
当我们即将离开少云村赶回县里采访时,天空又淅淅沥沥地飘起了雨丝。不知怎么的,一个念头在我们的心中掠过:如果当时的391高地上也下一场这样的春雨,那英雄便不会被烈火所吞噬,当然,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不管怎样,我们由衷地希望这绵绵的春雨会给少云家乡的人们带来丰收的富足。
黑场
铜梁县城内写着邱少云精神的牌子
在铜梁县的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这样的宣传牌。“严守纪律,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短短的十二个字,是邱少云短暂而又辉煌一生的真实写照,是后来者对烈士寄予的一份殷切缅怀,更是“弘扬少云精神,建设小康铜梁”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烈士的精神浸染着这片土地,滋养着这里的人民。从党员到群众,从工人到农民,从教师到学生,一代一代的铜梁人民不断弘扬着少云精神,丰富着少云精神、发展着少云精神,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接踵而至的利益调整,面对个人与集体、整体与局部的抉择,他们无一例外地摆脱了个人利益的纠缠,沿着少云的足迹走向了一条心底无私天地宽的通衢大道。
采访中共铜梁县委副书记梅泽波:铜梁的这片热土孕育了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的精神实质主要体现在这三句话的精神上:严守纪律,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铜梁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采访中,梅泽波书记给我们介绍了很多铜梁人民弘扬少云精神的感人事迹,他还特别提到了一位名叫张意的退伍战士,建议我们去作一下采访。
事情还要从2000年一个寒冷的冬日说起。
采访落水被救少年陈旭东:那是2001年冬月初七,就是在那条河,我和我幺妈去赶集,我们一家子去赶集,那天落雨,天气非常冷,我们坐的机动船被货船撞翻了,我们都掉下了水。
流经铜梁的琼江滚滚流淌
当时,张意和同船的几十个老乡一同滑落江中。在一片惊慌失措的呼喊中,本可独自逃生的张意却在冰冷刺骨的水中连续把五个人推到了岸边,而已经被冻得几乎全身痉挛的张意却再也无力救起自己的舅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舅娘无力地沉入江底……
采访退伍战士张意:当时她就在我身边,却没有把她救上来,我感到心里很害怕,也很内疚。在那种情况下,以我个人的这个能力救上来几个人,虽说不是全部救上来,但是也挽救了几个家庭的幸福。
我们知道,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无情的江水吞噬是怎样的一种伤痛!但我们却毫不怀疑,当另一场考验来临时,这位英雄故乡的年轻人会作出同样的抉择。
2001年,张意被铜梁县委、县政府授予学习邱少云精神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在铜梁这片土地上,英雄的故事还在续写。英雄的精神感染和激励着所有生活和战斗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红军团战士刻苦训练的场面
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这是一支在南昌起义的枪声里诞生的光荣的团队。战士们训练的场地与少云纪念馆仅仅一墙之隔,他们冲天的呐喊,少云一定会听到,他们矫捷的身姿,少云一定会看到,他们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少云一定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采访驻渝红军团洛阳英雄连连长农伯乐:能在邱少云故乡当兵,我感到十分的光荣和自豪,邱少云那种视纪律为生命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采访驻渝红军团洛阳英雄连战士:作为新时期的革命军人,首先应当做到严守部队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爱军习武,争做新时期四有革命军人。
铜梁县举行成人宣誓暨弘扬少云精神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的现场同期声。
再次出现铜粱县高楼镇火龙表演的资料片
这翻飞的火龙在铜梁人民的手中舞动,更在铜梁人民的心中舞动。少云啊,在391高地上你以血为油将生命燃尽不就是为了这一张张开心的笑容吗?你看,在和平安宁的星空下,这一张张笑脸绽放得是多么灿烂!少云啊,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你那安卧的躯体怎能不唤起人们无尽的追思和怀念?你看,翻飞的龙脊上喷吐的火花在飞溅跳跃,映红了大地,映红了天际,映红了后来人踏着英雄的足迹奋力前行的一个个身影!第三集 杨根思
在长江三角洲一块近海滨江、风景秀丽的土地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江苏省泰兴市。
泰兴是闻名中外的“银杏之乡”、“建筑之乡”,更是万众景仰的“英雄之乡”,正是这块土地孕育了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
根思乡路牌
从泰兴城驱车7公里,我们便来到了坐落在根思乡的杨根思烈士陵园。
当我们虔诚的脚步踏上这青石地面,英雄那辉煌的生命篇章也在我们的面前慢慢展开……
从陈毅题字碑、杨根思塑像到纪念馆牌子一路叠出,馆内展品慢摇,至杨根思亲笔题字的照片定格
信步来到展厅,我们在烈士这篇亲笔手书前停下了脚步。这是杨根思在参加全国首届英模大会时写给战友李宇超的,这也是烈士给后人留下的唯一手迹。
妹妹李怡宁从书架中拿出签名原件并给记者介绍:这是1952年9月21日,杨根思写给我父亲的亲笔题词: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为人民服务到底。杨根思。
中央领导决策的资料镜头
就在那次全国首届英模大会召开之际,党中央果断作出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曾在解放战争中荣获“华东一级战斗英雄”等荣誉称号的杨根思,当时已经是全国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了。刚刚参加完英模大会的杨根思还未来得及咀嚼回味那激动和幸福的感觉,便率领自己的连队跨过了鸭绿江,开赴硝烟弥漫的朝鲜前线。
入朝不久,杨根思率本连3排的几十名战士接手了小高岭阵地,以切断南逃美军的退路。
采访杨根思生前战友陈文宝: 当时呢,杨根思接受这个任务以后,营长问他:你有什么困难吗?他说:不怕困难九十九,只要有一颗终于祖国、终于中、朝人民的红心,坚决完成任务,人在阵地在!一到山头以后,敌人马上就用重炮往上吊。这时,天快亮了,敌人轰炸机拼命地、轮番地轰炸。
血战持续了十几个小时,杨根思不知打退了敌人多少次进攻,只知道几百具美军尸体横卧在阵地前的山坡上。
采访杨根思生前战友陈文宝: 杨根思看看周围的情况,一看,只剩下几个人了。当时,我们的弹药也耗尽了,手榴弹也打光了,刺刀和枪托甚至石头都撇下去了,当时已经没有办法了。杨根思就命令重机枪排长把一挺重机枪还有两个伤员带下去,山头就剩下他一个人坚守。敌人发动了第九次也就是最后一次攻击,杨根思这时候就在山头上,等敌人上来,让敌人*近,他把驳壳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对着摇着指挥旗的美国兵,把他击毙,然后,把自己的帽子脱下来,掸掸灰,把帽子又戴上,抱起身边十多斤的一包炸药,冲向四十多个美国鬼子。
一声巨响过后,阵地上复归平静,急于从这里打开缺口、夺路而逃的近万名美国士兵,竟没有一个人再敢踏上这块早已空无一人的阵地,一位中国军人让他们不折不扣地品尝到了耻辱的滋味!
采访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杨根思同志是特级战斗英雄,在解放战争中他多次立过战功,在抗美援朝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中,他参加了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他领导部队英勇作战,不幸光荣牺牲,他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典范,是我们的志愿军指战员学习的楷模。
采访杨根思生前所在部队原宣传干事范执中:志愿军通报中讲到,因为杨根思的壮举,影响和教育了整个志愿军。在临津江反击战的时候,就出现了38个杨根思式的英雄,到了上甘岭战役,那就更多了,出现了有名有姓的,包括黄继光在内的,有68个杨根思式的战斗英雄。(志愿军通报中)还讲到,在黄继光同志牺牲后,从他的饭包里发现了三本连环画,第一本就是杨根思,就说明黄继光这个特级战斗英雄是在杨根思这个壮举的影响下面出现的。
采访杨根思生前战友陈文宝: 我每年的11月29号都要纪念他,我实际上28号就睡不着觉了,我就要想起他,因为我是最了解杨根思的,而且杨根思怎么牺牲的,我是最清楚的,所以,你看看我写的那些东西,写杨根思他是怎么样的人,我是含着眼泪去写的。
纪念馆内杨根思的大幅照片,慢推
战友眼中的根思永远都是这样一张安详、和善、充满笑容的面庞,这笑容会让战友的回忆不仅仅是无尽的伤痛,这笑容会让后来人懂得一位英雄真正的内涵。
照片已经变得发黄,但他勾起的怀念却是永不褪色的。
黑场
陵园主任毛文托与记者边走边介绍:这个是1951年,当时是老百姓自发筹建一个杨根思烈士祠,后来是县政府1956年建的,他老家就是这的,而且他的家就在塑像底下。
就是塑像。
记者:这是老家?
毛主任:啊,对。原来他这塑像底座这个地方,是两间破草房,这就是杨根思的家。当时为什么要建在个地方,是具有一定的含义,就是杨根思永远活在家乡人民心中。
听了毛主任的介绍,我们猛然间产生了一种与英雄面对面的感觉,是啊,我们脚下的这块地方,曾留下了多少根思的足迹啊!
根思,当父母送给他这个名字的时候,已经把一种博大的爱深深植根于他的内心。就像那银杏树巨大的根系包裹和缠绕着这片土地,他深情地依恋着这片故土,思念着这片故土。
毛主任告诉我们,当年为了把塑像建在这里,还颇费了一番周折。
采访陵园主任毛文托:杨根思村这里的人,要坚持把杨根思烈士纪念馆建到他诞生的地方,也就是他的老家旧址,而当时的区公所要把它建在区公所的地方。就为这件事,杨根思的一个亲眷叫杨少宇,把自己家养的两只猪都卖了,卖了钱作为路费一直跑到北京,找到国务院,把情况跟他们解释以后,国务院就批准同意建在原址,没有建到区公所那个地方去。
乡亲们的这份执著的背后,仅仅是一种最朴素的情感在驱使:根思牺牲在异国他乡,但他的根要永远留在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乡亲们要好好地照顾他们的根思,让他静静地得到安息。
采访陵园主任毛文托:建这个杨根思烈士陵园的时候,一开始的时候老百姓是自发的,有的捐一点木头,有的捐一点砖头,有的捐一点瓦片,土地当时是政府调拔,建了一个比较简陋的三间房。
主持人出画面:纪念馆在1956年正式建成,期间进行多次修缮,最近一次修缮是在2000年。当时泰兴市各界群众自发捐款一百多万元,这捐款中的每一分每一角,都凝结着家乡人民对烈士的深切缅怀,纪念馆的每一砖每一瓦,都镌刻着烈士不朽的功绩。
未满20岁便离开家乡参加新四军的杨根思,从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全国闻名的战斗英雄,直至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壮烈殉国,他把一切都献给了深爱着的祖国和人民。而为了祖国和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根思,甚至都没有来得及成一个家。
采访儿时伙伴韩学海:开英雄会的时候,当时中央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也是军人。两个人谈了一下,他还上朝鲜去了,以后到朝鲜就牺牲了,他也没有结婚,也就算了。
根思牺牲的时候年仅28岁。
28岁,人生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幸福甜蜜的果实等待他去采摘和品尝,还有多少远大的抱负和美好的理想期待着他去探索和追求?但他还是走了,走得是那样的从容,那样的洒脱。
为了寻找光明,他纵身投入了一片令人窒息的黑暗。英雄最终无缘看到他渴盼的光明,但他知道,灿烂的阳光已经普照大地……
黑场
泰兴为纪念烈士牺牲五十周年印刷纪念封、开通网站、举行纪念大会
在杨根思牺牲五十周年之际,英雄的家乡举行了一系列隆重而热烈的纪念活动。
发行纪念封,开通杨根思烈士网站,在学校创建根思班,召开烈士牺牲五十周年纪念大会,所有这一切早已超出了形式本身的局限而升华为一种更深更广的内涵,所有这一切都是泰兴人民在放歌新世纪中注入内心的激昂音符!
采访泰兴市委副书记张泽民:杨根思烈士的精神是笔巨大的财富,是一笔无形资产,我们泰兴人民非常珍惜它。长期以来,我们泰兴市委、市政府用杨根思烈士的精神来教育激励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党员干部、青少年一代,用烈士的精神来激发我们全市上下革命热情、工作热情。
根思乡中心小学到陵园宣誓同期声
当这群英雄家乡的孩子们在根思塑像前举起右手宣誓时,当他们在根思墓前献上朵朵白花寄托哀思时,孩子们其实是在与英雄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采访根思小学学生甲:杨根思叔叔,如果没有您的牺牲,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
采访根思小学学生乙:我们要珍惜这段美好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奉献给祖国。
采访根思小学学生丙:我们生活在英雄的家乡,一定会向英雄一样,为自己的祖国献出自己的一切。
采访根思小学教师:在生活上,我们学习杨根思勤俭自强,在工作上,发扬根思精神,敬业奉献,为家乡培养出杰出人才,为国家培养出世纪栋梁,做出我们应有有贡献。
回首看,陵园内满目苍翠,举目望,新一代茁壮成长。
孩子们高唱:杨根思,我们的连长……声音渐弱,接杨根思生前所在连战士行进中高唱同一首歌
离开江苏泰兴,我们来到了河南许昌。孩子们那稚嫩的童声还在根思家乡的上空回荡,战士们那粗犷的歌喉已经在根思战斗过的部队冲天而起。
唱着这首歌,这支光荣的部队投入战争的硝烟,在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战功赫赫;唱着这首歌,这支光荣的部队沐浴和平的曙光,在抗洪的最前沿、在抢险的第一线英雄辈出。
若问训练苦不苦?他们会说:一人吃苦万人甜,一家不圆万家圆;若问奉献为什么?他们会说:国家是自己的,自己是国家的;若问力量之源何处来?他们会说:来自于老连长“三个不相信”的大无畏精神——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攻破不了的堡垒!
采访杨根思连现任连长张勇:在我们连队有“三高”、“三多”、“三快”。“三高”就是觉悟高、标准高、热情高,虽然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但一踏入杨根思连的门,都有巨大的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自觉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在训练中,我们连官兵任务多、吃苦多、流汗多,大家处处以老连长为榜样,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使我连的军事训练工作样样都走在全旅的前列;在我们连队,当兵有“三快”,衣服破得快,鞋子烂得快,皮肤黑得快。“三高”、“三多”、“三快”,就是在新形势下,对老连长“三不相信”精神的最好诠释。
****到连队视察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支英雄的部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同志曾专程到这支部队视察,并为杨根思连亲笔题词。
这是对这支英雄部队的巨大鼓舞和鞭策,也是对沿着英雄的足迹,矢志不移报效祖国的人们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杨根思连歌再次响起
遮天蔽日的银杏树冠还在不停地伸展、蔓延,那是深插泥土的根须和直刺云天的树干共同撑起的一片生命的荣光,一片生命的尊严!
片片绿叶怀着对根的思念不停地舞动跳跃,鸣奏出一曲节奏豪迈的英雄赞歌,它在山川唱响,在大地唱响,在祖国和人民的怀抱里深情地唱响。
嫩嫩的银杏树苗又一棵棵破土而出,带着盘桓大地的跟须那殷殷的期盼和嘱托,他们向上攀升着,永不停歇地攀升着……第四集 孙占元
在河南省林州、卫辉、辉县三市交界处的深山窝里,有一个居住海拔近千米的小村庄,这就是林州市临淇镇占元村。崎岖蜿蜒的山路把我们引到了曾养育了一代英雄孙占元的这个偏僻的村落里。
占元村外景
来到这里后,乡亲们对我们说,过去,这里的山民们祖祖辈辈过着吃水贵如油的生活。那时,乡亲们是多么盼望着能打出一口出水的井啊!
占元村原来叫三弓水村,一个“水”字勾起了人们多少渴望、多少企盼!
家贫出赤子,国难见忠贞。那还是1946年1月,刚满二十岁的孙占元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对送行的乡亲们说:等仗打完了,咱们胜利了,我就回来,咱们一定打一口深深的井,让全村的人都吃上水!
然而,迎来了全国解放,占元又奔赴了抗美援朝前线,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1952年10月14日,孙占元带领志愿军某部七连二排担任反击597?9高地和2号阵地的第一突击队任务。
采访孙占元生前战友易才学:我们排长两条腿被打断了,慢慢地一步一步爬过来的,他爬向敌人碉堡,两腿都断了,慢慢地一步一步爬过来……(记者说:然后呢?)他爬过来以后说:我掩护你,你继续去把敌人的火力点爆了!他喊我找一挺机枪给他,我就拿了一挺敌人的轻机枪给我们排长,我们排长就用这挺轻机枪掩护我,他还喊我给他捡梭子,我就捡了很多很多的梭子,堆在他面前,子弹都是塞满的。我们排长机枪一响呢,我就从右面跳出壕沟,炸敌人火力点。我一直爬到那个火力点的旁边去了,敌人还是没有发觉,我拉燃个手榴弹扔了进去,扔进去过后呢,我就滚下来了,手榴弹爆炸了,碉堡被消灭了。
这时,增援的敌人也扑了上来,易才学拣起一挺机关枪想用火力支援排长,但排长的机枪却不响了,山洼里传来一声闷雷似的巨响。
采访孙占元生前战友易才学:我就小声地喊:排长,排长,最后,我就大声地喊:排长,排长,我跑到排长的位置,找不到排长了,往左边看呢,那里死了一堆人,我知道排长滚下山和敌人同归于尽了!
讲到这里,这位老人哽咽了,采访的气氛在我们不忍打破的沉默里变得凝重起来。虽然老人好久没有做声,但从他那潮湿的双眼和抽动的嘴角中,我们读懂了老人的心声。
孙占元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英雄永远地去了,可他还在挂念着家乡那眼没有打成的井啊!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巾……
黑场
五十年了,我们感觉占元那不灭的魂魄还在小村里行走,还在太行山麓下行走,足音轻轻,足音轻轻……
主持人出画面:村民们自发建起的这座孙占元故居纪念馆,就座落在孙占元出生地的原址,这样,村民们就觉得占元还是自己的邻居,还在自己的身边。院子周围风吹榆树沙沙作响的声音,仿佛是占元娓娓道来的乡音,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人们就这样想着他,记着他,念着他,学着他。
占元还在家乡的土地上不倦地走着,看到乡亲们还在被缺水的难题困扰着,他流泪了。
占元伟岸的身躯挺立在山颠,令千万人紧紧跟随。饱受干旱缺水之苦的林县人民浸染着英雄的精神,他们把占元的嘱托化作了开凿“红旗渠”这一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壮举!
红旗渠建设资料
1960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林县人民迎来了一个极不平凡的黎明。
悬崖边,峭壁上,石洞里,到处都是“千军万马战太行”的壮观场面。
劈山五年,挖渠十载,林县人民付出了血的代价,81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追随着占元的足迹,把一腔热血抛洒在巍巍的太行山上。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当渠水终于波涛滚滚从分水闸奔涌而出,满山遍野欢声雷动,人们唱啊,跳啊,任泪水在脸颊肆意地流淌。
九泉下的占元如果有知,他可以含笑了,尽管自己没有亲手挥舞钢钎劈凿大山,尽管自己不能亲口尝一尝这甘甜的水。银色的天河缠绕在云遮雾掩的太行山腰,那是占元的魂魄啊!
主持人出画面:当年在修建红旗渠的时候,人们提出:男学孙占元,女学刘胡兰。孙占元是林州人民的骄傲,他的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林州人民,在他身上体现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舞和激励着林州人民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如今,在太行山麓,在红旗渠畔,这种精神已经成为林州人民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迈进的强大动力。
这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被誉为“当代万里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而永载史册,它滋润着林州大地,更滋润着林州人民的心田。
这是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更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那一截截悬空的渠道,那一条条穿山的隧道,那一座座越河的渡槽,那一块块垒砌的青石,哪一个不是在占元精神的感召下,林州人民树起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永恒丰碑!
黑场
在占元纪念馆前,一条水泥铺就的大路穿村而过。在这封闭的大山里竟有如此一条宽阔平坦的大路!我们不免感到些许惊异。看到我们不解的神情,村民们告诉说:这条路叫英雄路,是2000年刚刚进行硬化的。
采访占元村党支部书记孙软锁: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这就是英雄,(孙占元)在这们这个村一千多父老乡亲心目中意义很深,这条路命名为英雄路是最合适不过了,一个呢,它能教育后人;第二个呢,鼓舞咱们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上。
采访占元村原党支部书记孙庆伟:(当时)捐款,每个人五十块钱,老百姓自愿对公路建设作贡献。
记者问:您捐了多少?
孙庆伟回答:我捐了一千六百块钱。
记者问:捐这么多呀?
孙庆伟回答:我感到也不多,(大家捐款把路修起来),为咱们农村早日走入小康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
曾几何时,那封闭的大山带来的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像一副沉重的枷锁套在占元村老百姓的身上,而如今,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修起的这通向大山外的英雄路,让他们看到了一幅未来生活的美景。
采访占元村党支部书记孙软锁:在英雄精神的鼓舞下,增强了我改变山区面貌、想方设法增加老百姓收入(的信心),这是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采访占元村原党支部书记孙庆伟:孙占元烈士可以说在九泉之下(能够)安息,让他看着我们为国争光。
山路弯弯,但那山路并不遥远,占元村的老百姓走向富裕的道路并不遥远。
岂止是占元村啊,整个临淇镇,乃至整个林州市,何处不闪动着占元那深情的目光,何处不浸染着占元那不灭的精神?
采访中,我们得知占元村的临村白泉村有一位支部书记,叫张福根,为了让全村的百姓脱贫致富,他在大山里整整奋斗了40年。一种内心的冲动让我们急切地想了解这个新时代的英雄。
在张福根的办公室里,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块牌子: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为了实现他十年前定下的绿化目标:白天看不到村庄,晚上看不到灯火,小雨淋不湿衣裳,大雨冲不坏山冈,让一片葱茏的绿色为百姓们带来滚滚不尽的财源,他熬尽了心血。
1985年,逐渐富裕起来的村民们都盖起了新房,而唯独张福根家还住在那间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土房子里。村民实在看不下去了,坚持要帮他把房子盖起来。
房子最后还是盖起来了,张福根的唯一要求是,为了不占用村里的耕地,房址就选在贫瘠的山坡上。
我们在想,老支书的身上分明闪现着占元的影子,如果占元活到现在的话,一定也是在高高的山冈上、在条条的林带里、在弯弯的小路中,领着百姓们为着美好的未来,拼搏着、奋斗着!会的,一定会的!
黑场
在林州市内的龙山上,烈士纪念碑静穆而巍峨地矗立着,他在默默地注视着家乡人民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持人出画面:这里就是林州烈士陵园,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的孙占元烈士塑像,是林州千千万万烈士英灵的化身。汉白玉塑造着英雄不朽的身躯,汩汩流淌的红旗渠铭记着英雄不灭的精神。
纪念馆内讲解员为参观者现场讲解
林州市在纪念馆前举行纪念活动的一组镜头
1994年,在孙占元牺牲42周年之际,****同志亲笔题词:孙占元烈士永垂不朽!
产生英雄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孕育英雄的土地是神圣的土地。烈士的昭昭英名,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林州人民正不断丰富着、发展着烈士的精神。
采访林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学勤:孙占元烈士精神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林州人民以孙占元为自豪,英雄故乡林州的广大人民不断继承和发扬孙占元革命烈士精神,努力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美好家乡。
从纪念馆前孙占元持枪肃立的塑像叠出孙占元生前所在部队战士持枪肃立的英姿 孙占元生前所在部队生龙活虎的训练场面
孙占元的英名,不仅是林州人民的骄傲,也是祖国的骄傲,人民军队的骄傲。
在烈士生前所在的部队,一代又一代军人不断成长起来。
主持人出画面:在孙占元生前所在连的营房前,始终树着这样的一面旗帜,上面写着:上甘岭特等功臣孙占元生前所在连。人们说,生命如歌,这飘动的旗帜正如一首流动的旋律,这首歌的名字叫:英雄赞歌!
采访95942部队孙占元连连长邓时华:新兵入伍的时候,我们要在孙占元连旗下面宣誓;老兵退伍之前要与孙占元旗帜合影,退伍了,但是孙占元精神要代代相传。
他们手中的武器早已不似当年那般落后,他们身上的装备早已不似当年那般简陋,但在精良的武器装备武装下的新一代军人的身上,唯一不变的是老排长孙占元赋予他们的“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在多少后来人深情凝望的目光里,占元仿佛向我们走来,他的足音在占元村的英雄路上回响,他的足音在“引漳入林”的红旗渠畔回响,他的足音在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里回响!
占元的足音是如此动人的进行曲呵,永远响彻在亿万人的心头,鼓荡着亿万人的脚步……第五集 杨连弟
从北国沃野到南疆密林,从西部峻岭到东海碧波,一个个机场码头,一座座桥梁隧道,一条条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让人们了解了一个建设者的名字: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正是在这支能征善战、敢打硬仗的队伍中,诞生了一位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被誉为“登高英雄”的杨连弟。
主持人出画面:这里就是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它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杨连第就工作和战斗在这个部队。这里矗立着登高英雄杨连第的塑像,它在不断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职工,弘扬登高精神,再铸新的辉煌。
荣史馆的照片及其他展品
这一件件展品,一张张照片,不断勾起我们对英雄的回忆,不断唤起我们对英雄的怀念。
镜头推到杨连弟沿着单根铁轨孤身攀上桥墩的照片
我们急切地想知道,“登高英雄”的涵义究竟是什么?“登高英雄”的称号是怎样的来历?
采访杨连弟生前战友胡占芳:(他)为抢修陇海八号桥很快通车,解放大西北立了大功,获得了登高英雄的称号,这个登高英雄就是这么来的。
杨连弟生前资料镜头
这是杨连弟在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抢修陇海铁路8号桥时留下的一组珍贵镜头。
陇海铁路当时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大西北的交通要道,而陇海铁路洛阳—潼关段上的八号桥,在战乱中屡次遭到严重破坏,该桥能否修复,直接关系着陇海铁路全线的畅通。1949年8月,杨连弟所在支队接受了修桥任务。
为了把五个高低不同的桥墩铲平以便架桥,杨连弟利用单面脚手架,冒着生命危险登上当时堪称全国之最、高达四十五米、相当于十五层楼高的桥墩,孤身连续爆破一百余次,创造了登高奇迹。
他和战友们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修复了国民党政府和所谓的“美国工程使节团”费时两年都没有修好的这座大桥。
1950年,杨连弟光荣出席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不久,他便带着祖国人民的重托,随部队开赴了抗美援朝前线。
顶着头上敌机的疯狂轰炸,面对脚下山洪的奔涌咆哮,杨连弟与战友们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条“炸不断、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视人民的召唤为最大的幸福,视祖国的安宁为生命的追求,这位在解放大西北的战火中锻造出的军中楷模,在更加残酷的战场上再次展示出“登高英雄”的豪迈气概和凛凛威风。
采访杨连弟生前战友胡占芳:我们白天不能干活,飞机相当多,那怎么办呢?就晚间(干)。杨连第同志得起梁啊,晚间又干不成。最后呢,就是从桥头那上去,来了飞机了,从桥上拴个绳子就下来。就这样,这么几天几夜和敌机轮番地搞,把这个桥梁(架)起来了。
1951年10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杨连弟当选为国庆节归国观礼代表,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征尘未洗的他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
随后,他参加了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华北报告组,代表广大志愿军指战员向祖国人民作汇报。
在那次国庆观礼中,杨连弟留下了一张与毛主席的合影,照片上他那张瘦削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带着这幸福的微笑,杨连弟重返前线,并被提升为副连长,随即带领战友们转战到著名的清川江大桥。
清川江大桥是满浦、平壤铁路线上的重要桥梁,战争所需要的粮食、弹药、武器不分昼夜川流不息地通过这里运往前线。美军凭借空中优势,一大批飞机进行严密封锁和破坏,桥梁屡次被炸毁。
杨连弟奉命带1个排执行修桥任务,但他们用了2夜1天的时间搭成的一座人行浮桥很快就被暴雨冲毁,新搭起的大桥桥墩也被冲得东倒西歪。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又与战友们前赴后继、连续奋战30余昼夜,先后搭浮桥12次,终于创造出修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钢轨架浮桥。
然而,就是在这血汗铸就的清川江大桥上,杨连弟留下了他奋力登高的最后一个身影。
采访杨连弟生前战友胡占芳:1953年5月15日,我们上午正在开支委会。中间休息一下,(他)说到桥上去看一看,桥上就有一个班在那起梁,他就去看了,我就到我那排里做木排架子。就在这个时候,他刚出了桥面,飞机投来的一个定时炸弹就爆炸了,把他的左脸就刮下去了,当时在桥上就牺牲了。他不应该上桥上去,你说开支委会休息那么一会,还去干啥去呢?要去!
采访杨连弟生前战友孟宪清:我那时候就在桥下面,说杨连弟牺牲了,他怎么牺牲了呢?说炸弹响了,他牺牲了!我就赶紧往桥上跑,跑到那一看呢,杨连弟头部被炸弹崩上了,当时大家就哭呀,说:杨连弟呀,杨大哥呀,你怎么走了?我们一定为你报仇,我们一定要把这桥修好,全连都是非常悲痛。
杨连弟遗体入殓及战友们向烈士致敬的资料照片
杨连弟当时完全可以不上桥,那样,他就不可能被横飞的弹片夺去生命。但他怎么可能不上桥呢?一位“登高英雄”面对一个个攀越不完的高度,他怎么可能停下自己的脚步呢?这,应该就是“登高精神”吧!
黑场
中铁十一局荣史馆全景
主持人出画面:这里就是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荣史馆,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和辉煌业绩的队伍。在战争年代,它们涌现了登高英雄杨连弟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在和平建设时期英雄模范人物同样层出不穷。在五十于年的时间里,不论体制如何变化,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形成光荣传统和过硬的作风始终没有丢,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始终没有变。
几十年来,中铁十一局始终把“登高精神”作为整个队伍的旗帜和灵魂,不断挖掘“登高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赋予“登高精神”新的时代意义,努力实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对接。
采访中铁十一局工会主席陈文举:战争年代,我们理解登高精神,它主要是不怕苦,不怕死,永攀高峰。那么新的时期呢,我们对登高精神进行了深化,主要概括为四句话,那就是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开拓创新,追求卓越。
中铁十一局这支英雄的团队,铭记着“登高英雄”辉煌壮丽的人生篇章,更展开了一幅英雄身后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登高精神”的动人画卷。
黑场
走出故乡,连弟成就了自己生命的永恒;走进故乡,我们探寻着英雄成长的足迹。
如果英雄的生命是一首长诗,那么每一句诗行写下的都是对祖国杜鹃啼血般悲壮的爱;如果英雄的生命是一棵大树,那么每一片绿叶飘下时都是对故乡停云落月般凝重的情!
字幕:天津市北辰区宜兴埠镇 杨连弟家乡
主持人出画面:这里是阎庄横胡同,当年,杨连弟就出生在这里。连弟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多年了,但是,当我们走在这条小路上的时候,耳畔仍然回荡着他那永不停歇的足音。
杨连弟在这里生活了整整30年。当兵前他已经成了家,和妻子一起拉扯着四个孩子艰难度日,正是那简陋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磨练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采访杨连弟的夫人阎福珍:参加抗美援朝那时候,没跟我们商量,照直就走了。他是1952年5月15号牺牲的,怎么知道的?还是我们门口的六伯伯拾柴禾去了,回来(说),大嫂子,我给你念个报,大哥那个报,他不瞅有杨连弟的事迹嘛,最后他念到“光荣牺牲”,他就不念了,(说)那什么,大嫂子,大哥的信,没事,没事。我也纳闷了,明知道也不是好事呗!
杨连弟的儿子杨长林告诉我们,父亲牺牲后,政府和老百姓给了他们全家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采访杨连弟的儿子杨长林:党、政府和人民考虑(我们)家里这么困难,人又那么多,决定给家里盖房子。那时候,房子看上去是国家给盖的,实际上是全村的人民给盖的。
当杨连弟最后一次回到家乡的时候,杨长林还是懵懵懂懂的年纪,但那刻骨铭心的记忆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影响了他的一生。
采访杨连弟的儿子杨长林:1951年,(他在)抗美援朝(期间)回来以后,给全国人民作报告,他就到了我们北仓,他根本就没跟首长讲,这就是我的家乡,没讲。跟我同岁的小孩们就说,长林,你爸爸来了,我说那不可能,哪有这事啊?(他们说)快去,快去,(他)在台上正作报告呢!我说,那不可能。他们说,人家说了,那就是杨连弟,回到家乡了,你看看是不是你爸爸。到那我一看,可不是我爸爸嘛。我就到台上去了,(他)正讲话呢,我就叫:爸,爸,爸!他也不理我,他说,你快下去,下去!管他叫爸,他还不理我。我就叫我妈来了,我妈、我奶、我爷都看去了。他们一看,(首长)说,你咋不说呢?你咋不说到你家乡了?到你爸、你妈这儿了?你应该看看呀。他说,我的任务就是给全国人民作报告,我的家是在这个地方,那是第二位的。当时我特别感动,我感到有这样一个父亲很光荣,那时候,他还没牺牲呢,给全国人民作报告,我特别感动,我立志一定要当兵。
阎福珍和孩子们在一起的一组镜头
这兄妹四人不仅拥有着一位伟大的父亲,也拥有着一位伟大的母亲。正是这位母亲以博大无私的爱把三个孩子分别送到了部队,让他们沿着父亲走过的道路,去完成那未竟的事业。
采访中,老人把许多珍贵的照片一一拿给我们看,而当她拿起这张照片时却再也放不下了,她细细地、慢慢地擦着,仿佛要擦去丈夫转战南北的满脸疲惫,擦去丈夫魂归故里时路上的颠簸,擦去夫妻俩人50年时空的层层阻隔……
老人沉默着,整个房间里都沉默着。只有丈夫那早已发黄的照片陪伴在身边,英雄的妻子怎能不感到孤独;但多少人把崇敬和关爱的心捧给她,英雄的妻子又怎会感到孤独!
在英雄的家乡, 以杨连弟的名字命名的这座公园每天都在晨曦中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晨练者,在英雄的身边,他们舒展着筋骨,也陶冶着心灵。
采访几位晨练者甲:北仓出了这么一个英雄,作为居民我们感到很自豪。
采访几位晨练者乙:用英雄的精神来好好教育下一代。
采访几位晨练者丙: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要是没有像他们这样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能和平地生活在这吗?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北辰区宜兴埠镇正在规划着小城镇建设的远景目标,而连弟出生的老房子将在整体改造中被全部拆除,这让我们的心头猛然间掠过一丝惆怅。但理智最终还是战胜了情感,我们想,当这里在不久的将来矗立起一幢幢漂亮的现代建筑时,笑得最开心的一定是连弟,远在千里之外的沈阳北陵园畔翘首眺望家乡的连弟,日夜渴盼的不就是这一天的到来吗?
黑场
沈阳烈士陵园外景
在草色青青、松涛阵阵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这位“登高英雄”已经静静地安卧了五十载春秋。
中铁十一局近百名干部职工到沈阳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
这一天,战友们从湖北襄樊千里迢迢赶到沈阳,来看望连弟了,他们给连第带来了绵绵的祝福,更带来了一项项重点工程捷报频传的佳音,连弟用生命的力量打造出的“登高精神”,已经深深地融进了后来人的血脉中……
这一天,连弟的夫人阎福珍老人也从天津老家赶来了,墓碑把相亲相爱的人隔在了两个世界,但墓碑却隔不断心心相印的两个人倾诉的衷肠。丈夫的音容笑貌尤在眼前,丈夫那喁喁私语尤在耳畔,在无声的交流中,在深情的凝望里,老人的眼中没有泪水,因为她知道,丈夫一生都没有流过泪,丈夫不喜欢看到泪水,只喜欢看到笑容,看到开心的笑容……
在铁十一局建设场面的画面上叠杨连弟的塑像和画面一组
连弟没有走,连弟不会走!
五十年来,他是一面旗帜,引领了一代又一代人,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英雄的壮歌;五十年来,他是一座丰碑,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创造了一项又一项辉煌的成就。
巍峨的高山
真正的勇士,脚下永远是攀登的足迹;真正的英雄,眼中没有越不过的高山!第六集 英烈精神在沈阳
《一条大河波浪宽》舒缓的曲调渐起,叠一组沈阳市民休闲娱乐的画面叠沈阳烈士陵园高耸的纪念碑
在这块烈士们长眠的土地上,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和平的曙光下那幸福安宁的生活。
桃花在又一年的艳阳中吐蕊,槐花在又一春的和风里飘香,烈士墓前那长青的松柏也绽开了片片新绿。
主持人在陵园烈士墓碑前出画:当我们摄制组结束了这次抗美援朝烈士家乡万里行活动历时近一个月的采访,再次回到我们出发的起点,再次面对烈士的座座墓碑时,充盈我们双眼的已不止是泪水,搅动我们内心的已不止是感动,更多的是回味,是思考。
沿着英雄成长的足迹,万里行如同一次神圣的洗礼,那一段段震撼人心的故事,像一个个巨大的惊叹号敲击着我们的心灵。当这难忘的行程即将结束时,那惊叹号又慢慢弯曲成一个巨大的问号,我们急切地想知道,沈阳这片土地是怎样成为烈士们的永久归宿的?为此,我们来到了辽宁省档案馆,以期从尘封的历史资料中寻找答案。
采访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王茂纯:这是东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向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写的一个报告。为纪念与表彰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在为革命事业斗争中牺牲的光荣功绩,经研究决定在沈阳、安东、宽甸、辑安等地修建烈士陵园
曾经历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些老同志,从另外的一种角度给我们作出了解释。
采访军旅作家杨大群:烈士陵园只有建在沈阳最合适。抗美援朝如果没有沈阳这个地方作为整个后盾的话,那咱们知道,不用说别的,朝鲜整个战场当中,炸坏我们六百多个火车头,那个火车头啊,几乎都是在沈阳这维修的,我们(全国)一共那时候就八百多个火车头。
采访沈阳军区前进报社原社长冯荆育:沈阳是东北行政区的中心,东北军区就在沈阳,中央军委一系列决策首先在沈阳落实、操作,当时在志愿军看来,沈阳就是祖国的代名词。
当北纬三十八度线上的炮声渐渐远去,鸭绿江南三千里江山的硝烟慢慢消散,烈士们回家了,沈阳人民以最隆重的方式拥抱着这些英雄儿女。
采访市民政局退休干部方宗燧:53年3月6日沈阳市举行追悼孙占元、黄继光、邱少云烈士大会。
采访市民政局退休干部王瑞贤:我们在火车站把英雄烈士接来了,运到现在八一公园。
采访市民政局退休干部方宗燧:那时八一公园不像现在,相当大的大空场,干部群众热泪盈眶。
采访市民政局退休干部王瑞贤:从现在八一公园那块一直走到市政府,从市政府到北陵,从北陵到烈士墓,一直送(到)那去。
英雄的躯体安卧在沈阳人民的怀抱,英雄的血脉涌动在沈阳人民的心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沈阳人民与烈士们之间进行着心贴心的交流与对话。,这样的交流、这样的对话,绵绵不绝,永不停歇。
“五?四”青年节到了,座座丰碑在年轻人的心中奏响了“青春之歌”那奉献与付出的永恒旋律;“七?一”党的生日到了,党旗下那庄严的誓词在烈士陵园的上空久久回荡;“八?一”建军节到了,矢志报国的责任与使命让烈士墓前肃立的新一代军人热血沸腾!
而每当清明节到来的时候,所有沈阳人的目光总会不约而同地投向那耸入云端的丰碑,以万分景仰与崇敬之情与英雄们进行着最为隆重的交流与对话。各级党政领导、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以及所有生活在英雄土地上的人们,在烈士墓前献上了朵朵白花、捧出了拳拳之心,那是对烈士无尽的哀思,那是对英雄庄严的承诺!
采访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主任王富余:据不完全统计,50年来共接待参观群众1300多万人,平均每年是25万之多,我们褒扬烈士,教育后人,用烈士光辉业绩激励一代又一代人。
从共和国初建的昨天,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英雄的精神始终是鼓舞和激励沈阳人民的一面不倒的旗帜。
在抗美援朝期间,作为“前方的后方和后方的前方”,是沈阳把祖国人民和前方将士的心紧紧地维系在一起。三千八百多名热血青年报名参军,入朝作战,一个个“父母送子、妻送夫”的场面感人肺腑;三千多名技术人员奔赴朝鲜前线,顶着敌机的狂轰滥炸修复桥梁、运送物资;近四万满载人员和物资的车皮在沈阳编组、中转开赴朝鲜;从工人、农民到教师、学生,沈阳人民夜以继日地赶制棉衣、炒面、慰问袋;全市有数万人参加输血队,数百万万毫升的鲜血源源不断地输入了前方负伤将士的血管中。
沈阳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一边抗美援朝,一边加紧经济建设,粉碎了帝国主义扼杀新中国的图谋,赢来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迎来了和平的环境,更迎来了发展的空间。
主持人在沈飞公司的一架飞机前出画面:这里就是被誉为新中国“歼击机摇篮”的沈阳飞机制造工业集团公司,新中国第一架战机便是从这里直飞云天,这是在烈士精神的感召下,沈阳人民为中国的航空事业撒下的一片忠诚,这是“共和国长子”在前进的道路上奉献的动人心魄的“新中国第一”!
第一部自动机床、第一台巨型变压器、第一座塔式吊车、第一台快速风镐、第一台水轮发电机……一项又一项“新中国第一”在沈阳诞生,沈阳人民就是这样把对抗美援朝烈士的深切缅怀化作冲天的豪情和干劲,创造了共和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纪录,沈阳也因此被誉为“东方鲁尔”、“机械工业装备部”而声誉鹊起。
正是在那难忘的岁月里,一批批英雄模范人物脱颖而出——“毛主席的好工人”蔚凤英、“新中国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新中国第一位工人工程师”王凤恩、“全国刀具大王”金福长、“革新能手”张成哲……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连同他们拼搏与奉献的精神一起,从沈阳传遍了全国,他们向世人昭示着沈阳广大建设者豪迈的激情和非凡的勇气,昭示着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已经深深植根于沈阳人的心田,并化作了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
采访老劳模张成哲:像黄继光、邱少云这五位烈士都安葬在我们沈阳,这就是我们时时刻刻学习的榜样,他们这种精神啊,是我们永远学不完的。
采访老劳模沈延刚:向他们学习那种精神,为祖国、为世界、为人民做那么大的贡献,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怕,对我们现在来讲,在工业上我们自己还能做点什么贡献呢?
当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经过九曲十八弯的徘徊,终于冲出“左”的僵化思想的束缚,改革开放的大潮顿时席卷而来。
在抗美援朝烈士们崇高风范的滋养和哺育下,新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担当起了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神圣使命。
被誉为“战略科学家”、“中国机器人之父”的蒋新松,把祖国和科学作为他毕生的依恋和追求,以一腔赤子情怀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被誉为“居委会的好干部”的白秀彬,把居委会变成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授予“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新城子区广播电视局局长张德山,始终恪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
在沈阳这片土地上,这样的英雄模范灿若群星,这样的共产党员数不胜数,在日常的工作中,他们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在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成为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在沈阳这片土地上,英雄的精神已经铸就了新一代军人的钢铁军魂,已经成为驻沈部队广大指战员心目中永恒的丰碑。在和平的年代里,这些英雄的传人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保驾护航的历史责任,他们以青春和热血、奉献和牺牲,让八一军旗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从部队到学校,从机关到厂矿,从城市到乡村,在沈阳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已经凝聚成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精神力量,这就是“团结、实干、求知、创新”的沈阳精神!
黑场
抗美援朝精神是安葬在沈阳的123位志愿军烈士给予我们的,更是所有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烈士给予我们的,这种精神正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在沈阳北郊的新开河畔,活跃着一支由五、六十年代的老劳模组成的特殊的看护保洁队伍,在他们中间,我们看到了张成哲、蔚凤英、田桂英、等等这些熟悉的身影,他们正把与抗美援朝精神一脉相承的劳模精神打造成高尚的人格资源,潜移默化地灌输到人们的心田,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田。
毛烽、钟仁杰、金润素、杨大群等志愿军老战士接受记者的画面
在沈阳,还有这样的一批老战士,他们从抗美援朝战争中凯旋而归,带着牺牲战友的殷殷嘱托,怀着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将英雄的精神薪火相传。
沈阳市政法学校举行杨根思中队队旗交接仪式,从杨根思中队队旗叠出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杨连第中队的一面面队旗
老英雄、老模范将一笔笔精神的财富传递,新少年、新一代把建设未来的使命承担。一面面英雄中队的旗帜树起来了,一支支英雄中队成长起来了;一张张纯真的脸庞写满骄傲和自豪,一阵阵稚嫩的童声表达着时刻准备着的激情。
主持人出画面:这里是沈河区令闻街第三小学,几年前这里还是沈河区的一所薄弱学校,自2000年创建“毛岸英中队”以来,他们以此为契机,大力拓展德育教育的新途径,一个班创建英雄中队,全校弘扬毛岸英精神,从而使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一封写给孩子们的信,信中说到:在新的一年无论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中,还是在“学英雄,做英雄”的活动中,都取得新的成绩。愿令闻三校毛岸英中队闻名辽宁、闻名全国,小朋友努力啊!落款是:你们的大朋友张行湘。
这位孩子们的大朋友就是沈阳市委书记。在一年的时间里,张书记两次给孩子们写信,两次到学校看望孩子们。
张书记到学校参观,并和孩子们交谈的同期声:我祝你们岸英中队真正要开花结果,要在全校普及,在全区普及,在全市普及,真正是学英雄精神,走英雄道路,创英雄伟业,取得更好的成绩
“毛岸英中队”的小队员给毛岸英塑像系红领巾
每当孩子们给岸英带上红领巾时,总会从他那深邃的目光里汲取力量和勇气。这是目光的交流,更是心灵的交流;这是孩子们与岸英的深情交流,更是与千千万万的志愿军英雄们的交流。
五十年来,烈士们的眼睛始终在注视着孩子们,英雄的精神始终在陪伴着孩子们,他们在期盼着,期盼着孩子们快快长大、快快成材,为祖国、为家乡蒸蒸日上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出所有的智慧和力量。
黑场
当新世纪的曙光辉映大地,沈阳人民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正在把英雄的精神凝结成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实实在在地做到真信、真懂、真用,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开始了迈向新世纪的崭新征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新一轮思想解放为动力,市委着眼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秩序,在更高的层次上全面推进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正式提出了“三化”的战略决策,这就是:努力实现经济生活规则化、政治生活民主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这是沈阳市委、市政府的“治市方略”,这是沈阳人民踏着英雄的足迹,面向新世纪发出的“入世宣言”!
“三化”战略的提出,是彻底消除“慕、马”案件带来的严重影响和破坏,使阵痛后的沈阳走出阴影的实际步骤,是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重塑沈阳城市形象的理性实践。
沈阳人民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化作前行的动力、化作奋进的力量,在“入世”挑战面前,沉着应对,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一项项战略的制定,一个个措施的出台,吹响了向未来进军的嘹亮号角!
城市居民的供水、供气、供暖等老大难问题在办实事活动中得到集中解决,如今,“办实事”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政机关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浑南新区拔地而起,铁西新区加快改造,现代化农业园区蓬勃发展,沈阳人已经搭建起与世界接轨的宽广舞台;“中国沈阳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们再次向世界叫响“沈阳制造”;一片片浓浓的绿色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慢慢伸展和蔓延,沈阳人正在圆一个“森林城市”的梦想;一条条景观大道在夜色中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北方不夜城”的妩媚开始令世人倾倒叹服;一笔笔投资滚滚流入,一个个大项目落地生根,“项目年”让中外投资者的目光聚焦这片活力四射的热土;在一条纵贯沈城的“南北金廊”上建设中央商务带的宏大构想正在酝酿和形成,在抗美援朝烈士们长眠的这块土地上,沈阳人已经挺起了高耸的“城市脊梁”!
在抗美援朝烈士那永恒丰碑的映衬下,我们看到了720万沈阳人民用共同的理想和使命筑起的一座座新时代建设者的丰碑,看到了在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迈进中铭刻着沈阳辉煌成就的座座丰碑!
在抗美援朝烈士那不朽精神的照耀下,我们看到了沈阳未来发展的壮美画卷,看到了一个在冉冉升起的朝阳下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崭新沈阳!
文章出处:沈阳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