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84封没有发出的阵亡通知书 向烈士们致敬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1-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CCTV.com消息(共同关注):几年前,山西老人王艾甫在一次偶然经历中发现了一批解放太原战役中阵亡将士登记册。在这批登记册当中,他发现有84份烈士阵亡通知不知为什么没有发出。于是,王艾甫踏上了寻访烈士家人,送达阵亡通知书的旅程。从而使这段从56年前延续至今的故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67岁的王艾甫是一位收藏爱好者,由于当过兵,他对收藏战争年代的文物投入了大量的热情和精力。古玩旧货市场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在一次不经意的闲逛中,一批特殊的文物引起了他的注意。

山西省检察院退休干部王艾甫:在1996年的一天的就是机会吧,在市场上结果突然看到一个卖着书籍的,报纸的卖资料,烂的东西,结果从麻袋呼啦一下掏出来一批东西,这些人都是借书的,借他们需要的东西,结果我也是想找一点这些方面资料的,找这资料的过程,结果突然发现了一个册子,上面写的是太原阵亡将士登记册。

这是四本解放太原战役中的阵亡将士登记册,还有一批阵亡通知书,卖书的小贩看王艾甫对这些十分感兴趣,竟然开出了三千块钱的高价,老王虽然收入不高,但他并没有放弃。

山西省检察院退休干部王艾甫:这些东西如果再要丧失过去可能我一辈子再找不到,甚至于可能见不到,尤其当时我看到了,上面还有部队的章,这个肯定是部队的原始登记。所以当时往战友朋友们,周边的朋友们借了一点钱,最后把这东西拿回来。

经过仔细研究核对,王艾甫发现,四本登记册记载了866名阵亡将士的基本情况,而阵亡通知书有84份,其中籍贯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湖南、山西等省,最远的一个籍贯是香港,另外还有29人籍贯不详,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年龄在20岁上下,有的还有作战勇敢的评语。这些发黄的阵亡将士资料,仿佛把人们又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山西省军区原党史办主任高荣贵:从1948年的7月十几号到1949年的4月24号,这个中间一共是八、九个月时间,一个战役拖这么长时间,这在战争史上是罕见的。

高荣贵是研究战争史的专家,他介绍说,解放太原战役的第一阶段是扫清外围,第二阶段是攻城,由于阎锡山的守城部队武器相对精良,构筑的水泥碉堡众多,攻城的解放军在第一阶段的攻克碉堡要塞战斗中伤亡较大。

山西省军区原党史办主任高荣贵:所以我们部队在这个时候呢,就伤亡很大了,就刚才说这个,一个营上去下不来一个连,一个连上去下不来一个排,相当惨的。但是最后呢,我们还是用了极大的努力最后又夺回来了。

参加过解放太原战役的解放军老战士王立岗现年85岁了,当时战斗的惨烈程度他还记忆犹新。

解放太原战役老战士王立岗:整个太原战役,战斗最激烈,牺牲当中最多的就是这次打要塞,我们军,就是在这个打山头这个地方牺牲最多,牺牲到什么程度,我是看了以后,那真是因为战争,那真是非常残酷的。我们打下来以后,我们一个军阵亡多少人,整个四个要塞伤亡了,一个数目我记不清了。光我们一个军在那个地方伤亡了将近八千人。

1949年4月24号,解放军以伤亡四万五千人的代价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长达38年的统治,太原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解放后太原人民修建了一些烈士陵园纪念阵亡将士,其中包括王艾甫收藏的阵亡通知书上的部分将士,那么,这些阵亡通知书为什么没有发出呢?

山西省军区原党史办主任高荣贵:当时呢,因为战斗比较激烈,部队的伤亡也比较大,填写这些登记,填写这些通知书的人一般是连队里面一般是文书,搞这项工作的。也可能就说这个连队就不存在了,经办这些事情的人呢,就牺牲了,就没有办法再继续搞下去了,只能收拢在一块保存起来。

高荣贵分析说,虽然太原战役结束了,但是全国的解放战争还在继续,部队的调动频繁,没有及时发出的阵亡通知书有可能就遗留下来,最后流落到民间。

太原解放到现在已经56年了,这84份阵亡通知书也沉睡了56年,我们现在无法确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阵亡通知书没有发出去,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我们也很想知道,84名阵亡将士的亲人们都知道他们牺牲了吗?这些烈士的亲属们都在哪里?他们是不是一直都在苦苦寻找他们的亲人?

当过兵打过仗的王艾甫曾经有战友牺牲后,其家属还不知道,他自己也有亲属上战场后下落不明,因为有了这些亲身经历,王艾甫发现了84份阵亡通知书后,就萌发了要找到他们家属的想法。

王艾甫:作为一个烈士的亲人,他们肯定也想找这些人,因为我有这种体会,我想人都一样的,所以他们也可能去寻找。作为一个战士尤其是家人不知道自己死在这,还不能够魂回故里,所以我应该有这样一份,作为我一个军人,作为我一个普通的公民,我又作为太原普普通通的一个市民,我应该有责任,也有这种义务吧,想办法把他们家人找到。也想办法把他们这些烈士送回老家去。

十年来,王艾甫四处打听阵亡通知书上的烈士家属,但毕竟势单力薄,效果不大,直到今年,他在举办战争题材的文物展览时,通过一些新闻媒体介绍了这些没有发出的阵亡通知书,这才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也得到了民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烈士家属下落的许多线索从各地涌来,这给了王艾甫极大的鼓励,有了这些线索,他又发动自己所在的收藏协会会员们一起想办法寻找。

王艾甫:现在已经有线索咱们山西周边几个,象介休的,你看咱们怎么去找一找。

会员:寻找介休的咱们已经确认他了,确认了咱们还得继续去,一个要找他的家属,再一个当地的政府部门,民政部门咱们取得联系,密切配合把这个工作一定搞好,落实到实处。

王艾甫:咱们尽快的去找,因为时间耽误不起,咱们尽快地把他们找见。尽快有个结果。咱们接的来信也好,电话也好300多个。咨询的也好,把这些一个一个地对照名册要逐个地进行落实,落实制定出我们计划来,计划就是先追后源,一条龙不要走重复路,这样经常会造成浪费,比方说最近的那个跟那个挨着,我们就先在那里调查,

就在他们讨论期间,山西省保德县的马发颖女士打来电话说,她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个阵亡烈士有可能是她的亲属。这个线索立即引起了王艾甫的重视。

王艾甫:就是有一个你说你的一个叔叔是你的什么?

马发颖:那个姥舅舅吧。

王艾甫:姥舅舅对,你姥舅舅的情况,现在了解的情况咋样。

马发颖:我就知道点不多。你们说你们找的人呢,是那个新四军还是什么军,八路军啊?

马发颖女士说,她已去世的祖母有两个弟弟,小弟名叫任光远,大弟年轻时外出当兵一直没有下落,报纸上刊登的一个阵亡烈士名叫任伐远,很有可能就是她祖母的大弟,也就是她的姥舅。

马发颖:他们瞅这个叫任伐远,那个姥舅叫任光远一样比较像,我说是不是弟兄,我说随便打听打听,具体是不是还得你们去考察才知道。

王艾甫:你姥舅都死了56年了,牺牲了,我是想去看看你们,咱们尽量能够把这个情况落实一下。

据马发颖介绍,她老家在山西省孝义市阳泉曲镇,还建议王艾甫到她老家去找她的父亲马全夫,以及为她姥舅看房的任立根了解情况。

王艾甫收藏的84份阵亡通知书,由于是在战争时期登记的,登记人员可能因为时间紧张、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不熟悉阵亡烈士、甚至有的烈士遗体不全不好辨认等情况,造成所登记的阵亡通知书资料有差错,再加上有的战士参军后喜欢改名,各地的方言对姓名的发音也不同,又由于年代久远,有的地名变更频繁,知情人相继去世,所以说仅仅根据阵亡通知书上的简单资料去寻找烈士家属是十分困难的。王艾甫这次要去寻找烈士任伐远的家属,他又将遭遇怎样的困难?

孝义位于太原以南100公里处,在该市阳泉曲镇禅房头村,据当地民政部门介绍,解放前这个村外出当兵的人很多,而且有的人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和民政人员一起赶到的王艾甫首先找到现年81岁的老支书任茂全了解情况。

王艾甫:他一个外甥闺女给我们来电话说,她有一个姥舅叫任光远,这个任伐远是不是跟我们任光远有什么亲戚关系,或者连带关系,所以我们想找一找。

任茂全:任光远这个名字倒是知道,可是他个名字从小在家里面叫任德清,他有个大名叫任建耀,这是在村里面的名字,后来在外面改成任光远。

王艾甫:他有兄弟吗?

任茂全:他有个哥哥。

王艾甫:他哥哥叫什么。

任茂全:他哥哥叫任德远,我记得是,因为他比我大18、19岁,从我记得他就不在村里面,多少回来从家里走一趟,在外面做啥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这人就牺牲了,没踪影了,失踪了。

王艾甫:什么时候失踪的。

任茂全:什么时候失踪的不知道,

任光远确实有个哥哥,而且外出当兵下落不明,这些都符合所寻找烈士的情况,但任光远的哥哥名叫任德远,而不是阵亡通知书上写的任伐远,这一字之差会不会是战争年代一时紧张写错了呢?

工作人员:在咱们以前写字的时候,这个字你看和这个德字像不像。你们写会不会这样写。

任茂全:就这样看好像是个伐字,一般草写有点像是。虽然“德”字和“伐”字的草写有些相似,但最终大家都不敢断定这个任德远就是烈士任伐远。随后,王艾甫又找到打电话提供线索的马发颖的父亲马全夫,现年68岁的马全夫就是任德远的外甥。

王艾甫:你大舅什么时候离开家的。

马全夫:我不知道,听我母亲说,17、18离开家。

王艾甫:你母亲说17、18岁有离开了,到哪儿去了?

马全夫:到太原去了也不知道到哪儿了。

王艾甫:来过信没有?

马全夫:没有。

任德远外出当兵时,马全夫年龄还小,没有多少印象,后来他的母亲也没有给他讲述有关舅舅的更多具体情况。最后剩下的线索是曾经为任德远一家看房子的任立根。

王艾甫:你对任德远情况了解不了解?

任立根:我们不太了解,我都没有见过。

王艾甫:听你父亲说过没有?

任立根:听说过是听说过。具体是他走的年代,这些都不知道,他也没跟我们说过。

王艾甫:去什么地方也不知道?

任立根:原来是在太原。好像那时候见过照片,小时候。

任立根也没有能够提供有价值的线索。由于阵亡通知书上的烈士任伐远籍贯不详,也没有留下照片,与任德远亲近的父母和姐姐、弟弟都相继去世,一时无法确定这个任德远就是烈士任伐远。劳累了整整一天的王艾甫和太原市、孝义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带着遗憾离开了,也许,缠绕在他们心中的这个谜将永远无法解开。

CCTV.com消息(共同关注):在上期节目中,我们介绍了67岁的退伍老兵王艾甫,无意间收藏到了84份没有发出的解放太原时的阵亡烈士通知书,从而揭开了一段尘封56年的历史。十年来,王艾甫怀着对阵亡将士的敬意,苦苦寻找着这些阵亡将士的家人,但收效不大,今年以来,在新闻媒体和民政部门的帮助下,线索才逐渐多了起来。由于战争时期登记的不完善以及年代久远,根据这些线索去找人也十分困难,在山西省孝义市的一条线索没有结果后,王艾甫和民政人员没有灰心,他们再次踏上了寻访之路。

王艾甫和民政人员这次要寻找的是烈士刘成仁的家人,在阵亡通知书上,刘成仁的籍贯是山西省平介县五区北堡村,因为行政区划变动,经考证,平介县五区就在现在的介休市,位于太原以南100公里处。

11月16号,王艾甫和太原市民政工作人员在介休市民政局的帮助,很快就顺利地找到了北堡村,他们首先找到村支书武兆东了解情况。

山西省检察院退休干部王艾甫:在抗战的时候,咱们这地方叫平介县五区北堡村,但是在解放太原的时候,你们村里有一个,记载的是叫刘成仁,为了打太原牺牲了,所以咱们看一看,你了解了解这个情况是什么?

村民:这村没有姓刘,自古以来有没有一户姓刘。

王艾甫没想到刚开始调查就碰到了钉子,既然这个村从来就没有姓刘的,那么是阵亡通知书上的地址写错了吗?

村民:地址确认肯定是咱们这儿。北堡就一个,但是这个平介县也有,据我们给老人了解也多了,就当时叫平介县五区咱们这村。我们村就叫北堡五区。

阵亡通知书上刘成仁的籍贯就是这个村,但是这个村全姓武,没有姓刘的,就在调查陷入僵局的时候,村支书透露,解放前这个村外出当兵的人不多,而且其中只有一个叫武治安的人下落不明。在村支书的带领下,王艾甫一行找到了武治安的家人。

村民:我村姓武家就是少了他。再别的姓有没了,这后面是长工。全是姓武家。

这是武治安的嫂子王月英,现年78岁,腿脚已经不方便,记忆也有些衰退,武治安还有个现年50岁的侄儿,是在村里当老师的武锡玉。

介休市北堡村村民武锡玉:我叔叔他是从18岁到国民党,就是太原的兵工厂里参加了工作,就是搞子弹,后来据跟他在一起做过人回来,他是到四川中央那块兵工厂,那块兵工厂就是说是中央军。再后来据我们了解,跟他在一块的,跟他了解的时候,他是回了太原了,就是参加打太原了。

武锡玉的父母曾经向他回忆说,武治安先是加入的国民党部队,后来也参加了太原战役,还有人到他家调查过。

介休市北堡村村民武锡玉:再后来听我母亲说,就是有一个去了义史的人打回来了,打回来告诉我姨姨是一个姓刘,说是你北堡的,说是不是你儿。在当时我姨姨,我家姓武,我儿叫武治安不是姓刘,在当时就不敢承认。

来他家调查的人说,北堡村有个姓刘的作为解放军战士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了,由于姓名对不上,武治安的家人没有相认。家人一直认为武治安参加的是国民党部队,后来因为历史原因,也没敢去寻找武治安的下落。根据这些线索分析,武治安和刘成仁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根据历史记载,太原战役期间,有不少国民党士兵投诚参加了解放军。那么,武治安究竟是不是刘成仁?王艾甫一行在现场讨论了起来。

现场讨论:从难的就是说把我860个人里面,因为我整个资料翻了不知多少遍,就是说平介县五区北堡村唯有他,其他都是介休什么什么村,介休县什么什么村,没有这一个地方。

大家通过讨论认为,武治安极可能就是阵亡烈士刘成仁,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让大家有些疑惑,就是武治安为什么要连名带姓地改为刘成仁呢?因为即使当时有的人参军后喜欢改名,但改姓的人很少,另外,目前掌握的情况道听途说的居多,缺乏原始资料和历史见证人。眼看这次调查又有可能无功而返,就在这时,武锡玉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武锡玉:(父亲)在当时告我,说你有一个亲叔叔,由武德才带上到太原兵工厂,现在要在可能出了太原了,再一个可能到太原牺牲了。说是如果发现了这块,不管是死的还是活的,作为一个后代要收养他。

武锡玉所说的武德才就是带着武治安到太原当兵的同乡,而村支书武兆东马上证实,这个武德才现在还活着,而且就在本村。获知这一重要线索后,王艾甫一行立即找到了武德才。

介休市北堡村村民武德才:武治安他的爸爸武树水,和我是一辈。这是武治安的爸爸,我们关系好他比我打好几岁,他说德才能不能给武治安找个工作嘛。

现年89岁的武德才当年在太原的国民党部队兵工厂里当少校团长,他回乡休假时,武治安的父亲托他给武治安找份工作,这时兵工厂里刚好有个姓刘的走了有个空缺,武德才便叫武治安顶了这个姓刘的空缺,武治安也就改姓刘了。武德才的这番回忆,解开了大家心中的疑惑。有了武德才这个历史证人的证言,王艾甫一行终于能够确认北堡村的武治安就是阵亡烈士刘成仁了。

看了刚才的寻访过程,我们十分感慨,由于战争时期的动荡和年代的久远,要寻找一个阵亡烈士的家人是多么的不容易,在王艾甫和当地民政部门的努力下,一个冒名顶替他人当兵的阵亡烈士的家人,都被他们给找到了。在上期节目中,我们介绍了王艾甫收藏的战争史料中,除了84份没有发出的阵亡通知书,还有四本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上面登记了866名阵亡烈士,这些烈士的阵亡通知书都发到家人手中了吗?

阵亡通知书上的烈士籍贯山西的一共有6人,介休市的武治安是第一个找到家人的山西籍烈士,能够亲自找到一个烈士的家人,这对苦苦寻方了十年的王艾甫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乘着来到介休的便利,他还想顺便查找一下同样是介休籍的烈士崔殿基的家人,由于崔殿基的名字是在阵亡将士登记册上,不知道他的家人是否收到了阵亡通知书。

在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上,崔殿基的籍贯是山西介休三角村,据当地民政人员介绍,这个三角村可能就是现在的三佳村。王艾甫和太原民政人员先找到三佳村干部了解情况。

村民:我们这儿村有姓崔。有个80、90年了,就是解放前,他是山东人,山东人讨还过来的,过来以后在这个村住下,住下以后赶上计划改革,出去了,可能有这个情况,这个姓崔就是山东人。

据村干部们介绍,姓崔的一家人大多迁到外村了,村里面还有个现年70来岁姓崔的老太太可能是崔殿基的远房亲戚。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王艾甫一行顺利地找到了姓崔的老太太。

太原市民政局优抚处处长刘华竹:大妈,我是太原市的,有点事情想想向你了解一下情况,就是解放太原阵亡的,咱们解放军阵亡将士的崔殿基。

崔老太太:崔殿基就是我叔叔。

你叔叔是什么时候当兵?

崔老太太:我叔叔是没有解放前,敌人抓着走了,敌人抓走了,在太原,就去了太原,还没到太原,他就跑了,咱们的游击队就抓他,他就跑了,他就往头跑,到了计划局,到计划局以后打太原,这就牺牲了。

崔老太太说,这些情况都是父亲告诉她的,而且有个证人叫宋金柱,也是介休人。

崔老太太:父亲进城,碰见宋金柱,你看他告诉咱们,知道我叔叔打太原死了。

崔老太太说,她是崔殿基的堂侄女,年龄相差五六岁,他们小时候还经常在一起玩。根据她的回忆,以及崔殿基牺牲时的年龄,王艾甫一行基本确定崔老太太就是崔殿基的家人。崔老太太还透露,崔殿基还有个亲侄儿在附近的东湛泉村。为了进一步落实,王艾甫一行又找到了崔殿基的侄儿崔玉生。

崔玉生:那时候住在三家村,后来没有回来过,我父亲见过他,他路过我们村。打太原。那时候在八路军,我奶奶就是烈属。你问村民都能证明,他就知道。

崔玉生说的情况和刚才那位崔老太太所说的基本吻合,崔殿基先是被国民党部队抓去当兵,逃出来后又参加了解放军。虽然家人知道崔殿基牺牲了,但是一直没有收到他的阵亡通知书。

正当王艾甫一行在介休调查寻访快要结束的时候,太原的一家报社传来消息说,有个人看到报纸上刊登的阵亡将士名单,其中一个烈士就是他的家人。王艾甫一行随后连夜赶回太原。

蔚瑞全:蔚连福是我伯父。

来的人名叫蔚瑞全,他是从平遥专程赶来的,他说他的伯父名叫蔚建福,阵亡通知书上的蔚连福应该是笔误,蔚建福牺牲后不久家人就知道了。

蔚瑞全:时候我父亲还小,我伯父死的时候(父亲)才10来岁,我姥舅舅,等于是我奶奶的弟弟,套着马车从太原把他拉回去,那时候拉已经,我听说那时候打太原完了,他们已经走了,要是再迟来一两天,人家这尸体就全部要埋葬,正好来了人家都装好了。人家都写着名字,谁的尸体就标着名字,后来人家来一说人家就给拉回去了。

解放后,蔚建福的家人一直没有收到阵亡通知书,但是因为蔚建福的遗体已经拉回老家,当地民政部门后来确定了他的烈士身份,并且向家属发放了烈士证书。

蔚瑞全:这是1983年发的。1983年是追的烈士。

王艾甫后来对阵亡通知书上蔚莲福的资料进行了核对,情况和蔚建福完全吻合,就这样又顺利地找到一位阵亡烈士的家人。

万事开头难,王艾甫和民政人员在寻找第一个烈士家人没有成功后,在一天之内找到了三位烈士的家人,其中两位是阵亡通知书上的,一位是阵亡登记册上的。在此期间,湖北和安徽也传来好消息,根据王艾甫提供的阵亡通知书,当地新闻媒体先后找到了三位烈士的家人,为了让烈士魂归故里,王艾甫还专程赶到湖北,看望了一位烈士的家人。

11月上旬,得知湖北媒体找到了烈士郝载虎的家人后,王艾甫和所在收藏协会的两位会员一起,赶到了烈士的家乡,湖北省云梦县钟垸村。王艾甫一行一到村口,村民们就点燃十万响鞭炮欢迎他们,也借此迎接他们的英雄魂归故里。

村民:载虎,为了解放太原56年前牺牲的,为了太原的解放他献出了鲜血和生命,今天我们有幸能够找到,全靠新闻媒体的介绍找到了你们家属,我非常高兴,今天把通知书和登记册,在我们太原墓区的照片我们送回来,向你老人表示敬意。

王艾甫将郝载虎的阵亡通知书和登记册复印件交给了他的两个堂弟,亲人们又恭敬地把复印件供放在家里的显著位置,并焚香祭奠。据当地媒体介绍,经过艰苦的寻访,证实阵亡通知书上的烈士戴虎实为郝载虎,籍贯云县双郝村就是现在的云梦县钟垸村。郝载虎的两个堂弟也向王艾甫回忆了郝载虎的情况。

郝载虎的堂弟:他一直出去就没回,直说在当兵,在一个回来说当兵,一直没回,他的家里没人。

据堂弟们回忆,郝载虎幼年父母双亡,一直和堂弟们一起生活,后来背着家人外出当了兵,参加的什么部队家人都不知道。50多年来,家人们四处打听他的消息,有国民党老兵从台湾返乡探亲,家人还托付他们在台湾寻找。现在能找到烈士的下落,家人们都十分激动。

郝载虎的亲人:带来这个消息之后非常感动,你们千里迢迢的为我翟虎同志失去了56年的亲人,终于回到我的家乡,我表示感谢。在这里我特别感谢王先生,来的各位新闻记者,说实在话不知道怎么说,心里特别激动,我在这里感谢你们一声,谢谢。

11月18号,郝载虎烈士和安徽籍烈士李漠元的家属赶到太原,他们要到烈士的坟前扫墓,告慰烈士英魂。19号上午,两位烈士的家属在王艾甫和太原市民政局领导的陪同下,来到牛驼寨革命烈士陵园扫墓,他们在解放太原纪念碑前,向所有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的烈士敬献花圈、鞠躬、默哀。这座陵园安放了解放太原牺牲的1265名烈士的遗骨。随后,郝载虎烈士的一个堂弟和三个堂侄来到亲人墓前祭奠,他们在墓上取了一把泥土,表示要在家乡修建一间小房子,将这把泥土和烈士的阵亡通知书一起供奉起来。郝载虎的堂侄郝朝阳:我现在来的目的一是扫墓祭奠一下他老人家,二是我要把这份革命英雄的事迹带到我当地,钟垸村那个地方让祖祖辈辈世世相传,这种奉献的精神,不怕牺牲的精神。

安徽籍烈士李漠元的遗体安放在双塔革命烈士陵园,这座陵园安葬了430名解放太原的烈士。在李漠元的墓前,他的亲人长跪不起。

烈士李漠元的堂侄李时宏:叔叔侄儿来看你了,你远离故乡这么多年,我们也不知道,现在党和人民把你找到我们身边,我们非常感谢,全家都在想念你,现在终于找到你了,你老人家安息吧。

截止本节目播出,没有发出的84份阵亡通知书中,已经找到11名烈士的家人,他们的籍贯分别是:山西2人、湖北3人、湖南3人、安徽1人、甘肃1人、四川1人。目前寻访烈士家人的活动还在各地进行中。

【周末报报道】本报记者孙磊

一张张发黄的纸片,一个个陌生的名字,一段段真实的历史。

这是84份“太原战役阵亡将士通知书”,它们本应在阵亡将士的亲属手中,如今却静静地躺在王艾甫的收藏室里,记载着过往的硝烟与鲜血。

12月12日下午,山西太原,一间典型晋式风格的老房子里,67岁的老人王艾甫摩挲着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料,记忆又仿佛回到了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

1948年的7月,解放战争史上著名的太原战役打响,惨烈的战事持续了将近9个月,1949年4月24日,解放军以伤亡45000人的代价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长达38年的统治。

45000名烈士的背后是45000个家庭,一纸阵亡通知书让生死相隔的烈士亲属痛苦不已,然而还有一些战士的亲属们却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前方的亲人在战后杳无音信。

“没人知道这些阵亡通知书为何没有寄出,但我可以想像这些烈士的亲人们多年来那种备受煎熬的生活。”每每想到这里,王艾甫都嘘唏不已。

退伍老兵的战争文物情怀

在山西收藏界,王艾甫名头可谓不小。他热衷战争文物收藏几乎人尽皆知。

“这可能和我当过兵有关。”王艾甫笑着说,“我的兵龄长着呢,有20多年。”

说起王艾甫的收藏史,还得从上个世纪50年代说起。但是真正让他感觉到战争文物的重要性,还是在1981年。

那一年,刚从部队转业回到山西的王艾甫,去祁县看望在援越抗美战场上牺牲的战友的家人。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当地民政部门,竟然找不到关于这位二等功臣的登记资料。

在自己眼皮底下牺牲的战友,却一直是“无名英雄”。这件事对王艾甫触动很大。他想,他应该做一些事情,来告慰那些为幸福生活默默做出过奉献的人们。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王艾甫以常人难以理解的执著和痴迷,打听、购买、收藏每一件他认为有价值的战争实物和文献,他从收藏历史纪念馆、纪念碑和烈士陵园照片开始,一件一件收集能记录战争岁月的文献和实物。抗战时期的书本、账本、报刊、传单、旧军装、地雷壳,甚至当年八路军驻地老百姓家中的门板都成了他的藏品。

1993年,王艾甫从山西省检察院退休,他开始把收藏当成自己的“专职”,而他所收藏的文物也越来越珍贵。

2005年5月,王艾甫收藏的一张日军侵华时期印制的“日本全国总图”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这张地图将朝鲜,我国台湾、旅顺、大连等都划归日本版图,还将其占领的我国旅顺、大连重新命名为“关东州”。史学家认为,与以往多见的日军侵华军事地图相比,这张标有日本地名的“全国总图”是首次发现,为日军侵华提供了又一铁证。

虽然所藏文物数量繁多,但王艾甫却对其中的一种藏品情有独钟,那就是未曾发出的84份“太原战役阵亡将士通知书”。

84张没有发出的阵亡通知书

“如果单纯从文物收藏角度来说,这些阵亡将士通知书倒并不多珍贵,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远远高于文物本身。”

1996年的一个星期天,王艾甫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山西省城太原南宫的旧货市场,刚转悠没多久,就看见一个旧货贩子正从麻袋中倾倒旧书与纸片,堆了很大一堆,叫价三元钱一本,不论厚薄,不看内容。王艾甫上前一翻,4本《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赫然出现在眼前,另外还有一些散页,仔细一看,好像是一叠未能发出的太原战役阵亡将士通知书。

图为郝载虎烈士的阵亡通知书。

王艾甫心中一动,心想这些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正在他寻思之际,许多人围过来开始翻来翻去,甚至将旧书踢来踢去。看着这些阵亡将士的名字被这样践踏,王艾甫感到隐隐作痛,他赶忙问小贩:“这些东西怎么放在这儿?你要多少钱?”小贩似乎看到了王艾甫的“软肋”,不动声色地喊出高价:“3000元,一分也不能少。”

“3000元在当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还好我当时就是想去淘点东西,身上带了些钱,又找市场里的一些朋友借了些,勉强凑够3000元整,把它们全买下了。”说到当时的情况,王艾甫感到很庆幸,“如果当时钱不够,可能这些文物史料就会流失了。”

花“巨款”买回一堆“纸片”后,王艾甫一头扎进自己的收藏室,开始仔细翻阅。他发现,4本登记册记载了866名阵亡将士的基本情况,而阵亡通知书有84份,其中籍贯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湖南、山西等省,最远的一个籍贯是香港,另外还有29人籍贯不详,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年龄在20岁上下,有的还有“作战勇敢”的评语。

烈士郝载虎之弟郝章群

“刚开始我也不能肯定这84份阵亡通知书的真伪,至于到底有没有寄出也搞不清楚。”为了弄清这批阵亡通知书的真实面目,王艾甫先后请教了一些参加太原战役的老兵,还到有关部门求证,最后得到肯定的答复:这确实是太原战役后下发的阵亡通知书,但不知为何没有发出。

漫长的寻找烈士亲属之路

84份阵亡将士通知书为什么没有发出?它们又如何流落到民间的呢?

一个又一个疑问始终在王艾甫的脑中盘旋。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无人能够解答他的疑问。王艾甫告诉记者:“有专家猜测说,虽然太原战役结束了,但是全国的解放战争还在继续,部队的调动频繁,没有及时发出的阵亡通知书有可能就遗留下来,最后流落到民间。”

除了一个个让人困惑的疑问,王艾甫更关心的问题是:太原解放到1996年已经47年了,这84份阵亡通知书也沉睡了47年,那么,84名阵亡将士的亲人们都知道他们牺牲了吗?这些烈士的亲属们都在哪里?他们是不是一直都在苦苦寻找他们的亲人?

王艾甫老人(左一)来到阳曲县烈士陵园寻找郝载虎烈士的名字。联想到自己那个一直做着“无名英雄”的战友和他的家人,王艾甫萌发出要寻找这84位烈士亲属的想法,“作为烈士的亲属,他们肯定也想找到自己的亲人,因为我有这种体会,我想人都一样的,所以他们也可能去寻找。我作为一个当过兵的人,一个普通的公民,应该有责任,也有这种义务吧,让烈士们魂归故里。”

从1996年开始,王艾甫开始按照阵亡通知书上的籍贯和名字寻找烈士的家属。

“老实说,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小了。我断断续续查了好几年,一点进展也没有,而且有些政府部门也并不配合。当时没想到求助媒体,要不就不会耽搁这么久了。”王艾甫颇为无奈地说。

时间一晃到了2005年。这一年的7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作为迎泽收藏协会会长的王艾甫在太原举办了“日本侵晋罪行实录图片展”。借着接受媒体采访之机,王艾甫详细介绍了自己收藏的84份“太原战役阵亡将士通知书”,并表达了自己寻找这些烈士亲属的强烈愿望。

很快就有了反响。武汉一家媒体的记者闻讯而来,对王艾甫收集的11位湖北籍烈士阵亡通知单进行了采访,随后《寻找湖北11位烈士的亲属》的稿件见报了。

由于有了媒体的介入,事情突然变得顺利起来。为了寻找11位烈士亲人,湖北相关县市政府和群众动用电视、报纸、广播、电话、车辆等工具,进行拉网式的寻找。云梦县公安局的百余干警,甚至在国庆期间放弃休假,驱车跑遍了全县的乡村。

在众人的努力下,停滞了近10年的寻找工作终于有了眉目。

湖北烈士56载后魂归故里

2005年10月23日,从武汉传来好消息,烈士郝载虎的亲属找到了。

在郝载虎的阵亡通知单中工整地填写着:郝载虎,197师589团9连战士,湖北省云梦县双郝村人,工作积极,战斗勇敢,于太原解放战役中光荣牺牲。

就在湖北方面积极寻找烈士家人的同时,王艾甫组织部分太原迎泽收藏协会的会员,根据现有的将士阵亡通知单上的信息,去民政局、档案馆、烈士陵园查资料,寻访湖北烈士的墓地。

郝载虎的通知书上安葬地点写的是:阳曲县十里铺牧畜场,他们根据这一线索驱车赶往阳曲寻找,但旧址早已不复存在。据当地老人讲,这里寄存的烈士墓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迁走了,具体迁到哪个陵园就不清楚了。

“为了尽快找到郝载虎墓地,我们去黄坡烈士陵园、阳曲烈士陵园、双塔寺烈士陵园都没有找到,最后抱着一线希望来到太原牛驼寨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的烈士遗骨近一千九百具,其中无名烈士遗骨就有六百多具。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这里安葬的烈士很多是从阳曲县迁来的。”

经过一番寻找,终于发现郝载虎烈士的墓就在这片密密麻麻的墓碑之中。但一位细心的藏友发现,墓碑上写的名字为“戴虎”。是“戴”还是“载”?郝戴虎是否就是郝载虎?

于是,王艾甫又开始考证,他从手中保存的部队原始登记册及通知书和陵园保存的登记本对照后才发现,烈士原名确实为郝载虎,后因登记人员笔误,将“载”写成“戴”才出了错。疑团打消后,大家松了一口气,牛驼寨烈士陵园一位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请示上级民政部门,在适当时候改正墓碑上的错字,为烈士正名。

“当郝载虎的身份被最终确认后,我也去了一趟他的家乡。”王艾甫感慨地说,“那种场景真让人终生难忘:在我们的车离村子还有五六里路的时候,就开始有村民迎接我们,还点了十万头的鞭炮,村民都说村里出了一个英雄,一定要隆重祭奠。”

据记者了解,烈士郝载虎家里的直系亲人都已过世,只有两个叔伯弟弟,现在都已70多岁。

75岁老人郝章群在得知消息后激动地说:“载虎就是我的叔伯哥哥,他的父亲是我的伯父,载虎哥是1948年冬天从武汉当兵走的,当兵之后就再也没有音讯了,全家人曾经在孝感、武汉等地寻找过好几年,但最终未打听到他的下落。他比我大5岁,如果他还活着,今年该是80岁了,可惜来不及成家立业,没有留下个后人。父母也在‘文革’前就去世了。今天,我们才知道他是为新中国而牺牲的,载虎哥哥牺牲得光荣啊。”

王艾甫将郝载虎的阵亡通知书和登记册复印件交给了他的两个堂弟,亲人们又恭敬地把复印件供放在家里的显著位置,并焚香祭奠。

有生之年要为“无名英雄”正名

郝载虎烈士魂归故里所引发的极大震动鼓舞着王艾甫。“看到烈士家属欣慰的表情,我心里的感觉真的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王艾甫动情地说。

寻找烈士亲属仍然在继续,线索也越来越多。“因为我把阵亡烈士的名单公布了,所以每天都能接到很多电话,主要是来询问情况的。”

更多的烈士亲属被找到:湖南3位、安徽1位、甘肃1位、山西3位,湖北包括郝载虎在内3位。王艾甫认真地计算着:“现在一共找到11个烈士的亲属,还有一个贵州和一个广东的没有最后确认。”

11月18日,湖北籍烈士郝载虎和安徽籍烈士李漠元的亲属赶到太原,他们要到烈士的坟前扫墓,告慰烈士英魂。11月19日上午,两位烈士的家属在王艾甫和太原市民政局领导的陪同下,来到牛驼寨革命烈士陵园扫墓,他们在解放太原纪念碑前,向所有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的烈士敬献花圈、鞠躬、默哀。随后,郝载虎烈士的一个堂弟和三个堂侄来到亲人墓前祭奠,他们在墓上取了一把泥土,表示要在家乡修建一间小房子,将这把泥土和烈士的阵亡通知书一起供奉起来。

王艾甫也越来越忙。眼下,他正带着协会的几个藏友查证着山西省内的几条线索。

“就是觉着时间不够用。”王艾甫感叹道,“前几年生了一场大病,现在总觉得自己时日无多,还有好多想做的事没做完呢!”

王艾甫还在计划着许多事:“我想尽最大力量让这些烈士阵亡通知书重新回到烈士亲属的手中;还想利用手头的藏品,再搞几次大型展览;还想将从这些文物中发现的相关史实整理成册,留给后人;对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我已经把手头那4本《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和烈士陵园里的名单作过核对,目前可以肯定约有700多人仍然是‘无名英雄’,在有生之年,我想要为他们正名……”(编辑涵烁)

10月26日下午,几位特殊游客走进太原牛驼寨烈士陵园,手捧花篮拾级而上,来到翠柏环绕的烈士墓区。当看到“戴虎烈士之墓”的黑色墓碑时,67岁的王艾甫老人紧走几步凑上前去,用手轻轻拂去墓碑上的落叶和尘土,那神情,好像是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老熟人。大家在墓碑前站定,向长眠在地下的烈士深深鞠躬。

56年前,在解放太原的战役中,这位名叫郝载虎的湖北籍战士英勇牺牲。56年来,家人一直不知道他的下落。最近,不仅在湖北云梦县找到了烈士的家属,而且还在太原牛驼寨找到了烈士的墓地。这一切都源于山西文物史料收藏家、迎泽收藏协会会长王艾甫先生珍藏的84份——

地摊巧遇

9年前的一个星期天,酷爱文物史料收藏的王艾甫先生来到位于省城南宫的旧货市场,看见一旧货贩子从麻袋中倒出一大堆旧书与纸片,不论厚薄,不看内容,三元钱一本。不少人蹲在一旁翻来翻去,甚至将旧书踢来踢去。王艾甫上前一翻,4本《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赫然出现在眼前,另外还有一些散页,仔细一看,这竟是一叠未能发出的太原战役阵亡将士通知书。老王心中隐隐作痛。“这些东西怎么放在这儿?你要多少钱?”小贩不动声色地喊出高价:“3000元,一分也不能少。”无奈,王艾甫四下找人借钱,悉数买下。他庆幸自己能够保存下这些珍贵的文物史料。

回到家细细翻阅,他发现,这批未发出的太原战役阵亡将士通知书共84张,分布在全国各地,分别为湖南省10人、湖北省11人、广西省2人、广东省3人、四川省12人、安徽省8人、山西省6人、贵州省1人、甘肃省2人、无籍贯者29人,其中还有一位香港烈士。

面对这些发黄的纸片,他萌生了一个想法,他想找到这些烈士的家人。以后每到清明节及太原解放纪念日,他都要举办纪念性的展览,将这些烈士阵亡通知书展出来,一方面告诫后人不要忘记历史,另一方面也为寻找线索。但毕竟半个多世纪了,还能找到烈士的家人吗?

寻亲行动

2005年7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王艾甫老人在太原举办了“日本侵晋罪行实录图片展”。7月20日《大众收藏报》以《王艾甫:收藏抗战文物的老人》为题全面报道了他收集抗战文物的事迹,文中介绍了他收集太原战役阵亡烈士通知书的情况,此后不久《武汉晚报》记者汤华明闻讯而来,对他收集的11位湖北籍烈士阵亡通知单进行了细致地采访,随后在《武汉晚报》上发出了“寻找湖北11位烈士的亲属”的稿件。

为了寻找这11位烈士亲人,相关县市政府和群众动用电视、报纸、广播、电话、车辆等工具,进行拉网式的寻找。为共和国而牺牲的烈士,激励着人们忘我地工作。云梦县公安局的百余干警,国庆期间放弃休假,驱车跑遍了全县的乡村。公安局副局长李小毛说:“能为寻找烈士的亲人出点力,是烈士家乡人应尽的义务。”在他们的努力下,寻找工作终于有了眉目。

在这11位阵亡通知单中,其中一份上面工整地填写着:载虎,197师589团9连战士,46岁,湖北省云县双郝村人,工作积极,战斗勇敢,于太原解放战役中光荣牺牲。

喜极而泣

10月23日,从武汉传来好消息,烈士郝载虎的亲属找到了。

国庆过后,湖北省云梦县公安局李小毛副局长派人陪同《武汉晚报》记者在全县范围内拉网式寻找。根据县民政局提供的解放初期地址,他们来到了隔蒲潭镇钟垸村,村委会主任郝朝阳告诉记者,本村确实有一位于1948年参军走的人,但家里的直系亲人都已过世,只有两个叔伯弟弟,现在都已70多岁。

在一片棉花地中,一行人见到了正在种油菜籽的75岁老人郝章群。明白来意后,老人激动地说:“载虎就是我的叔伯哥哥,他的父亲是我的伯父,载虎哥是1948年冬天从武汉当兵走的,当兵之后就再也没有音讯了,全家人曾经在孝感、武汉等地寻找过好几年,但最终未打听到他的下落。今天,我们才知道他是为新中国而牺牲的,载虎哥哥牺牲得光荣啊。”老人扯着衣角擦着眼泪说:“他比我大5岁,如果他还活着,今年该是81岁了,可惜来不及成家立业,没有留下个后人。父母也在‘文革’前就去世了。”

听说郝家找到了56年前牺牲的亲人,村里的乡亲们顿时奔走相告,好像载虎就是自家的亲人,百十人立即聚集到村支书的家门口,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着,郝朝阳说:“感谢山西省的王艾甫先生和《武汉晚报》,要不然,载虎叔叔的下落要永远成为一个谜了。”

姓名之误

就在湖北方面积极寻找烈士家人的同时,王艾甫老人组织部分太原迎泽收藏协会的会员,根据现有的将士阵亡通知单上的信息,去民政局、档案馆、烈士陵园查资料,寻访湖北烈士的墓地。载虎的通知书上安葬地点写的是:阳曲县十里铺牧畜场,他们根据这一线索驱车赶往阳曲寻找,但旧址早已不复存在。据当地老人讲,这里寄存的烈士墓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迁走了,具体迁到哪个陵园就不清楚了。

为了尽快找到载虎墓地,他们去黄坡烈士陵园、阳曲烈士陵园、双塔寺烈士陵园,都没有找到,最后他们抱着一线希望来到太原牛驼寨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的烈士遗骨近一千九百具,其中无名烈士遗骨就有六百多具。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安葬的烈士很多是从阳曲县迁来的。

经过一番寻找,终于发现载虎烈士的墓就在这片密密麻麻的墓碑之中,但一位细心的藏友发现,墓碑上写的字为“戴虎”。是“戴”还是“载”?戴虎是否就是载虎?众人发出了疑问?于是,又开始了考证,王艾甫从他手中保存的部队原始登记册及通知书和陵园保存的登记本对照后才发现,烈士原名确实为郝载虎,后因登记人员笔误,将“载”写成“戴”才出了错。疑团打消后,大家松了一口气,牛驼寨烈士陵园一位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请示上级民政部门,在适当时候改正墓碑上的错字,为烈士正名。

历史谜团

郝载虎烈士的墓及亲属都找到了,这是84份未发出阵亡将士通知书中唯一有结果的一份,在惊喜和感叹之余,有人提出疑问,当年这84份太原战役牺牲的将士通知书为何没发出去?如何又流落到民间?由于时间已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具体原因显然已经无处可访了。

太原迎泽收藏协会秘书长王嘉良日前在为烈士扫墓之际同太原牛驼寨烈士陵园有关负责同志谈起了这一问题,他分析的原因有三:

一、太原解放时,全国很多地方还未解放,影响了通知书的正常发放,通知书因此被滞留了下来,此后因管理不善散落到民间。

二、战士入伍时,在登记表上往往填的是旧名或小名如“狗娃、四毛”等,后在部队里改了名,战士牺牲后,新旧名字不相符,造成部分通知书无法发放。

三、当年太原解放后,部队管理人员在登记移交地方民政部门及以后的墓葬迁移过程中,由于笔误将姓名或籍贯记错、抄错,造成部分通知书无法寄出。

不管如何,这84位烈士为了解放太原,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而长眠在这块厚土下。王艾甫老人表示,将在近日启程赴湖北,将郝载虎烈士的阵亡通知书和相关资料、图片交还给家人,以告慰烈士。

他表示,在有生之年尽最大力量,让手中的烈士阵亡通知书重新回到烈士亲属的手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