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百里对越反击战的火线上,那是男人驰骋杀敌的天下,捐躯报国拼杀的战场。就在这充满炮火硝烟,到处都散发着浓重的死人味的地方(到处都有很多死去的驮炮的战马、人和家畜)却活跃着一群勇往直前地女兵,据我所知她们是整个前沿阵地唯一的一支由50个女兵组成的小分队,担负着前沿救护战地鼓动任务。平均年龄20岁,每人梳着一头男式的短发,身穿绿色布军装,左臂系着白毛巾,脚上蹬着防刺、防雷的钢板胶鞋。每人的装备根据任务的需要有所不同,有的腰撇手枪,有的肩挎冲锋枪,有的身上斜挂着一把匕首,其它的就是急救包、担架、绳子、水壶等。远远看去,完全是一支“男人”组成的普通部队,可其实不然,当他们走进时,那微微的笑容、噗噗闪光的眼睛、稍显小巧的个头,都看得出他们的性别和与众不同。特别是他们领头的那位“领导”,听说曾经在医院是篮球队的“球星”走起路来左右肩膀上下摇动,虎步生风,说起话来那稍带沙哑的嗓门声音大得要命,在这群姑娘面前,他简直是个“男人婆”,可在我们面前还是个性格开朗“虎妞”式的女兵,一次,在夺取一个高地时,她只身一人就往返火线拖回来了四个重伤员。
战时的女兵和平时的女兵决然两样。那种娇气、那种妒忌、那种爱美,全都灰飞烟灭,她们当兵后从没有享受那青春美少女的漂亮衣服,就更谈不上什么耳环项链和胭脂口红了,按“条列”规定是绝对允许的。有几个宣传队调来的女兵,就曾经因烫了头,改过裤脚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可以说她们也都没有过谈情说爱的经历,体会过恋爱的滋味。千日养兵用兵一时,祖国的召唤,女兵们就匆忙的奔扑了战场。临战前写家书(遗书)时好多人想起了自己青春的短暂都哭了,但都抹干了眼泪抱定了决心,用这短暂的青春、生命来报效亲爱的祖国,抚育我们的党,养育我们的父母。好多人都是把自己的遗书、入党申请书一起上交部队党组织。平时喜欢欢闹说笑的女兵们一下子就成熟了许多。
夜幕降临10点40分,踏上了开往广西前线的闷罐火车,部队士气高昂,已经是睡觉的时间了,但随着军列行使的轰鸣节奏,不时传出女兵们那动人嘹亮的歌声-----
我是一个兵
来自老百姓-----。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
革命把我们连在一起-----。
女兵们恨不得把他们所知道的歌,全部连起来一口气把它全唱完。
天亮了,军列十万火急的向着前线奔驰着,女兵们随着列车的摇晃就像在摇篮里睡得正香。嘟---嘟----,突然!哨音响起,“紧急集合----!”个个像弹簧一样蹦了起来,有的揉着眼睛问道;“现在!?在这车上--!?”,“对!”,“立正!稍息!报数!1、2、3、4、5----”。大家几乎是手挽手的在正在行驶的列车上站好了队,
队长站在队前左手里拿了一支半自动步枪,右手拿了一支冲锋枪,“同志们,我们的枪支、装备到了广西下发,医院很多同志以前没有打过枪,对枪戒不太熟悉,现在作拆装练习,吃完饭后进行实弹射击,举枪60度,目标-天空!”女兵们顿时兴奋不已,立刻分班、排练习起来。俗话说得好“临阵擦枪,不亮也光”,任务来得很紧急,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幸好女兵们个个心灵手巧,七里卡嚓、三下五除二,装卸枪支没问题了。作为医护战士对战地救护平时就演练得很多,怎样急救、怎样配合,那可以说女兵们人人手上都攥着“金刚钻”。可是说起打枪---,虽然是用于自我保护,但终究是太少了。饭后,射击体验开始了“每人立姿、跪姿、卧姿,共打三发,两支枪大家依次轮流打,三点成一线,老同志做示范,开始射击!”列车行驶的两侧都是大山,顿时山谷里枪声四起回声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