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一种错误的说法,大口径榴弹能令坦克丧失战斗力,我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例子有很多。
例如二战时候苏联一辆kv1重型坦克在各个角度中了8发88mm榴弹和无数中口径反坦克炮弹,也并未丧失战斗力; 朝鲜战争中t34正面中了105mm榴弹也毫无作用; 最令人吃惊的是79年对越战争中,中国的59用100mm榴弹直接命中越南的水陆坦克(正面装甲只有不到30mm,但倾角较大)也毫无作用,多发命中之后才令其丧失战斗力。
我来分析一下原因:
有人说203mm的炮弹的动能已经远远超过120mm脱壳穿甲弹,再加上炸药的威力正面击中主战坦克一定能将其击毁,但对此,我抱否动态度,根据我判断,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榴弹采用的是触发引信的(空爆榴弹不再我讨论范畴),就是榴弹弹头碰到装甲那极短的一瞬间,榴弹动能还来不及传给装甲,榴弹战斗部就会爆炸,由于榴弹战斗部在爆炸的时候不是贴着装甲(只有碎甲弹是贴着装甲爆炸的,但是由于对复合装甲毫无作用,现在几乎已经淘汰,也能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榴弹更加无法对付装甲目标),而是离开装甲有一定距离(超过300mm),榴弹弹头越大,距离越远,所以爆炸的时候装甲受到的冲击其实并不算很大,不要说正面,就算是坦克侧面装甲(厚度在80mm)(加上裙版和负重轮的缓冲)也完全可以承受155,甚至是203mm榴弹,而坦克内部不会受到破坏,否则就不需要研制穿甲弹了。
对了还有一个例子,在伊拉克,伊拉克的t72用穿甲弹根本无法对m1造成伤害,但是他们对这m1还是采用了穿甲弹,而不是所谓的能令“坦克丧失战斗力”的榴弹,说明了对付坦克这种目标,即使是穿甲深度只有200-300的老式钢芯弹也远远比榴弹或者破甲弹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