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而举行的阅兵仪式上,一型全新的主战坦克首次公开亮相。从那一刻起,这种被定名为“99式”的主战坦克就立刻成为了无数军事爱好者和大量国内外军事刊物的关注的焦点。
125MM滑膛主炮、1200马力柴油发动机……对于99式主战坦克的这些数据,几乎每一个关心中国国防建设的军事爱好者都能够耳熟能详。
但对于99式的血脉起源,相信就不象99式本身的性能数据那样脍炙人口、广为人知了。
事实上,除了大家都很熟悉的59系列、69系列、80系列、85系列和99式主战坦克外。在国产坦克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我国还研制了一些过度型坦克、演示型坦克,这些坦克虽然都没有定型生产,但正式通过在它们身上进行的一系列试验、改进,才最终有了国产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成功。
本文就将介绍一种我国自行研制的,虽然没有定型生产,却在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研制过程中扮演了“鼻祖”角色的主战坦克—中国122型坦克。
起步:从“三液”到“三机”
60年代末,我国装甲兵提出研制二代坦克,并对二代坦克技术指标进行论证。1969年,珍宝岛时间发生过后,为加速新坦克的研制步伐,提高新坦克战术即使要求,在装甲兵领导与组织下于1970年3月组成了中型坦克会战组,开始了中国122中型坦克的研制。
122中型坦克着重解决能打善走的问题。具体要求:
1、 装用新型、质量小、结构紧凑、初速有显著提高的大威力的大口径火炮,能对付已有的和近期可能出现的任何中、重型坦克,弹药基数有较多的增加,能发射带可燃药筒的多种弹药;
2、装用优良的测距、夜瞄、双稳、夜视等装置,提高首发命中率和射速,尽可能满足近战、夜战需求;
3、减轻战斗全重;
4、安装功率大、尺寸小、适应系数大、油耗低和能使用多种燃料的动力装置;
5、具有性能优越,可靠耐用,操作简便的传动装置、操作装置和行走系统;
6、增大行程,提高通行能力和平均运动速度,以便战时广泛实施机动;
7、合理地调配装甲厚度分布,改进装甲材料,提高抗弹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