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装备列装后,沈阳军区某装甲团全建制出动,在科尔沁草原先后进行了3次远距离机动演练,这在该装甲团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3次机动过后,没有锣鼓喧天,没有披红戴花,官兵们围绕战斗力建设一心查找问题、探寻对策,这在该装甲团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3次远距离机动,究竟给该装甲团带来了什么……
第一次机动——换把尺子量长短
马达轰鸣,铁甲出征。远距离机动演练开始了。
第一台是指挥车。上午7时30分,坦克、装甲车编队出发,草原上涌动着一条绿色巨龙。穿绿海,踏沙浪,过古河道,走无人区,一路颠颠簸簸,一路涉险过关,晚上19时30分,最后一台车开进指定地域。指挥员屈指一算,机动时间12个小时,比预定时间提前8个小时到达。
这是装甲团配发新装备后的第一次远距离机动。有人建议团党委召开表彰会,为表现突出者“披红戴花”。团党委“一班人”也在琢磨:这次机动是不是出色完成了任务?该不该搞一次表彰会?于是,他们发动全团官兵按照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要求,对这次机动演练进行审视、讨论。结果,官兵们发现,这次机动虽然取得不少突破,但暴露出的问题也让人心跳,如驾驶员缺乏长途行军的经验,乘员应急排除故障能力比较低,伙食保障不到位,对沙漠机动准备不充分等等。
团长李智渊代表团党委在大会上发言:“一些同志之所以对此次机动评价过高,其原因就是,衡量的尺子不对。我们不能拿过去当尺子量自己。只有把实战需要当尺子,把‘打得赢’当尺子,才能对此次机动做出正确评价,才能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随后,该团加强了针对性训练。针对此次机动中不少乘员对突发情况不知如何处置的实际,团里发动官兵探索应急处置方法。为了加强维修能力,修理连人人上车实践,掌握故障排除方法。
第二次机动——换个角度看问题
经过几个月集中训练,第一次远距离机动暴露出的短处得到了有效的弥补。这时,团党委又作出决定:再到科尔沁草原搞一次距离为130公里的机动。
机动结束后,司令部和装备处迅速整理出了简要情况:机动距离130公里;机动时间8个小时;所有坦克、装甲车无一抛锚;行军中出现20多起故障全部排除;后勤保障基本到位……
到达指定地域后,不少官兵认为:这次机动非常圆满,方方面面都上了一个台阶,车和人都安安全全,团党委应该满意了吧?如果还说有问题,那不是鸡蛋里头挑骨头吗?“鸡蛋里头挑骨头当然不对,可是如果不把鱼里的刺挑出去,就会卡住喉咙。喉咙被卡住了,可不是小事啊!”政委的一席话,把大家的心说亮堂了。
接着,他们又开始查找问题,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当这些“刺”摆在面前时,人人心服口服:把机动当成了简单的“走”,机动包括指挥、兵力、火力、防护、保障等要素,而这次机动要素不全,折射出平时训练有漏训、粗训现象。这次机动没设战术背景,原因是营连实车战术训练未搞过,装备保障维修方式落后,没有设置抢救抢修课目等。
问题“升级”了,补短也要“升级”。团党委认为,对于第二次机动暴露的问题,不经受“刮骨”之痛,就难以收到“疗毒”之效。
缺啥补啥,短啥练啥。针对存在的问题,他们决定拿出两个月进行“补课”。原来训练场窄小,无法开展分队战斗射击训练和营连实车战术训练。师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了场地后,他们迅速把全团拉到科尔沁草原东部,实施分队战斗射击训练和营连实车战术训练。针对野战抢救抢修能力比较弱的问题,修理分队在野外开展了带战术背景的抢修演练。他们还探索战时装备保障维修模式,在野外进行了油料补给、伙食供应、战伤救治等演练。
第三次机动——换个思路搞演练
经过几个月的强化训练,他们获益匪浅:过去“以人代车”训不到位的课目,现在全员搞起了实车训练;过去被忽视的一些基础课目,现在成为训练的重点。为检验强化训练效果,他们第三次来到科尔沁草原,进行距离为130公里的机动。
这次机动与前两次不同,浓浓的硝烟味儿伴随着整个过程。上午8时整,机动开始,一条长龙从绿海中游出。9时10分,“敌”侦察机飞临车队上空。所属部队依令行动,高炮分队迅速占领阵地,装甲分队立即占领有利地形,组成对空火力网。12时27分,部队开始组织休息,官兵们吃上香喷喷的四菜一汤。13时50分,坦克一营报告:“2辆坦克遭‘敌’炮火打击受到重创。”2个抢修小组乘装甲抢修车、修理工程车迅速前出,30分钟后受损车辆重新投入战斗。
下午14时50分,全团到达预定作战地域。
这次机动,与前两次相比有了明显进步:用时比第二次机动少1小时10分钟,设置了防空袭、反机降等战术课题,增加了指挥、火力、防护、保障等机动要素,解决了几十个难题,部队战斗力显著提高。
同样没有鲜花,同样拒绝掌声。团党委会议室里,政委张耀国的发言一针见血:“这次机动,部分指挥员指挥控制能力不强,面对多变的‘敌’情不知如何处置;保障分队战术素养比较低,受领任务后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域;情况设置与实战差距较大,弱化了战场的残酷性和复杂性……”
硝烟虽已散尽,但该团在训练场上的“突围”才刚刚开始……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