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幼儿的说话不清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3岁幼儿的说话不清

我的小孩现正3岁,他一直比同龄小孩说话早,但有一部分字总发音不准,当时我们不在意,总认为是小孩刚开始学话是这样子的,可现在同龄的小孩都会说话且发音挺准的,我开始担心了,在网上一查,有点怀疑他是否"舌系带过短",带他到医院检查了,但由于小孩的挣扎,哭闹,不配合,导致医生只是看了一次他自愿伸出了舌头,就再也无法检查下去了,但医生说,现在小孩已大,这手术是无法进行的,叫我们家长不用担心,小孩舌头没什么大碍,只是灵活性不够而已,回家后多点用像"波板糖"之类的东西让小孩舔,就能训练他的灵活度了,我就是担心,是否听这位医生所说,不去治疗,而用这些土方法呢,这会不会耽误了小孩的治疗呀?

说话不清的原因主要有三种:1.听力问题;2.构音器官异常;3.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可表现为单独或多种言语和语言能力异常:听力、讲话能力、理解语言能力、表达语言能力和语言程序处理能力。

首先要进行听力检查,排除听力障碍。若孩子的听力有问题,存在高频听力下降,将听不清拼音中含z、c、s音的词,以致于影响95%的言语清晰度,所以学会的话少且发音不准。现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可以在婴幼儿生后3天进行听力检测,在其3个月内明确其听力状况,并能在咿呀学语前(1岁内)进行听力康复,强化语言训练。而不至于到孩子2-3岁甚至更晚时,由于不能讲话或讲话不清,才发现听力不好,这时孩子的舌肌已较僵硬,大脑语言发育的高峰期已过,让孩子从感知声音、感知语言、理解并会正常说话,已是漫长而艰辛的路。

其次是构音器官异常:构音器官结构异常比较少见,多见因家庭语言环境差造成的孩子开口困难(功能异常),常见情况是父母昼夜忙于工作,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或保姆看护,不常交流,家庭缺乏充分的情感、母爱等感官刺激或过分溺爱和约束等,同时家庭中南方话和北方话并存,都会导致孩子理解困难,表达困难,影响语言发育,一般经个体化语训和家庭指导后就发音清晰了。

再者,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例如儿童孤独症、口吃、选择性缄默症等,则需要到专业医院诊治。

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语言训练和心理治疗三种。

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说话晚,且有娇气,吐字不清,发音不准,长大就好了,不一定就是问题?但像这样因说话不清到三、四岁来就诊,最终确定异常的孩子还不少,有好几例是幼儿园老师提醒家长的。另外,一般家长一生只养一个孩子,说话早晚和好坏家长很难判断,若有疑问还是及时来医院就诊。

再上其他医院检查一下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