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李世民留给我们这代人最大的遗产是什么,那么“李姓”算是最有竞争力的候选之一了。上个月10号,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发布了最新的中国人口姓氏调查,李、王、张分列前三位,其中李姓占到了中国总人口的7.4%,也就是9600万人左右,再加上海外的和遗漏的,估计这1亿也差不离了吧——这么多人肩并着肩,整好围着地球圈了一个圈啊(赤道周长大概是
40,000,000米的样子)。
李姓怎么能成为这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号姓呢?李世民当真功不可没。除了他皇帝一族姓李,且“多生多育”外,他还把许多原本不姓李的人拉进了姓李的队伍中。
比如这《贞观长歌》里戏份儿不少的曹国公徐世勣——也就是老百姓更熟悉的《隋唐演义》里的徐懋功,你就不能姓徐了,得姓李,叫李世勣。到后来,这李世勣也不能叫了,得叫李勣。为什么呀?因为得避李世民的“世”字讳,其实当时李世民本人对“世”字避讳没要求,只要不是“世民”二字连在一块就行了,都是他儿子高宗李治把李世勣,也就是徐世勣再折腾了一次。此外,还有燕郡王罗艺、吴王杜伏威,以及邴元紘、胡大恩、祁子和、董忠臣等等一干人马,统统都改姓李,于是这几个家族从此之后也就姓李了(当然有些改姓在李世民老爹李渊当朝的武德年间就进行了,但算在冲锋陷阵的李世民头上也未尝不可)。
除了给自家的兄弟伙改姓外,李世民还有一大创造,把当时的“外国人”也拉进这改姓李的队伍中来,比如鲜卑族的拓拔赤辟率部归唐后,得,那你的族人就不姓拓拔,要姓李了;还有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设立松漠都督府(今天内蒙古巴林右旗一带)时,契丹族的头儿窟哥(一译为“库克”),也得改为李姓。
李世民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其实啊,像李世民这样让兄弟伙改姓在“学名”上叫“赐姓”。这赐姓是中华姓氏的一个重要来源,说白了就是皇帝老儿将某个新的或现成的姓氏赐给某个群体(有可能是个部落,也有可能是个家族)作为其成员的姓氏,作为对后者的奖赏。这赐姓并非李世民所发明,打先秦时候就有,比如《尚书·禹贡》有“锡(同‘赐’)土姓”,《左传·昭公八年》说过周王赐舜帝的后代胡公主姓陈的事儿,汉高祖刘邦也将手下能言善辩的娄敬(就是当时这哥们力排众议,主张刘邦定都长安而不是洛阳的)赐姓刘,叫刘敬。只是到了李世民手里,这一“惠而不费”的“统战工具”发挥到了极至罢了。于是乎,在他的大拉赞助下,原本中国历史上人份儿不多、名人也较少的李姓——叫得出来也就老子李耳、治水的李冰、打仗的李广聊聊几个——一跃成为了中国的第一大姓。
至于那些能被赐姓的人,虽不得不抛弃祖先的姓氏,有改宗忘本之嫌,但能够与皇帝老儿攀上本家,也算是光宗耀祖、造福后人的好事情。话再说回来,这种求荣慕名或者图方便的情结其实今人也有,比如姓毛的人自我介绍时,就会说“我姓毛,毛主席的毛”;姓周的则说,“我姓周,周恩来的周”。反过来“懂礼节”的人也会如此恭维,前几年我和一位叫田率的大学同学参加麦当劳的一个活动,其老总赖先生问到田率时,就这么说的,“哦,您姓田啊,田纪云先生的田吧……”
今天初次下厨,幸福的味道!
网上流行租伴过情人节
接吻标价全天50元(图)
毛泽东的17个惊人预言
网上流行租伴过情人节
接吻标价全天50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