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同志游行时拍摄到的照片
今天,刚参加完“红丝带”志愿者的活动归来。
夜阑人静,整理厚厚的几本相册时,无意间看到了前几年去美国参加文化交流节时留下的一些照片。在感叹时间悄然流逝的同时,我的目光定格在了几张我在同志游行时拍摄到的照片。
我承认,我没有李银河女士对同志行为激进的赞同,但也绝对不是一个谈虎色变的排斥者。我对于同志的理解很简单——如同人的左右手:有人天生是右手,有人天生是左撇子,全部无可厚非。
当日游行的盛况我已有些模糊,只是记得自己行走在诸多同志之中,既新奇又有趣,交织着些许感动,而且依稀还记得有很多如同我这样不是同志的朋友也在游行队伍之中。
曾经看到一片文章说,上个世纪被中国人自己毁掉的诸多词汇中,“同志”——代替“同性恋”的词,就排在第一。事实也确实如此,我们这一辈,甚至我妈妈他们那一辈的人都很少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这个词汇。如果现在你大街或商场里面称呼别人为“某某同志”,多半会引来异样的眼光,可能里面还会夹杂着鄙夷的神色。也许是文化底蕴不同和社会环境迥异吧,在国内,每个人心里对这个词汇可能都有或多或少的忌讳。
奇怪了,我不知道怎的,现在突然扯到这个话题了,也许,我不过只是想带着理性做一些“由一组照片引发的思考”罢了。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一位大学的英语老师讲述他在教学过程遇到的尴尬情况。
他在讲“happy”和“gay”作为快乐这个意思的区别时,台下一位时髦的男生立马问,“老师,‘gay’不是同志的意思么?”由这一句话引发的激烈讨论场面可想而知,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
据我所知,佛经中有那么一类人被称作为“旃罗含”。“旃罗含”直译为汉语大概是男色的意思。前段时间在新浪读书网页上浏览畅销书籍时,居然一本叫作《旃罗含》的关于同志感情的书排在推荐榜前五。内容我倒是没有细看,无非是一些有关感情方面的,只是角色的性别作了限定。至于中国古代的典故——断袖、分桃、泣鱼、龙阳等等,都是“同志”在不同时期的代言词吧。
《断臂山》很多人都看过,不知道很多人是怀着怎样心情去看这部片子的。文化渗透无疑是一种潜在的巨大能量。从我的角度看,如果说在以前,对人类的感情,理解幼稚而狭隘的,在观看完后,或多或少在脑海里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不一定是纯粹同性恋爱,更多的是对人性的疑惑和不解,以及对爱情的生命力的思考。《断臂山》中的爱情跟所有备受折磨的爱情是一样的:一样的艰辛,一样的动人。我想,但凡受过爱情之苦的人,都尝过那种情感撕裂导致的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痛苦吧。
我一个这样朋友曾经告诉我,他流过带血的眼泪,很大的一滴落在手上,真正的殷红色——我相信他的话。
也许正如李安说的,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臂山。
一百多年前,美国的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先生曾以非常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他理想中的立国之本:人人生而平等。
在这里,我也想拾伏尔泰的牙慧说,“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人人平等,善待自己,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