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阶段,自行建造。斯托里说,中国的目标是拥有至少一艘航母,“中国似乎已下决心建造自己的第一艘航母,而不是从他国购买现成的”。
不过,斯托里同时认为,中国若想建成一支航母战斗群,必须解决3个难题:第一,中国海军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舰载飞机;第二,中国仍需开发保护航母及其辅助舰艇的更先进的反潜和防空技术;第三,只有同时拥有两艘以上的航母,才能保证始终有一艘在海上执行任务。
道听途说,不值一驳更让人惊诧的是,斯托里在抛出“两段论”的同时,居然声称:“中国已经拥有航母!”他引用“据说”的消息称,中国已于1999年在上海造船厂开工建造一艘航母,同时也开始在湛江、大连建造海军基地和海港,以便航母停泊之用。他揣测称,中国第一艘轻型、常规动力航母的设计和建造,估计耗资约48亿元人民币,应该已于2003年下水、2005年左右正式服役。
但是,人们发现,斯托里在推出有关“中国航母”的文章时,总是喜欢用“根据外界猜测”、“据报道”等词语,早已将学术论文所要求的“严谨”二字丢到一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事专家告诉本刊,“中国已经拥有航母”的说法非常可笑,道理非常简单——像航母这样的庞然大物,根本没法隐藏,如果中国真的已经拥有,美国军方肯定会有所察觉,也定会有所反应。
此外,斯托里关于中国购买废旧航母船体的分析,也不值得一驳。中国购买退役航母只是民间交易,买主都是没有任何军事色彩的中国企业;船体在卖给中国前,所有设备、武器都已被拆除。而且,这些航母的空壳子大都改造成了娱乐或教育设施。
“墨尔本”号是中国企业购买的第一艘废弃航母,于1984年由中国联合拆船公司花150万美元,以废金属形式购进。澳大利亚方面交船前,将蒸汽弹射器、导航雷达等关键设备悉数拆除。1998年,中国“明斯克航空母舰工业公司”用500万美元,从韩国一家船只拆解公司购进苏联的“明斯克”号重型航母。经过18个月的修理,该舰被改造成一个水上博物馆,停泊在靠近深圳的海湾。2000年5月,天津天马拆船公司以840万美元的价格,从俄罗斯购进“基辅”号航母,经过长时间的修理后,成为“北洋休闲港”工程的一部分,功能为“休闲活动、博物馆、展览、娱乐公园、休息场及教育设施”。1998年3月,澳门创律旅游和娱乐公司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从乌克兰购买了“瓦良格”号航母。2001-2002年间,它被拖到中国,用于改建为一座停泊在澳门湾的海上赌场及综合娱乐设施。
背景资料:航母战斗群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航母战斗群,有单航母、双航母和三航母战斗群三种编组形式。在一般作战区域内,通常使用以一艘航母为核心、配以若干艘防空型导弹巡洋舰、反潜型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等组成的战斗群。在中度威胁区参战时,常使用以2艘航母为核心的战斗群;投入大规模常规战争时,常以3艘航母为核心组成战斗群,配以更多的导弹巡洋舰、驱逐舰和核潜艇等。
航母战斗群具有极强的攻击和防御能力。以双航母战斗群为例,一般采用3层火力配备:第一层是外防区,距航母180-400公里。预警机、电子战飞机、侦察机、舰载雷达和攻击型核潜艇,对空中、水面、水下进行持续搜索。当发现来袭目标时,可用舰载攻击机、战斗机、反潜机等,对陆地、空中、水面和水下目标同时发动攻击。第二层为中防区,距航母45—180公里。舰载雷达、声呐和直升机对突破第一道防线的来袭目标进行搜索和跟踪,并可使用巡航导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和反潜鱼雷等对来袭目标进行拦击。第三层防线主要用于自卫,采用战术导弹、鱼雷和舰炮等中、近程武器,对来袭目标进行最后的截击。
总之,一个规模巨大的航母战斗群,可以称之为“浮动的海上堡垒”,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美国国际评估战略中心副主席费舍尔:“2016年,中国将拥有4艘航母”
在所有恶炒“中国航母”的美国人中,嗓门最大的要数美国国际评估战略中心副主席理查德·费舍尔。最近几年,此人动不动就拿中国军队说事儿。尽管他的论据多属道听途说,但其论调在美国仍大有市场。
紧盯中国核武器和“航母”的“评论家”
理查德·费舍尔的外表很容易让人记住——他长得很富态,一双不大的眼睛透着精明,脑袋上头发已经不多,嘴巴上的胡子却很浓密。
不知是因为费舍尔确实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还是因为他很会隐藏自己,笔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弄清楚此人的出生年月,就连他供职的国际评估战略中心的网站,对他的介绍也只有寥寥几笔:1981年毕业于纽约艾森豪威尔学院,获学士学位。现居住于弗吉尼亚州的亚历山大,妻子名叫南希·波达格尔,育有两子,一个叫本,一个叫山姆。背景资料:大小航母作用不同
与中小型航母相比较,大型航母更具有“冲击力”。通常,中小型航母配备的护航舰只相对较少,搭载的作战飞机和直升机数量有限,较为适合在近海海域,最多也只能到中近海域活动,主要承担战役级以下规模的海上军事行动。而大型航母编队则配备有数量较多的护航舰只,航母上可搭载70架以上各型作战飞机和直升机,适合远海综合作战行动,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性武器。
美俄海军都发展有大型航母,但两者之间存在很大不同。从战略层面上看,美国的大型航母更偏重于进攻性,而俄罗斯的大型航母更偏重于防御。从战术层面上看,目前美国大型航母主要作战任务是对地打击兼顾制空。而俄罗斯航母,其主要的舰载机苏-33主要是为舰队远海防空争夺制空权。从技术层面上看,美俄大型航母的最大区别是:美国航母的舰载机采用的是蒸汽弹射器起飞方式,而俄罗斯航母全部采用跃飞式甲板起飞。
鼓吹“中国航母威胁论”的人之所以武断地说“中国急欲研制与建造大型航母,而不再注重中型以下航母”,其潜台词是:中国发展大型航母决不是为了近海,而是有其深刻的战略意图。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总编辑平可夫:“解放军欲仿制美国航母”
若盘点西方媒体近来炒作的“中国航母威胁论”,其中最荒诞的,要数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爆料的“水泥航母”——一个建在上海青浦公园里的游乐设施,居然成了中国“建造航母”和“研究攻击美国航母”的证据。据说美国驻华大使馆都被惊动了,要求现场勘察这艘“中国航母”。
炮制这篇“奇文”的,就是《汉和防务评论》总编辑安德烈·平可夫。
靠紧盯中国出名
安德烈·平可夫,乍一听是个“洋人”,实际上却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平可夫原名张毅弘,1963年生于云南。据他自己回忆,他的童年过得并不快乐。但他对自己评价颇高,自称“在21岁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绝对的天才——9岁开始读报,可以辩论越南战争问题。11岁时与大人讨论朱可夫(注:二战时期苏联著名将领)的莫斯科保卫战,甚至狂言他指挥有问题……13岁时能够演奏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酷爱西方的绘画艺术”。但他也承认:“坦率地说,我当时几乎没有朋友,我生性傲慢,甚至看不起自己的老师。”
1984年,21岁的张毅弘从昆明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两年后自费赴日本,在东京一所日语学校学习日语,1988年成为青山学院国际政治学部的预科生,主修苏联当代政治学。
在日本留学期间,张毅弘的日子过得很苦。据他回忆,每天凌晨3点,闹钟一响,他就得马上起床,在30分钟内赶到《朝日新闻》大森派送所,领取近200份当天的《朝日新闻》报纸,送到每一位订户房间内,靠此挣些学费。每周只有星期日下午,他才能休息半天。
由于压力过大,在日本期间,张毅弘一度要靠服用大量镇静药来支撑学习和生活。他最终没能拿到硕士学位,于1990年离开学校,一边打工,一边写些文章挣稿费。
在靠稿费过活的那段时间,张毅弘找到了赚钱、出名的“捷径”——披露“中国军事内幕”。他的名字开始大量出现在日本报纸上。当时正值西方大肆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的热潮,这个自称“对共产主义毫无兴趣”的中国大陆留学生能够频频“爆料”,正中西方国家一些人的下怀,甚至连美国中情局编撰的《每日中国报告》,也时常转载他的报道和评论。
充满争议的“军事评论家”
1993年,张毅弘移居加拿大,在多伦多创办了汉和信息中心。此时,昔日的穷学生已经变成了“国际军事评论家”安德烈·平可夫。1996年,平可夫在莫斯科求见俄空军总司令捷列金大将,后者问他为什么取名“平可夫”,他回答说,因为他崇拜苏联名将朱可夫元帅;还说当年在日本穷困潦倒的时候,经常读朱可夫的回忆录,甚至可以背诵其中的不少段落。捷列金听后大为感动……“平可夫”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否真如他自己所说,已无从考证,不过它的确迅速被人们记住了。
平可夫搞军事“研究”是半路出家,基本功不扎实,要想迅速走红,得靠不寻常的手段。他在日本学过苏联当代政治学,会说俄语,于是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动荡的时机,跑到那里,把道听途说的有关中国的小道消息加工一番,再加上渲染、猜测,拼凑成文。这些文章迎合了西方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的需要,他因此一举成名,连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都曾邀他前去讲学,英国《简氏国际防务评论》也曾聘他出任亚洲特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