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记者吴洁报道:7月16日凌晨3时,一个小宝宝在上海降生了。当天中午12点半,孩子的父亲就乘飞机赶到天津,把新生儿的脐带血存进了我国第一家自体脐血干细胞库,同时也存进了一份生命的保障。因为他知道,将来孩子需要治疗某些疾病时,这些富含造血干细胞、组织配型完全一致的脐带血,就能拯救孩子的生命。十天前这位准爸爸就专程来过天津,亲手取走了一份采集、运输脐血的专用器材。
脐带血是指新生儿脐带在被结扎后胎盘内由脐带流出的血。它的数量虽少,却含有大量的未成熟的造血干细胞,可以代替骨髓和外周干细胞移植,治疗许多不治之症,如血液系统疾病、先天性免疫缺损、遗传疾病,防止肿瘤放化疗对骨髓造血机能的抑制。而且这些干细胞的异体排斥反应小,再生能力和速度是成人细胞的10到20倍,疗效好、成本低、副作用小,对提供者毫无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又发现造血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经诱导分化为其他细胞,人们期望将来用这种方法进行组织修复,用于治疗帕金森症、糖尿病、老年性痴呆、心脏病、脊髓损伤等。但脐血移植需要配型,在同胞兄妹中配型相合的机率为25%,非亲属之间配型相合的概率只有几万分之一。我国将来的人口以独生子女为主,当急需时如果找不到配型相合的供者,就可能失去生存的机会。
脐血库又称“生命银行”,目前有两种:一是异体脐血库,储存随机收取的正常新生儿的脐血,通过各种检测和组织配型后,可用于适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二是自体脐血库,受新生儿父母的委托保存脐血,为将来孩子本人或亲属需要时做储备。1992年在美国建立的世界第一家脐血库,至今保存的脐带血已经超过1万份,并为1000余位患者提供了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现在美国有46个脐血库,其中28个是自体库。
我国第一家自体脐血干细胞库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天津市干细胞科学研究中心、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按国际标准建立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脐血库,预计容量为50万份。今年4月18日第一份脐血入库,至今已经储存了200多份。保存脐血的客户应在孩子出生两周之前(越早越好)与脐血库联系好,脐血采集后在24小时内入库,经分离纯化、检测、登记等处理后放入零下196度的液氮中保存,若储存20年,总费用在2万元左右。脐血库还向新生儿赠送一份医疗保险。目前从国外进口一份供移植的骨髓或脐带血干细胞制品需1.5—2万美元,在国内寻求一份的费用是4—5万元。将来干细胞体外扩增技术完善之后,一份脐血还可以分成若干份以造福他人,并获得一定经济补偿。如新生儿的父母无力为孩子保存脐带血,可自愿捐赠给脐血库。将来捐赠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凭脐血捐赠证书,可优先得到配型相合的干细胞。
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副总裁陆敏博士告诉记者:前几天有一份脐血经化验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这种情况一般就不存了。可是这位客户说,很可能过几年发明出什么抗体,乙肝病毒就成了非常容易处理的东西。脐带血是孩子一生只有一份的生命资源,太宝贵了,不能放弃。这位客户的观点很有说服力,我们就给他单独保存了。每份脐血都是密封保存,互相不会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