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记者阎新华)由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资源环境研究室研制的一种大型生活垃圾焚烧炉日前通过了由北京市科委主持的专家鉴定,从而结束了北京生活垃圾长期靠填埋的简单处理手段。
这种焚烧炉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以煤助燃;日处理生活垃圾150吨以上,最多可达210吨;每小时产1.25MPa的蒸汽10至12吨;燃烧效率达99%;而且入炉垃圾不需要破碎,只经粗分选即可。这种垃圾炉的采用实现了垃圾的清洁焚烧与综合利用双重目标,目前安装在北京市朝阳区朝来农艺园的两台焚烧炉已达到生产运行的要求。
由著名专家组成,其中包括三位院士的鉴定委员会提出的鉴定意见指出,大型焚烧炉具有:前分选和垃圾预热的固定炉排和流化床燃烧方式相结合的复合炉型;有完善的防腐和稳燃措施;新颖的配风燃烧方式的组织,实现了垃圾燃烧的高温度、长停留时间及高扰动度,做到了低发热量原始垃圾的较好焚烧,掺煤量符合国家经贸委文件要求。近半年的调试、试运行表明,该焚烧工艺的烟气排放达到了GWKB3-2000标准的要求,其灰、渣、水均可达标排放。专家认为,该垃圾焚烧技术达到了国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特别是它的性能价格比大大优于国外产品。清华大学的专家说,建设该焚烧炉仅投资2500万,如果进口设备,尚不足买两台焚烧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