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用10年时间在广东沿岸建设100座人工鱼礁,以改善和恢复那里的海洋环境质量。据悉,这是中国首次在海洋建设人工鱼礁。
日前在此间举行的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上,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官员李珠江
说,从明年开始的10年时间内,在广东沿岸约3600万亩幼鱼幼虾繁育区里,将建设12个人工鱼礁区,共100座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是指通过在水域中设置构造物,以改善水生栖息环境,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达到保护、增殖资源和提高渔获质量的目的。
建设人工鱼礁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曾进行过人工鱼礁投放的试验,但由于投入过少,试验没有明显的效果,终告放弃。今年2月,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158名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建设人工鱼礁,保护海洋渔业环境》的议案,经全体人大代表审议通过。
广东是中国的一个海洋大省,也是一个渔业大省,滨海区位优越,海洋资源丰富。10几年前,广东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措施,海洋与渔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依托对海洋资源的强度开发,延续着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海洋资源环境也日趋恶化。
据专家介绍,通过人工鱼礁建设,重点海域、海湾的海洋环境质量将得到恢复和改善,休闲渔业会形成规模,渔获物中优质鱼类的比例和规格会明显提高,濒危珍稀动物等也将得到有效保护,从而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也会趋向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