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淡水豚类增殖保护研究取得进展

王朝科普·作者佚名  2007-03-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华社武汉10月26日电(记者魏梦佳、戴劲松)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最新公布的观测结果显示:近年来每年都有两至三头小江豚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保护区出生。“这标志着我国淡水豚类在增殖保护研究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所高级工程师魏卓说。

据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水生生物研究所捕捞了4头江豚投入天鹅洲保护区野生放养,至今数量已达25头。然而,江豚保护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魏卓说:“根据近10年研究,江豚数量正以每年7.3%的速率下降,目前长江内仅有江豚1000头左右。”

魏卓表示:“江豚在人工环境和半自然环境下都能得到成功繁殖,增强了我们对保护同为淡水豚类但更为珍稀的白鱀豚的信心。但白鱀豚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其活体捕捞相当艰难。”据专家介绍,白鱀豚是我国特有的淡水豚类,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不足100头,估计现在仅存数十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