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机研制任务全面完成进入总装阶段;技术上和目前115座单通道大飞机差别不大

本报讯随着昨日首架ARJ21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尾段在沈阳交付,沈飞打破以往只能转包生产民用飞机尾段的历史,打造出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尾段。
至此,沈飞公司ARJ21飞机首架研制任务全面完成。该飞机项目已制造完成首架样机的机头、前机身、机翼、中机身、中后机身和尾段等大部件,随后将在上海进入总装阶段。
“ARJ21飞机尾段不是整机部件中最大的,却是生产中最复杂的一个部件,生产技术含量很高。”在昨日的交付现场,中国一航副总经理李玉海评价说,沈飞仅用了14个月就完成了首次研制任务,比计划缩短了三分之一,非常成功。
据了解,飞机尾段由后机身和垂尾、尾锥等组成,连接中后机身、水平尾翼和方向舵,主要掌控着飞机的方向。
据悉,此前沈飞曾替波音737、迈道90等飞机生产过飞机尾段,不过那时都是国外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沈飞只作为转包生产商。“这是沈飞首次生产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尾段,这在国内也是首次。”沈飞民机部副部长邓玉东称。
来自新华社的资料显示,ARJ系列飞机能够为国内众多航段提供服务,尽管是支线飞机,却处在支线飞机的上端,是支线飞机和干线飞机的跨级产品。在技术上,ARJ支线飞机和目前的115座单通道大飞机差别不大。中国一航总经理林左鸣表示,随着飞机尾段的交付,首架ARJ21飞机将于3月下旬在上海开始全机总装,12月底首架试飞机要推出总装,同时还要完成大量的试验工作和试飞准备。
《华商晨报》供稿
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