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关系正常化进程”已经被纳入“东北亚安全框架”而不再是单纯的“日朝双边问题”
其一,在人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因为“213共同文件”的约束,准确地讲,迫于死盯中东、伊核问题,从而在伊核制裁决议案上“迟迟不做最后表态”的“中俄”之压力,华盛顿在施展了一连串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后,迫使对“213共同文件”心存不满、且一直喋喋不休的日本同意“朝日关系正常化工作组”按时开工,这让“靠拿人质问题对朝持强硬态度”才得以一鸣惊人、继而跃上首相宝座的安倍“着实很受伤”。
想指出的是:尽管日本人在“开工”之后立刻就拿人质问题说事儿、从而“毫无悬念地”促使朝鲜中断了会谈,但是,所有这些都改变不了“朝日关系正常化进程”已经被“中美俄”出于共同的东亚利益、公开纳入“东北亚安全框架”,从而不再是单纯的“日朝双边问题”之事实。
显然,这与“朝美关系正常化进程”被捏着伊核问题的“中俄”赶出了“朝核六方会谈框架”、而成为一个“朝美双边问题”的结果“刚好相反”。
看来,这一进一出,非常精确地反映了“仍企图中东翻盘”的美国在朝核问题上对中俄低三下四的无奈,也非常精确地反映了一个“既渴望摆脱美国控制而成为世界游戏规则制定者、却又在中日关系、日俄关系上,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上不敢再进一步,且在支持美国伊拉克新政策、美国伊核政策的问题上开始露出本性(只要华盛顿给够了好处就会支持)”的日本,在“中美俄”面前,甚至在欧盟面前,仍然是个“爹不亲、娘不爱”的怪物。
安倍政府经过这一回合,终于再一次痛苦地验证了这一点
这就是说,成天想玩强势外交,在“中、俄、美、欧”四颗鸡蛋上跳舞、四处出击,意图将强势外交尽快纳入“良性循环”、最终舞出一个“世界规则决策地位”的安倍政府,经过这一回合,终于再一次痛苦地验证了这一点,那就是:
在中东对立的“中欧俄美”始终没有全面撕破脸皮的情况下;在小泉纯一郎的“对美一边倒”外交政策也没能换来美国“更加高看”日本一眼、愿意“回赠”日本一个“日美全球同盟”的情况下;在中日关系没有真正稳固之前;在日本与中国、韩国实现全面缓和之前,在日本仍然没有诚意全面回归东亚一体化之前,再加上日本也没有足够的资本、更没有足够的信用令俄罗斯、欧盟愿意将彼此间的关系提升到一种全球战略合作层次之前,日本的战略空间不仅非常容易被“中美俄”的共同利益所“封闭”、而且也很容易被一个“愿意‘实质性调整’东亚政策、中东政策”的美国,借助“中俄”之力“继续闷在”东亚。
然而,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在“中欧俄”的眼里,在中东政策上,华盛顿是一个已经输了却不想认输、也输不起的输家。
因此,就华盛顿正积极向伊拉克增兵,且招呼它的盟友向阿富汗增兵的动作来看,一个“表现得愿意‘实质性调整’东亚政策、中东政策”的美国、不论它表现得多么有诚意、或者多么地无可奈何,就目前而言,都不过是个“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