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给自己定这样的目标:35岁或者40岁以后做什么事,不和年轻时重复。 在音乐里,窦唯倒是一个非常自得的人,外界对他的评说,对他的不太善意的“关注”并没有倾斜他做音乐的天平。就他那个年纪的人来说,早年组乐队总会渗入道德层面的意识,热血沸腾其实是一种道德的判断。若干年后,窦唯身上的灵悟与玩兴冒了出来,这就有了一系列与摇滚没有任何关系的唱片。 《镜花缘记》如此,稍早出版的《暮良文王》与《一举两得》以及稍后出版的系列皆如此。在我看来,窦唯进入了动态的沉思,一种非常腾挪自如的自然状态的体味。从音乐来说,窦唯回到了声音本身;从价值趋向来说,窦唯打磨掉了表面的情感与情绪,追求的是生命的流动感。 再细说的话,可能要触到窦唯性格与性情里的某一面。这个早年在舞台上表现了男性深度阳刚一面的“黑豹”主唱,有很多委婉的生命细节被忽视,一个敏感的男人都有这种指向。音乐在这些以数字命名的系列里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它是一种气息,因为自然流动而生出了魔力。没有高潮,也不具象,更没有强迫别人承认它是中国文化的,但只要你截取任何一段来听,都会觉得非常惬意。那就是它传神的一面。人从年轻走向衰老的过程里,有一个中间地带,非常宽,非常深邃,那就是自在。 长期以来,各种各样的媒体人员、不明身份的闲杂人员别有用心地侵扰窦唯的私生活,其中,越轨地行使媒体权力者也不在少数,他们惟恐天下不乱,以娱乐的名义搞低级趣味,甚至有个别的肆意伪造、歪曲与篡改娱乐新闻。他们对他的音乐没有任何兴趣,而只对塑造一个王菲的前夫的“疯子”形象感兴趣,在一波又一波的推波助澜的媒体阴谋中,窦唯逐渐落入圈套,因为那些根本没有新闻从业人员道德与良心的人恨不得窦唯去“杀人放火”。 别说窦唯这样一个对社会适应能力并不强、性格上容易走极端、被某些媒体愚弄了还一度天真地相信他们的音乐人,就算是一个抗击打能力超出正常水平的“超人”,十个里有八个,恐怕早就疯了!我没有为窦唯的过激行为开脱,我曾经还对窦唯在上海的“谩骂”表示遗憾。但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无辜者的形象,我能想象他那时的强烈愤恨,他甚至不明白找哪个更合适的地方去伸张他的“冤屈”,你们还有没有最起码的做人的良心! 想起了一个朋友所说的,他是苦苦地在寻找安宁,但他却是那样悲哀。如果你听过他以前曾经写的这样的歌词:“给我一点安慰/我会陶醉”,“到底怎样才算好不算坏/到底怎样才能适应这时代/我不明白”……那么你应该有所动容。还媒体一点清净吧,窦唯并不需要你们如何同情,他只需要得到公正! 但愿若干年后,窦唯被记取的是他的音乐成就,而不是被骚扰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