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对峙,谁来猎杀基洛?——美国是否太过于自信
近日,美国军方宣布了一条消息,称已经找到了对付中国引进的K级基洛潜艇的办法。这无疑对中国“以潜制胜”的远洋战略蒙上了一层阴影。那么,美国军方自信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考虑呢?
我们看到,随着07年台海走向敏感之年的时候,无论是北京,还是华盛顿,都保持了“相当的克制。美军不仅撤走了驻日本的F-22,而且有高级将领声称要为中国制造航母“提供帮助”。从战略的角度看,美国的这几个步骤,释放出的并不是“军事信号”,而是一种“政治信号”。它最少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以目前的战略态势,美国收缩力量,是希望向台湾发出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不支持陈水扁在其下台前之前铤而走险;基二,从心理上对解放军的“以潜制胜”的远洋战略形成压力,冲淡解放军在台海冲突中动用军事力量的决心,从而达到继续保持其在西太平洋地区军事优势的目的。
值得玩味的是,美军在放出“能对付中国基洛潜艇”的同时,还非正式的发表了另一段讲话,那就是“如果中国动用中程弹道导弹打击美军航母的情况下,可能会触发中美之间的核战争”。以核战争的形式恐吓一个“不首先动用核武器”的国家,看来美国确确实实对自己干涉台海冲突的能力感觉到了怀疑。
由于大型水面舰只的落后,中国在近几年通过引进与自主研发,基洛、宋级、元级等一大批先进的技术装备陆续成军,为解决台海冲突时美军的干涉问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对这些摸不清楚底细的黑鱼,美军当然放不下心来,于是就租用了一条挪威的常规潜艇进行了一系列的“切近实战”战术训练。当然日本的“亲潮”估计也没少当陪练。那么,在这一系列准备的背后,美国究竟能不能成功猎杀基洛呢?
在西太平洋地区,美国长年活动的就有十多条洛杉矶核攻击潜艇,以潜艇战的观点看,猎杀潜艇最好的猎手就是潜艇。那么,美国对付基络最拿手的也就是这些核攻击潜艇。美国自信的说这样的话,他当然有自己的“三板斧”。
首先从噪音的角度来看,美国有潜艇噪音在100~120分贝左右,低速时基本能保持在100分贝左右,相对于海洋背景噪音来讲,其有出色的隐匿能力。其次,相对于常规动力潜艇,核潜更有水下续航能力长的特点。最后,也是最最关键的一点,美军有完善地情报搜集能力。其核攻击潜艇的主动声纳探测距离长,能做到“先敌发现,先敌攻击”。
而基本上是三十年前技术的基洛,虽然号称“大洋黑洞”,盛名之下,却其实难符。其出色的静音是来自于消声瓦技术,而且是在5节航速的情况下,才能达到105分贝左右,在实战中,这样的能力,更适合于“打伏”。难在高速对抗战中有出色表现。美军能对付这样的角色,也没什么奇怪的。
问题在于,中国拿的出手的,并不仅仅是基洛,而是新宋和元级。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海洋杀手”,以单条造价远远低于洛杉矶核攻击潜艇的元级去在“海底游击战”中那怕是打掉一条洛杉矶,足以威慑美军大规模干涉台海的军事行动。
我们知道,在西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东海地区,并不特别适合于潜艇作战,潜艇战真正的战场在第一岛链以外,而美军正是在这一区域布置了大量的海下侦听设备,以防止中国水下力量前出。反观中国近年来,新老潜艇没少到第一岛链外转悠。老式的R级也在加装AIP后能“前出日本”了。水下作战,靠的是单条潜艇的素质和战术上的配合默契。西太平洋地区水下环境复杂,背景噪音大,有利于潜艇的“打伏”。由于实力的原因,中国的潜艇极少开水下主动声纳,而美军主动声纳系统无疑给中国潜艇提供了目标。水下的目标真面目往往很难分辨,面对关机潜伏,而中国在进行“狼群战术”的时候,主动释放的一些“假潜艇”噪音发生器,就足以让洛杉矶以假当真,从而陷入被动中,这也是洛杉矶高度自动化的敌我识别系统能力所不能分辨的。美军的官兵过于依靠高科技的力量,其实他们更应该知道,虽然说自动化的处理能力很快,但要在诡异的水下取得胜利,往往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美国的优势在于空中和海面,这样的情况下,执行完任务的中国潜艇,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很难全身而退。所以,从技术和战略发展的眼光看,深潜能力、静音、续航力是中国潜艇在对抗中能走多远的主要因素,这应该还有一个过程。中国远洋潜艇真正的危险来自于水下、水面的立体威胁。
也正因为这样,发展大型水面舰艇,才能保证中国的海洋力量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