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11时27分,中国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B”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准确进入了预定轨道。 中国曾于2002年5月发射了首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海洋一号B”卫星是“海洋一号A”卫星的后续星,它的发射成功使中国实现了对海洋的双星监测,对促进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以及经济和国防建设意义非同小可。
同日,“海洋一号B”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白照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基于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方面的改进,中国小卫星已具备一定的太空自我修复能力。以往小卫星往往采取设备备份的办法来预防故障,但过多的备份设备无疑会增加卫星的重量。而“海洋一号B”卫星应用了新的技术,由十余台星上计算机协同工作,通过软件的备份来替代硬件的备份,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可以通过软件自主修复。据白总透露,“海洋一号A”曾遇到太阳能电池驱动器故障,最终影响了卫星的使用寿命,从“海洋一号B”开始,中国的小卫星如果再遇到类似故障,可通过软件自主修复。此外,当卫星上软件不能修复某一故障时,地面控制人员还可以修改软件,进行系统重构,来修复某些故障。
也是在4月11日,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介绍,中国的海洋卫星将由海洋水色卫星系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系列、海洋监视监测卫星系列组成。“海洋一号B”属海洋水色卫星,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以此为起点,陆续发射3个系列共5颗海洋卫星,其中海洋动力卫星“海洋二号”于2007年1月正式立项,计划2009年发射升空;海洋监测监视卫星“海洋三号”也已进入预先研究,目前正在开展卫星用户需求分析。力争2015年前后,使我国在海洋卫星研制、发射、测控技术和地面应用技术方面,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并在某些方面还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还是在4月11日,国家有关方面宣布:经过航天科研人员60天的鏖战,2月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故障已被排除,卫星运行姿态良好,星上仪器工作正常,已转入在轨长期管理。这颗“北斗”发射升空后,因太阳帆板展开时发生故障,造成卫星不能正常运行。这也证明了孙志辉局长所言不虚。
时隔3日,茫茫宇宙又添“中”字号新星。4月14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COMPASS-M1)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北斗”二代!
4月19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家组成员、武大校长刘经南院士语出惊人:一代北斗是“主动式定位”,即被导航物体要向卫星发射信号,接收机处理后再返回被导航物体,如此反复多次才能完成定位,这就带来了诸多不足,如延时多,无法在飞机上使用等,且精度只能达到二三十米。 而北斗二代系统是按照“被动式导航”设计的,即被导航物体不再需要发射信号,接收机只接收信号就能完成定位,且定位精度可以精确到厘米、毫米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可在服务区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米(当为民用码)。在未来的几年来内,我国将陆续发射北斗系列导航卫星,预计2020年该系统全部建成,2008年可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并在民用信号上,与上述三大系统进行资源共享,构建联合导航体系,进一步增强我国导航能力,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这些好消息着实令国人振奋,军迷们的兴奋点更是达到了极致。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一闪一闪放光明……”儿时唱的这首歌谣,把颗颗童心带到了遥远的太空。天上的星星太重要了,不单单牵着我们的梦想,还关系到祖国的兴衰、民族的存亡。“北斗”诸星的意义决不在当年的“两弹一星”之下,它们就是中国的“天眼”。有了这些星星,战场信息只对敌方单向透明的历史真正成为历史,我们将变得“耳聪目明”,突破“指哪打哪”的层次,到达“想打哪就到哪”的化境。我们的敌人呢,必然要视“北斗”诸星为眼中钉、肉中刺,必然要想着法子“暗算”之。中国实施“护星”工程就愈发显得紧迫加重要了。
“护星”工程由以下几个层面构成:
其一,提高卫星的智能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在轨卫星的自我修复功能。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其二,增强在轨卫星的抗打击能力和自卫能力,一旦遭敌暗算,可以变轨规避或主动出击。这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