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长征火箭总师:中国火箭发射技术媲美一流国家

王朝家有宠物·作者佚名  2007-06-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搜狐6月01日消息/6月1日零时0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鑫诺三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0次发射。今天,我们邀请到三名担任长征系列火箭的总设计师做客,就这次具有纪念意义的100次发射做详细解读。

第100次既是对航天发展的一个总结,更是一个新的期待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光临今天的搜狐聊天室。很高兴今天早上零时零八分,我国第一百次长征火箭发射成功,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了三位长征系列火箭的设计师来到搜狐做客,就100次发射给我们做解读。

主持人:首先介绍一位嘉宾,中间坐的是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在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设计师李东,请先跟网友们打个招呼。

李东: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在搜狐这儿跟大家见面。

主持人:左边这位是马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也是总师。

马佳: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右侧这位嘉宾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十一所副所长,也是一位总师。

李斌:各位网友,大家好。

访谈现场

主持人:大家看到了三位嘉宾都很年轻,是我们火箭行业新的领军人物。三位老总,今天正好是长征火箭第100次发射,作为航天人一定是很兴奋的,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李东: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特殊的日子,因为中国运载火箭今天进行了第100次发射,对我们国家这样一个发展状况来说,独立自主的进行航天的发射和航天工业的开发工作,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非常不容易的,100次的发射既是对过去几十年航天发展的一个总结,更是一个新的期待,所以作为一个航天的工作人员来说今天我感到心情很激动,也确实感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很大。

马佳:首先借这个机会祝长三甲火箭的两位老总,贺总是我的老前辈,他们完成了长征火箭的第100次发射,为长征火箭的发射里程写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非常圆满的结点。

李斌:经过我们老一代多年的努力,我们实现了100次发射,并且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回首我们多年来前辈们作出的贡献,我们感觉到深受鼓舞,也感觉到我们后面还有重任在肩。

主持人:其实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讲火箭并不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日常的生活用品之类的,所以先请几位给我们介绍一下长征火箭家族是由哪些型号的火箭组成的?

李东: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因为大家可能了解航天的技术是大的范畴的概念,包括火箭技术、包括卫星技术、包括发射技术,也包括卫星的应用技术,在航天大的系统里面运载火箭是一个基础,是进入空间能力的一个代表,就是说你要从事一切的航天活动首先必须能够进入空间,进入空间唯一的手段目前就是运载火箭,除了美国的航天飞机之外世界各个国家只有运载火箭具备这种进入空间的能力,长征火箭也是具有这样的功能,就是说长征火箭是中国航天进入空间的一种手段。

李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长征火箭我们一共形成了4个系列,就是包括长征一号系列、长征二号系列,包括长征二号丙和长征二号丁,长征三号系列,包括早期的长征三号,今天进行第100次发射的长江三号甲,还有未来的型号。长征火箭的型号未来还会陆续发展出运载能力更大的火箭,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进行载人发射的长征二号F火箭,第四个系列是长征四号系列,具备高轨道发射能力,主要运用太阳同步轨道运行发射,长征火箭家族包括这么四个系列,从 1970年发射到今天一共进行了100次发射。

火箭总设计师李东

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在航天人身上体现的比较清晰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是问到我们的马总的,马总是参加过多次火箭发射的,前99次发射中长征二号丁发射了两颗卫星,您担任的也是总师和总指挥的角色,当时您的感触是什么?

马佳:首先更正一下,因为总指挥还有一位同志。我当了总师有7年了,确实经历了不少的发射,应该讲每一次发射的感觉都差不多,感受比较深的还是觉得责任非常大,因为我们在基地的试验队有一百多人,每次我们都是再三的互相关照,就是一发火箭凝聚着行业之内和行业之外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最后的工作就在于基地的短短一段时间,最后的成功就在点火到卫星入轨的十分钟左右的飞行段里面。

所以确实是越到最后感受到的责任和压力就更大,航天运载火箭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环节特别多,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即使是现在最先进的美国也好、俄罗斯也好、欧洲也好,火箭发射仍然是一个高风险的事业。像国外有在数百次以后又出现失败的情况,所以在最后的时刻作为直接的责任人,确实是更多的考虑这个过程里面的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应对的各种方式,这是印象比较深刻的。

马佳:如果要讲印象最深的实际上每次都是火箭点火腾空的那个瞬间,因为那个场面确实还是比较震动人心的,火箭点火的那种震天撼地,那种烈焰腾空,火箭拔地而起,准确入轨,整个过程,每次看都是触动很大,我感觉一个方面象征的就是我们人类不断探求自然、探求未知领域,努力希望掌握自己命运的象征。所以我们发射火箭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我们有的航天人干了多年由于工作专业的原因不一定能够有机会最后去看这个发射,所以我们都分批安排他们去现场看自己最后成功的那个瞬间,共同感受这个成果。

主持人:三位肯定都是看过现场的,给我们描述一下现场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很紧张吗?心情是什么样的?看到火箭腾空时像是自己孩子走了的感觉吗?

李斌:我到发射场去的感觉是激动、紧张,同时也想到我们很多人参与这次发射,他们作出过很多贡献,就要在这次发射中、在点火过程中、在几分钟的时间里体现出来,所以说我也替大家担心。我参加了多次发射都还是成功的,也非常高兴。

主持人:李东总师,虽然知道三位都是很年轻的,但是都是行业界经历丰富的,听说李东总师成功过,但是似乎曾经也有过失误,对于长征运载火箭取得100次发射的成功您怎么看?我们现在长征火箭发生了100次中间有过几次的失败呢?您怎么看这个比率呢?

李东:首先更正一下我们不算是航天的最精英,我们只是航天的一个普通工作者,是他们的代表之一。从我本人来讲我第一次参加的发射是长征二号丙, 1992年,以后又参加过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的发射,成功体验是大家难以忘怀的,但是失败以后的那种负疚感压力也是一般行业不能体会的,我作为普通人员参加过的发射失误就有两次,两次完了以后就深刻感觉到现场的巨大压力,到故障排除到下一次的成功,有过很多的体会。你能体会到所从事的行业不是一般的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一次卫星发射成功不光意味着很大的经济效益,可能还意味着更多、更重要意义的对民族和国家,但是一次卫星发射失败带来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也是深刻的感受到我们从事这个职业责任的重大,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在航天人身上,我想体现应该是比较清晰的。

主持人:都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李斌总师,长征火箭的液体发动机,就是您所在的集团第六研究院研制,火箭发动机也保持着多年的成功率,被誉为金牌火箭发动机,您给我们讲一下这个发动机有什么特点?

李斌:我们六院主要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目前我们运载火箭的发动机主要是我们六院来研制的,包括我们六院北京十一所他们也研制了,我们长征系列采用的主发动机被誉为金牌发动机,这个发动机的主要特点是可靠性高,这也是我们设计最初的基本原则,就是质量第一,结构可靠性第一,所以说我们在方案设计的时候把技术先进性和集成性要做很好的结合,这是包括可靠性基本的出发点。

李斌:第二点保证准确性,就是我们进行严格的地面试验的考核,这也是主要的方面,就是要对发动机进行超过极限工况,我们要做长时间的考核,寿命要按照三倍的发动机使用时间分析评估、进行考核和试验,这也是保障可靠性的重要方面,就是进行严格的极限条件地面试验。

李斌:另外一方面保证可靠性,也是在产品的生产、试验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技术状态控制,这也是确保产品状态一致、方法使用正常、工作正常的一个主要的方面。

李斌:发动机的主要特点就是质量和可靠性比较好。第二点,发动机的使用维护性要好一些,这样使我们发射的时候使用简单、维护方便、操作性更强,这是在发动机的设计之初的系统方案上就已经确定的。另外这个发动机性能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在刚研制出的时候也是世界上性能比较高的发动机,技术水平和性能指标仅次于当时的苏联和美国。这个发动机的特点我想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

火箭总设计师马佳

航天事业是一个值得付出,有巨大荣誉感的行业

主持人:可能第100次发射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结点,这100次的成功发射对我们航天事业来讲是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李东:100次的发射我想从发射本身来讲可能和历次发射的性质都一样,只不过从次数来讲感觉到这么一个数字,但是这里边从数字背后也能够看出一些东西,我们可以翻阅世界航天发展历史,世界上各个主要国家它的商业运载火箭或者大的运载火箭,从第1次发射到第100次一般要经历10年以上的时间,对我们国家的数据,我们1970年发射第一颗卫星,今年是2007年,就是说我们经过37年才走到100次,看起来数字好像我们发展比较慢,但是大家不要忘记客观的情况,国外的火箭是有很强的冷战背景的,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下,我们国家在刚开始发展航天的时候,国家整个综合国力、经济力量比较薄弱,那代领导人高瞻远瞩开始航天事业的起步,才为今天奠定了基础。

李东:我们从第1次发射到第50次发射用了28年的时间,但是我们从第50次发射到第100次发射只用了9年的时间,可以看得出来虽然我们从第 1次到第100次经历的时间可能比别的国家要长,但是我们这种加速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在我们后期的发展发展非常快,而且未来的发展势头会更好。

马佳:对第100次发射确实也很有感触,我在想我自己当了几年的技术责任人,确实越干越佩服我们当初的老一代的航天人,从钱学森、任新民,到后面的这一批老专家,现在又传到我们手上,我想当初他们一代一代的专家,当时在美国敌视、苏联封锁的外部环境,极少的资料,又是非常薄弱的工业基础上面从无到有开创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走到今天,我感觉确实这个事业是不断蓬勃发展、生生不息。

马佳:100次的发射,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将近57次的连续成功发射,也说明了老一代的航天优良传统在新一代航天人身上得到了比较扎实的延续和继承,也说明了我们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整个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的管理水平在世界上是一个很高的水平。这样一个高的成功率我们应该讲是能够比较自豪的,能和世界的一流国家来看齐的。

李斌:刚才李总和马总讲的我觉得都是很对的,但是我想作为第100次发射举办这么一个活动,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一个庆祝,应该是一个总结,特别是我们要思考一下今后重点做哪些工作。应该说现在航天发射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我们的长征系列火箭到现在为止也一直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保证了我们国家的航天大国的地位,我们今后航天还是要发展,并且面临着更加严酷的竞争,包括现在的印度、巴西、乌克兰、日本、欧洲,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在100 次发射成功的基础上应该总结一下今后应该怎么做,应该反思一下,我觉得这才是我们总结的重要意义,这也是我们主要应该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们年轻一代也更应该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主要感想。

主持人:我手里有一个表,这个表格上是世界各国百次发射成功率的机率表,这上面我国的成功率是93%,另外比我们高的还有97%和95%、94%,现在我们国家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国际上的排名能排到多少位?我们的竞争对手有几个?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

李东:我先说一下发射成功率,从专业角度来讲发射成功率的概念还不能说我们进行了10次发射有9次成功,成功率就是90%,但是这个没有关系,我想从概率角度来讲有一个质量的问题,但是对于普通的百姓、普通的网友可以理解成若干次发射成功多少次这就是成功率,长征火箭93%的成功率,我们100 次发射就是93次是成功的,这个处于什么位置呢?我想跟国际上主流的火箭前一百次的成功率是相当的,有比我们高的,有比我们低的,这个成功率距离航天人追求的百分之百的成功是有差别的。

李东:运载火箭作为庞大的系统工程,构成这么复杂的高科技产品,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而且这个风险在研制的初期体现的更加明显,就是说前100 次的发射成功率相比来说各个国家都不太高,但是在100次发射之后,当然不是说以这个点为标志了,就是说越往后发射,随着发射次数的累积,不断的问题暴露、技术的改进,成功率越来越高的,我们93%的成功率,但是我们最近的成功率是越来越高的,发射失败离我们最近的一次也是11年前了,我相信中国的长征火箭也会像其他火箭一样随着发射次数的增加表现的可靠性和成功率会越来越高的。

主持人:三位总师都是很小的时候就热爱航天事业,要献身于这个事业吗?

马佳:是的,是这样的。主持人: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去年在珠海航展的时候我们开过一个论坛,在会上我们的几个航天专家就说,现在我们的航天事业是需要更多的青少年参与的,但是似乎现在很多青少年兴趣不大,所以他们觉得现在我们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提高青少年在这方面的兴趣参与到航天事业当中,我们现在来看青少年可能面前的诱惑特别多、选择也比较多,像你们做一个火箭一做至少就是七八年,但是你们当时可以做到从小树立这个意志投身于这个行业,现在面对我们的青少年你们觉得应该给他们提一些什么样的建议呢?

李东:确实像你说的,我跟马总一样很小的时候就立志搞航天,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的时候,当时轰动了全国,夜晚的时候露天可以看到卫星轨迹划过太空的轨迹,那时候朦胧就有这个意愿要从事航天事业。到今天航天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方方面面的人才,也有很多的热血青年投身到航天事业里面去,但是现在客观形势是这样的,社会上的机会是越来越多,各种机会越来越繁杂,很多年轻人面临着不同的选择,不管他们是不是选择了航天,但是我相信中国的年轻人绝大部分人他们还会以国家和民族的这种至高的荣誉为基础,从事不同的行业,但是都是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

李东:航天本身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同时又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专业的人才,同时航天的型号研制起来工程量巨大,时间非常地长,投入的人力、物力和付出的代价也都比较大,所以这个行业又是需要一个能够耐得住寂寞、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搞技术搞研究的行业,同时这个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非常高,不管是专业知识也好,还是协调、组织能力也好,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方面人才的支持,更离不开未来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来确保我们这个事业稳定的发展,所以在这里我也想利用这个机会给全国的网友,特别是青年网友说一句,航天事业是一个值得付出,有巨大的荣誉感,是和国家、民族利益紧密相关的行业,能够从事航天事业我想对大家来说个人价值的实现,包括报效祖国的愿望,都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

主持人:你们觉得你们的工作枯燥吗?

马佳:我觉得一点都不枯燥,虽然研制的周期比较长,但是这个过程里面“事非经过不知难”,这里面每天、每个月、每年都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从这种艰难困苦中间获取的成就感和愉悦是不断的,会在点火成功的时候得到一次特别大的回报。所以实际上现在各个名牌高校的学生都在涌现航天这个行业,因为国际上有一个共识,21世纪是太空的世纪,很难想像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在空间领域上会落在世界一流国家的后面,所以我们是一个航天的大国,正在阔步的走向航天强国。一百次发射其实象征着、标志着航天新的发展高潮的到来。

李斌:实际上航天一直是人类的一种梦想,中国人的航天梦,从几百年前就开始做这个梦想,各种抽象的小说里就开始描述航天。俄罗斯的乔尔克夫斯基就说地球是一个摇篮,太空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我们为了这样一个梦想是不会枯燥的。

李斌:另外,实际上马总也说了我们研制过程中不停的经历各种试验,各种的成功和失败,这样的过程也不枯燥。可以说我们的工作是专一、专心的,深入做并不枯燥,我想如果各位网友有兴趣从事这项工作,特别是年轻人从事这项工作,我想带来的不是枯燥,而是激动和快乐。

主持人:蓝天梦可能是很多少年时候的梦想,但是能不能把这个梦想伴随一生还得要看意志。长征火箭家族有两种火箭更受关注,一个是刚刚发射成功的长征三号甲,将在秋天送绕月卫星上天;另外还有长征二号F,可能要在未来发射神舟7号飞船,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两个火箭吗?

李东: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长征系列火箭里面不同类型的用途是不一样的,大的方面可以理解为以长征二号丙和丁为代表的,也包括长征二号F火箭和长征二号E火箭,他们的火箭特点都是两级火箭,主要运用于地球低轨的,就是距离地面100公里到200公里范围内的轨道卫星的发射。还有一类火箭我们专业上叫做地球高轨道的火箭,网友在家里看电视好多都是这个卫视,那个卫视都是通过卫星转发的信号,用于电视信号转发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轨道距地面非常高,这样高度的轨道需要的火箭至少是三级,而且三级要能够二次启动。

李东:还有一种轨道就是太阳同步转移轨道,我们马总就是太阳同步转移轨道的总设计师了,它的特点就是轨道面基本上垂直于赤道,就是说向东发射要借地球的力量,垂直轨道是借助不上的,这样的轨道发射,再加上轨道高度比较高,所以一般需要三级。从大的角度来讲,长征二号的两级火箭和三级火箭的功能是不一样的,进行载人航天发射需要什么呢,因为相对运行轨道比较低,距离地面200公里左右或者300公里的范围,但是进行探月这种发射轨道一定要具备高水平的发射能力。从长征火箭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两类卫星我们都具备能力进行发射。

火箭总设计师李斌长征运载火箭整体水平是跟世界一流的航天大国相当的

主持人:网友们也看到了我们三位嘉宾都是很年轻的,他们做这个事业又是经常在外面回不了家的,刚刚私下里跟几位嘉宾的同事在聊天,说你们在工作上都是雷厉风行的老总,回到家却都是好好先生,这一点我们很感兴趣,三位老总能不能跟我们讲一下为什么?

李斌:刚才在开播之前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这确实是一个现象,包括不光是我们年轻人,实际上从我们老的专家带头就形成这么一种风气。

其实我们当时也在想,这个形成是有原因的,大家确实是工作比较忙,顾不上家里头,陪家里人的时间很少,对家里歉疚太多,回到家里就已经失去很多发言权了。另外一方面,作为家里人也很理解我们,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和关心,这样我们就更不能“反抗”了,所以说长期时间就形成这种风气,长期就成了好好先生。

主持人:用了一个词叫“反抗”,您很幽默,我们也再次向航天人的家属们表示敬意,因为她们的支持和理解才有我们的航天事业人专心致志的做这样的研究,才有航天事业不停的发展。

主持人:这次的第100次发射结束以后马上我们新华社有稿子说因为我们已经成功的发射了100次,所以我们现在的世界排名等于是很明确的说是在美国、俄罗斯、欧洲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航天大国,这样子说是一个什么样子的象征意义呢?我们这样的排名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没有一种推动作用?

李东:很多网友也都感兴趣,我们国家在世界航天大国里到底是排第几,我想这个第几不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冠军、亚军非常明确,因为衡量航天事业有很多的指标、很多的方面,我想这样说,如果从发射次数来讲我们确实处于第四,但是我们很多技术可能是处于第二、第三的位置,我们长征运载火箭的整体水平,应该讲跟世界一流的航天大国的运载水平是相当的,不能说非常严格的比出来一二三四。

李东:但是有一点我希望大家值得关注一下,美国、俄罗斯、欧共体这些国家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要不就是世界大国或者前世界大国或者迅速崛起的大国,我们中国人搞航天跟他们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我们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发展的整体经济情况来讲和这些国家是有距离的,但是我们也取得了能和他们媲美的成功,说明什么问题呢?一方面说明有党和政府的领导,更说明了有全国人民的支持,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当然也反映出了航天人的聪明才智和他们付出的辛苦努力。

主持人:就同美国和俄罗斯这样的航天大国相比,我们现在如果拿时间这样的一个节点来算,我们有多长的时间的差距?我们有没有一个目标,比如说我们会用5年的时间、2年的时间赶上他们或者超过他们?

李东:差距简单用时间衡量可能不太科学,因为虽然我们第100次发射用的时间比较长,但是这个和我们国家的客观情况以及市场的需求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说要衡量发展的差距,我想对于运载火箭来讲有很多指标,比较明确的或者比较容易理解的指标叫做运载能力,就是你能把多重的有效载荷、多重的卫星发射到相应的轨道上去。

李东:从运载能力来讲,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火箭运载能力和世界上一流的航天大国的火箭运载实力是相当的,当时我们的长征三号乙运载能力,高轨道能力达到了5吨,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成功,也就是长征二号F火箭的前身,使我们国家的低轨道能力达到10吨左右,5吨和10吨这个数据和当时的火箭,比如欧洲的阿里安4号、和美国的火箭是相当的,但是他们已经陆续了启动其它的火箭,这些火箭成功以后他们的运载能力普遍翻了一番,也就是说低轨道可以达到 20吨,高轨道可以达到10吨,我们国家正在赶上,新的指标研制以后在现代的火箭当中也是翻番的概念,比如说新的火箭研制成功以后和现在的运载火箭,比如欧洲的阿里安4号、欧洲的阿里安5号这样的火箭运载能力也是相当的,当然运载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指标,但是是运载火箭最重要的指标,所以说从发展的前景来看我们和世界的航天一流大国来说有差距,但是这个差距通过我们的努力在缩小。

主持人: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留给几位嘉宾,今天也是你们第一次来搜狐做客,我们提到航天专家想到的都是很严厉、离我们生活很远、只是埋头在实验室,跟正常人的生活都没有什么关系的职业,今天看到了三位其实都是满幽默、满随和,很平和的,在家里都是好好先生,所以今天也很高兴请你们过来谈航天技术的同时也顺便谈了一下自己,节目最后请几位跟网友分享一下自己从业这么多年的心得,包括你们对中国现在航天事业的一些期望。

李斌:做好航天技术确实需要一代一代人扎扎实实做工作,要打牢基础,立足长远,才能把我们的航天技术真正能够立于世界的先进行列,所以作为我们来说这也是我们的一种工作态度,希望我们的航天事业能够继续在我们这一代和我们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保持这种辉煌、保持航天技术这种成就。

李东:航天事业本身高风险、高投入,有行业的特点,但是不管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是在不同的领域里边为社会、为这个国家在作出贡献,所以我想航天事业也和这些行业有个共同特点,不管是航天也好,还是其他的职业也好,不经过艰苦的努力,不付出辛勤的劳动,不可能取得成功,在航天这个事业里面可能表现得更加明显一些,事实上不管任何行业都是这样的,各行各业在各自岗位上辛苦工作的同志都在为这个国家和民族作出自己的贡献。

李东:我利用这个机会也想感谢各位网友、感谢全国人民对航天的支持,也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也特别想对青年网友说一句,我们航天事业需要新的血液、需要年轻的优秀的人才,欢迎大家投身到这个事业里来,这个事业是值得你去付出、值得你去努力的。

马佳:主持人要我讲一下从事航天以后的体会,我感觉主要是两点:第一,不信邪。老一代人不信邪才有了两弹一星,才有了长征航天火箭的起步,后面一代一代延续下来,我们确实要有这样一个自信,就是不信邪,我们能够作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能够不断的赶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第二,要清醒。因为航天事业是一个高风险大系统集成的事业,是国家投入的一个国家行为,所以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挑重担的时候,也要像老一代人一样用有限的投入花好每一分钱,使得他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马佳:作为我和我们的团队,应该讲现在最大的想法就是说航天事业确实代代相传,每一代人在岗的这几十年一定是不怕困难、不怕艰难、不断的瞄准最先进这个方向奋斗,使得我们这几十年,让我个人也好、我们这个团队也好发出更大的光和热。谢谢搜狐网。

主持人:谢谢三位嘉宾,说的都非常的中肯。这一次的100次发射对我们中国来说也是一件幸事,也谢谢三位专家的努力和你们所在集体的努力。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