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奥运奖牌设计,国际奥委会曾提出两大要求:一、独特的,有别于往届奥运会;二、中国的,有中国文化特色。3月27日,奥运倒计时500天之时出炉的“金镶玉”方案创造性地解答了这一题目——中国玉的加入,使夏季奥运会奖牌第一次有了金属以外的特质。
金
在拿到奥运奖牌设计题目的时候,评委之一的中央美院副院长谭平心里并不轻松。他知道,这是一个“规定动作”太多的设计,留给“自选动作”的空间不大。当时是2005年11月,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奥组委的11家定向邀请单位之一,刚刚加入奖牌设计竞赛。
两个月后,奥组委组织他们赴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考察历届的奥运奖牌。谭平看到,在相对单调的冬季奥运会上,奖牌是一个很重要的吸引眼球元素,设计得五花八门,各种形状、材质很丰富。甚至在最近一届的都灵冬奥会上,干脆是一个中心镂空的圆环,丝带随意地系在圆洞上,体现了意大利人的潇洒个性。与此相反,夏季奥运会由于项目综合、赛事丰富,奖牌在视觉上一直是统一的,这源于严格的设计规范。比如对本届奥运奖牌的规定:奖牌直径应不小于60毫米,厚度不小于3毫米。冠军和亚军的奖牌必须是银质的,纯度等级至少在925和1000之间。冠军奖牌还必须镀有总重量不小于6克的纯金,第三名获得铜质奖牌。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图案(该图案为插上翅膀站立的胜利女神形象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形象。参照2004年雅典奥运会奖牌正面,奖牌正面文字为:XXIXOLYMPIADBEIJING2008),奖牌背面图案才可自行发挥。
“某种程度上,火炬是在奥运会之前,吉祥物是在比赛之外,而奖牌的象征性特别集中,是奥运会中荣耀与成功的象征。”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许平对记者说。他认为,奥运奖牌采用金属,一方面也源于金属的张扬、高贵和直接,这与运动员胜利后的心情特征吻合。
“对奥委会提出的‘独特性’和‘中国性’要求,当时感觉无非是在‘图案’上做文章。在严格的设计限制下,还能玩出什么花样呢?”谭平说。
2006年4月13日,奖牌设计初评,谭平加入了9人评委组。不出他所料,在179件有效应征作品中,绝大多数集中在奖牌背面的图案变化,瓦当、铜镜、长城、天坛,甚至还有“鸟巢”……运用了中国的符号和花纹,好像还是在“说故事”。谭平说,只有两个方案是特别的,一个是在形状上不同,“天圆地方”的铜钱形;另一个是《佩玉》,在材质上的颠覆。“等到《佩玉》一出来,靳尚谊、陈汉民、常沙娜等几位老先生觉得足够了。他们说,只要用了玉,中国的很多东西就融入了,一切都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