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佩玉》出自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奖牌小组”之手。这个小组是专门为奥运奖牌设计成立的,由杭海、王沂蓬、许平、肖勇4位老师和11位学生组建。杭海对记者说,他们准备了几个方向差异极大的方案,《佩玉》是其中的“冒险方案”,没想到被奥组委一眼看中了。2006年4月,它和其他9个方案进入复选。6月,模型做出来后,《佩玉》更被看好,和中央美院的另一方案《云纹》以及来自上海造币厂的《圣火》入围三甲。最终,它被公布为正式方案。
“谁为奥运发奖牌?这是一个文化认同问题。”许平说,通过奖牌表达出东道国对运动员的祝福、祈愿,这是最近几届奥运奖牌设计上的发展趋势,也是为什么这次奥委会专门对“中国特色”提出要求。他认为,他们这次获胜,就是因为“玉”巧妙解决了这一问题。
“玉”的意象并不难想到。事实上,应征作品中还有一件与之类似的,也是一块精美的玉,只不过是用金属仿的。杭海说,他们只是更大胆了一步,突破了材质限制。在“玉”的点子冒出来后,他查阅了一下设计规定,发现在保证奖牌材质和重量的原则上,是可以加入其他材质的。一张东汉龙纹玉璧的图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就是要这种雍容华贵、顾盼生辉的感觉”。提交的设计图以此为原型,而奖牌背面的边缘为金属,中心为玉,玉中央是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出于金、银、铜牌的价值不同以及颜色搭配方面的考虑,金牌镶嵌的是白玉,银牌是青白玉,铜牌是青玉。
“古语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也就是以深蓝色的玉璧祭祀天,用黄颜色的玉琮礼地。人们认为玉是集天地精华、灵气于一身的石头,它能够连通天地。而且,中国自古以玉比德,孔子在《礼记》中记载着,玉有十一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杭海说,将中国古代礼器用在奥运颁奖这样的盛典场面,这样的设计会很特别,将让奥运会加入中国文化的特质。
为了找玉,许平他们曾一次次把制玉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博生请到美院去请教,又不能说破是为了奥运奖牌。由此越来越体会到玉的妙处,“玉看似不起眼,但每一种光线、每一次触摸下都有微妙的变化。与西方金属的华贵、张扬形成对比,玉的温润、内敛是中国的,是精神的,它为奥运奖牌加入了体温,加入了情感联系”。
合璧
从一开始,国际奥委会就表示出了对这个非常中国的方案的强烈兴趣,同时也提出了两大疑问:一、怎样更好地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二、怎样在技术上保证金玉结合的稳定性?
肖勇说,针对第一个疑问,他们对于最初方案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化繁为简”的修改:玉上雕会徽,从美学上来讲层次感比较模糊,因此把玉简化成玉璧,并在玉璧中心的金属部位雕刻会徽。另外,也放弃了在玉璧上雕刻花纹的想法,比如“长城”,一是出于成本考虑,二是国际奥委会认为,长城总带有防御外敌的政治性象征。这样一来,使得设计更简洁和现代,也更利于向国际传播。
另一大技术疑问也不无道理——往届奥运会颁奖台上,欣喜若狂的运动员用牙咬奖牌,或是将它抛向空中。北京奥运会奖牌上的玉璧能禁得住这种程度的外力冲撞吗?因此,国际奥委会要求,奖牌在从2米的高度自由落下,掉在最硬地面的情况下,玉石保持完好。
这一任务落在了负责后期制作的王沂蓬身上。为测试金属和玉结合的工艺技术以及安全性,他对系有挂带的金、银、铜牌样品分别进行1米、1.5米、2米自由落体的跌落试验。第一次,从1.5米的高度掉落时就碎了。第二次失败后,王沂蓬开始考虑在金属与玉之间填充特殊材料,以达到消除振动波的效果。“玉石后面直接就是金属,要防止它掉地上不碎,就必须将振动波消除掉。”与厂家商量,争取到了两毫米的空间。他找到一种航天材料,可以填充在金属与玉之间形成缓冲。但第三次试验还是失败了。原来,王沂蓬忽略了奖牌所用三种玉质的抗冲击力各不相同的问题。终于,第四次,奖牌落地,完好如初,“奖牌就算是石头,也该对我们有感情了”。
有意思的是,李博生第一次听到许平隐讳地问他:“玉嵌在金属里,怎么才能摔不碎?”他火了,“玉怎么能摔呢?所谓‘宁为玉碎’,这是对玉的态度。不要听奥组委的!”
奥运奖牌公布后,人们给了它一个亲切的名字,“金镶玉”。李博生对记者说,“金镶玉”是有说法的:据说,那块“抵15座城池”的和氏璧后被做成了一方玺,在人世间又流传了不知多少代。再露面是在一个枯井中被发现,但一角被摔碎了。玉玺为天子独享,谁得此谁得天下,碎了一角不是吉兆。有人想到一个办法,用金把它补起来,越纯的金越软,摁进玉中形状完好。从此,有了固定方法,玉不怕损坏,坏了就用金补,“金镶玉”由此而来。
李博生接着说,到了清代,为了找回那方真正的“金镶玉”,皇帝搜集了七方印,但都不是当初那个,“金镶玉”又成了谜。就像这方真正的“金镶玉”的命运,玉在现代成了古玩,被遗忘了。但故事还在继续,李博生说,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以和田玉做徽宝,这是中国玉第一次与奥运文化相结合。而这一次将玉嵌入奥运奖牌,玉被呈现在全人类的盛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