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好事:中国有条件允许外资进入军工领域
6月22日新闻报道,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二十二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中国将积极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推动军工企业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将有条件允许外资进入军工领域,窃以为这是件喜事,中国军工产业可以走向市场化,将可以一改依赖国家输血方能生存的局面。笔者将以自己的观点对此中利弊分析一番。
一、 军工领域引进外资不会危及国家安全
国防科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资委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该政策文件要求分类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对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等少数核心重点保军企业,必须国有独资;对从事关键武器装备总体设计、总装集成以及关键分系统、特殊配套件生产的重点保军企业在国家绝对控股前提下,可实施股份制改造。这份文件将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军工企业单独区分开来,是不容许外资进入的。这也就是说,外资进入的军工领域将是一些基本的军工制造企业。这也就不存在中国的尖端武器技术外泄的担忧。如果说老外同我们一起去造防弹衣、PLZ-45装甲自行火炮系统也要去担心,那么是不是杞人忧天啊?!
二、 外资进入军工领域,有利于中国军工行业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
中国现在大部分军工企业是吃皇粮的,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武器设计能力低下。中国国营企业的体制的僵化是众所周知的,在吃皇粮的情况下,企业市场竞争意识薄弱,推行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将企业推向市场本身。而目前,部分军工企业如果贸然推向市场可能会导致这个企业死亡,引进外资注入,无疑是对中国军工企业走向市场有着积极意义。外资的进入势必然会对企业的管理提高上个推动作用。外资是奔着利润来的,这肯定会促使这些军工企业改革,以适应军工市场的发展和需要去提高自己的企业。这将大大提高中国军工企业的制造和设计能力。相信广大军迷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中国每次推出新的自己的诸如冲锋枪之类的轻武器,我们都可以在世界名枪中找到它的影子,当然,能够仿造并改进其他名枪是件不错的事情,但是也由此可见我们自己在轻武器设计方面的尴尬。
三、 外资进入军工领域,有利于中国武器在世界的销售
军工领域虽然涉及国家安全,但是他也是企业,企业就要面对市场竞争。在目前世界军火交易中,中国武器的出口分额是每况愈下。中国从第一次伊拉克战争时的10%左右军火市场分额下降到当前的4%左右,中国在世界军工市场分额正在一步一步萎缩,近年来随着中国研制武器水平的提升,略有好转,但是如不对现有的军工市场进行改造,引进资金和先进的管理,部分企业将会在竞争中死去。外资进入中国军工领域,鉴于其外资背景必定是有助于中国武器在世界市场的销售。中国可以壮大自己的军工企业,外资获得自己的利润,如此双赢,何乐而不为?
四、 军工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是国际趋势
洛•马公司控制世界军火市场40%分额,这个公司就是一个私营企业,并非美国国有。在这里并不是说,美国最大的军火制造商是私营的,中国也要这么去做。但是市场化的今天,军工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是光靠国家资本投入是不现实的。国家资本毕竟有限,只能是投入到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武器制造领域,而在非尖端的常规武器制造领域实施股份制改造自是中国军工行业的一个好的选择。
五、不要以民族主义心理看中国有条件开放军工企业
最近总是有人拿民族企业被外资并购说事,笔者以为。这是企业行为,不应该掺杂民族因素。我们要看的是并购过程中的程序是否合法,而不是关注中国又有个民族企业被外资并购了。一个企业并购另一个企业是市场行为,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在国家法律容许的范围内,均是正常的事情(其实在中国在今年已经出台哪些行业必须完全国有的规定)。如果,将正常的市场行为加上民族字头,无疑是将企业行为泛政治化。中国在加入WTO谈判时,充分的考虑了民族企业的发展,对一些外资进入中国进行了期限设定。但是民族企业的壮大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资金+创新),而不是靠永久的保护,因为温室的花朵终究要走到大自然中。军工产业亦是,在国际军火贸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军工企业的竞争力,股份制改造、引进外资等是一步不错的棋,虽然过程中会有阵痛,但是长远来看,这是必由之路。
当然,鉴于中国民用行业在引进外资时有着众多的失败案例,有部分企业在改造中失败,有些企业在改造中完全被外资并吞,沦为外资企业。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大部分企业都是在股份改造后获得生机。很多人担心军工行业引进外资会重蹈覆辙,这种担心应该是可以谅解的,毕竟军工行业不同与民用行业的企业,他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但是,我们也可以这样展望未来,在引进外资后的军工行业将会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和设计能力,或许在目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军工市场杀开一条血路。
施家少爷
2007年0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