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决胜世界,先扬名中国
种种数据显示,现代汽车正一步步向全球汽车5强的目标迈进。2002年现代汽车还名列世界汽车第九位;2003年则超过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和本田汽车公司成为世界第七大汽车制造商;2004年,一举超越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跨入世界汽车6强。现代汽车被公认为1999年之后主要汽车厂家当中成长速度最快的企业。现代汽车的成功,与其正确得当的中国策略分不开;5强之梦能否顺利实现,也和其中国策略息息相关。
在潜力最大的战略性市场,现代汽车如何下好中国市场的棋局呢?从不久前结束的上海国际车展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端倪。而此前,现代大厦揭幕,中国的事业中心——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以促进其在中国策略的整体协调和规划。种种迹象表明,现代汽车把中国作为其最重要市场的策略。
联袂参展加快技术同步
在上海车展上,现代汽车携其中国重要合资公司北京现代,共同展出了包括概念车、家用车、商务车、跑车和越野车等10款车型。包括最近又被美国《消费者报告》评为“最可靠汽车”的索纳塔、国外屡屡获奖、国内连夺销售冠军的伊兰特、有国人期盼以久即将在国内上市的途胜、一直隐在神秘面纱中的新车型NF;以及韩国现代的EQUUS(百年世纪)、酷派、MATRIX、SANTE FE(圣达菲)、TG以及概念车E3等。整体展现了现代汽车的最新产品、技术和策略。
引人瞩目的是,这些已经引入和即将引入的车型,都来自现代汽车最新的车型,技术上与世界完全同步。其中,北京现代引进的伊兰特已经蝉联多次单一车型月度销量冠军,而索纳塔稳居同类车三甲,这些产品无一例外是现代汽车最新最有竞争力的产品。索纳塔来自韩国现代当时最为成熟和先进的技术,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超过了360万辆,并屡次获得J.D.Power等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大奖;伊兰特也是韩国现代推出的迄今为止最畅销的车型,具有很多领先的独特技术,全世界销量已经超过了320万辆。
与此同时,在产品引进上,现代明显加快了让中国与全球技术同步的步伐,即将在中国发布的途胜是现代在全球范围内继圣达菲之推出的第二款SUV产品,代表现代汽车在SUV领域最新技术成果。途胜采用国际领先的DOHC汽油发动机和经济性更为突出的柴油发动机作为其动力系统、智能适时四驱,以及独特的 H-MATIC运动型变速器等多种新元素的应用。
而随后引入的NF,也是在韩国本土刚刚上市的新车型。NF具有两款全新发动机,3.3升双顶置凸轮轴V6发动机和2.4升双顶置凸轮轴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都是基于使用最少燃料产生最大功率这一原则而设计的。NF主动感应悬架系统是目前全球领先的独有专利技术,车辆的转向稳定性和驾驶感受都有了明显的改进。
与将落后车型引入到中国,或者以牺牲性能为代价而进行改进的厂商形成了鲜明相比,我们也就不难看出,现代汽车把中国作为其最重要的战略性市场策略是凭事实说话。
进现代先进质量管理
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现代同时还在寻求品质的提升和突破,拥有了先进管理经验,并积极地把这些管理经验引进到北京现代,让北京现代也拥有一套独到的生产管理体系。
调查显示,从1998年至2004年间,现代汽车的质量提升了62%,而行业平均水平仅为32%,很明显,质量水平的提升来自现代汽车先进生产管理经验和装备。现代汽车的质量管理意识也在北京现代得到了根本的体现,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贯穿整个汽车的生产过程。
北京现代每一款产品在开发阶段,都要经过反复的论证和试验,并在开发的不同阶段,将整个汽车分成不同门类设定目标进行品质管理。开发后的产品还必须进行符合中国道路、环境、燃料和顾客使用条件的改进,并且实施10万公里的行走、酷暑、高寒、沙漠实车耐久性试验。只有所有指标合格后,设计的车型才能正式投入生产。
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北京现代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设备和高自动化率的生产线,大规模的采用机器人手臂,每辆车上5000余个焊点中的65%都是自动焊接的。自动化率的提升一方面极大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得整个加工过程更加精密和可靠,为产品优良品质提供了卓越的硬件保障,从而使得整车的品质和安全性进一步得到了保证和提升。
同时,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每个工位上的工人同时也是一名质量检验员,对所在工位上的产品质量进行针对性的自主检查。除此之外,北京现代还有专门质量检验员,采用精密的检测仪器进行层层质量把关,之后还要进行内外观性能的行走试验。
整车下线后,工程师还对所有车辆进行100%的整车检测,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能够确保只有完全合格的产品才能驶出轿车厂车间。在所有的车辆被装车运走以前,还由销售部门所属的PDI(Pre Delivery Inspection出厂前检查)检测部门进行终检。即使产品卖到了市场上,工厂还要不断接收来自用户和经销商的信息反馈,以对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控,便于进一步完善。
出色的品质,使得现代汽车在国内正成为优质低价,高性价比的代名词。由此,现代的中国整体策略也在管理层面得到了有效体现。
整体布局合纵连横
技术的同步,品质的提升,使现代赢得中国市场有了足够的信心,即便是诸多跨国巨头在对中国新一轮增资计划中集体失语,但现代还是针对中国市场有了更大的举动。成立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规模的扩大似乎在进一步昭示现代的中国策略。
为借助中国这一市场,成功进军世界五强,韩国现代宣布:未来现代汽车在全球1/3的产量——100万辆将在中国产生。据预计,2010年现代在中国的销售量将达到100万辆,这将把现代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到20%。
为了保障这些目标的实现,现代在中国的布局逐渐趋于完善,目前现代汽车在华已经组建了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两家乘用车合资公司、与江淮组建了商用车合资公司、与华泰汽车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共拥有21个当地法人及10个事务所。而成立现代汽车中国投资公司之后,“将使现代汽车更加符合于中国市场的需求,建立子公司间良好的协助体系,现代汽车将综合部署其在中国的事务。” 至此,现代在中国的布局呈现遥相呼应之势。
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对中国的投资一直持续增强。在去年车市低迷时,许多汽车巨头纷纷降低在华投资,而现代却频频宣布在中国的增资计划。在北京现代生产扩建的同时,现代合资公司东风悦达起亚,则拥有年产13万辆的生产规模,又与盐城政府签下了达到30万辆规模的东风悦达起亚第二工厂的投资协议书,计划在今年5月中旬举行工厂开工仪式。到2008年,韩国现代计划实现北京现代60万辆、东风悦达起亚40万辆,总计100万辆的销售目标。
这一切,不仅表明现代汽车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同时表明了韩国现代对中国市场信心十足。很显然,通过资本、管理、生产上的整体布局,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攻略正在体系化高效推进,整体竞争力也进一步强化。不难发现,通过上海车展这一窗口和平台,现代汽车的中国策略已经展示在世人面前:扎根中国,长期发展、步步为营,把中国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性市场的策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