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人们激动过后仔细鉴定,发现这枚舍利是玉质的。就在人们有些失望地离去前,一位年轻的考古人员无意间发现,已经清理空的地宫后室,有一个角落有片松动的浮土。挖开浮土后,一个密龛显露出来,密龛中有个不大的包裹,里面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函。打开铁函,里面又是一层套一层。银函内是檀香木函,木函里有一只镶嵌着硕大宝石的水晶棺椁,最里面是洁白的小玉棺:一枚佛指静静地躺在玉棺里!法门寺的高僧们已经开始顶礼膜拜。这枚骨质的舍利,毫无疑问就是至高无上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
接下来,人们从汉白玉灵帐和阿育王塔中又发现了两枚玉质的佛骨。法门寺鉴院智严法师介绍说,据史料记载,指骨不像其他舍利,其他舍利还有同类的舍利还有若干处。但指骨世界上只有惟一的一枚,就是法门寺的这个指骨。那么地宫中为什么会有一骨三玉四枚佛指舍利呢?
据说,唐代第15位皇帝唐武宗不喜欢佛教,他上台后,颁布法令抑制佛教并要毁灭佛骨。韩金科介绍说,公元841到845年连续进行了5年的灭佛运动,法门寺当时受破坏最重。石碑上记载,就是要把舍利调到武宗的面前当殿碾碎。在这个时候,法门寺的和尚冒着生命危险把舍利保留下来,搞了一个复制的,把皇帝搪塞过去。
法门寺地宫中的4枚佛指舍利,与这一说法吻合起来。一枚真身佛指,是灵骨;三枚玉质佛指,是影骨。影骨既是保护真身的复制品,又是真身的影像。就像有人把它们比作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影子一样,能分虚实,但不分真假。
佛的世界充满玄机。当法门寺地宫中的珍宝终于被转移到精心修建的博物馆展厅时,人们却发现还有更多的谜团没有破解。用大理石砌的地宫为什么全部涂成了神秘的黑色?为什么法器上凡有空隙的地方都刻着各种菩萨像?为什么这些菩萨像跟一般佛教寺庙中的不一样?所有珍宝的摆放似乎是有秩序的,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秩序?又有着怎样的内涵呢?
今天,考古专家们仍在不断地努力发现与认知,但要完全破解法门寺地宫中的秘密,尚需足够的时日和更深的思考。
佛教舍利塔
佛教诞生在古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曾是古印度的一位王子,29岁时舍弃奢华生活出家修行,最后在菩提树下悟出了人生真谛,创立了佛教,被尊为佛祖。公元前486年,80岁的释迦牟尼在北部印度一个树林中去世,弟子们哭泣着将他的尸体焚化,焚化后的尸骨结晶体和未烧尽的遗骨,被称作舍利,由他的亲属和弟子们作为圣物收藏起来。释迦牟尼死后250多年,古印度一位伟大的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部族纷争的印度。这位晚年皈依佛门的国王,为了传播佛教,将佛祖留下的舍利收集起来重新分成若干份,送往世界各地,建塔供奉。据说,这些舍利的一部分传到了中国,中国各地便有了佛教舍利塔,而法门寺塔就是其中的一个。
佛教与唐朝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是在东汉王朝,也就是公元1世纪。但直到唐代,这一外来的宗教才发展到鼎盛时期。在唐朝,人们一直相信这样的神话,说法门寺塔30年开启一次,把佛骨请出来让世人瞻仰,就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在公元632年命令开启法门寺地宫,让人们礼拜佛指,祈祷佛祖保佑平安。这个先例开创了唐代狂热的迎送佛指活动,法门寺也因此成为当时全国最大和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之一。事实上,在唐朝300多年的历史中,先后有6位皇帝迎奉过佛骨,每一次开启法门寺地宫,都会引起人们理性的晕眩和情感的痴狂。尽管唐武宗灭佛运动很快就在皇权的转移中停止了,但此时的唐王朝已经开始从盛世走向衰落。唐代第17位皇帝唐懿宗为了祈求佛祖保佑即将倾塌的大唐王朝,于公元873年最后一次从法门寺地宫中请出佛骨,迎到长安的皇宫中供奉。但礼佛仪式还没有结束,这位皇帝就突然去世了。继位的皇帝是只有12岁的唐僖宗,他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归送佛骨回法门寺。公元874年的一天,在响彻云霄的诵经声中,人们哭泣着向地宫抛撒着钱币,随着巨大的铁锁把最后一道石门锁上,唐代持续242年的奉迎佛骨活动连同敬献佛祖的珍宝和佛指舍利本身,被永久地封闭在了地宫,直至1113年后考古人员重新开启地宫。
秘色瓷
为什么叫秘色瓷,说法不一。过去解释为秘色这个颜色,主要是讲宫廷使用,秘而不宣。但现在考证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叫秘色,主要是南方有一种草,叫秘草,这个瓷就是仿造它的颜色,青绿色,所以这个颜色也叫千峰翠色,像山峰里的翠,非常清新、典雅。中国唐代一些著名文人,曾用华美的诗词描写秘色瓷,他们形容这种瓷器就像“薄冰托着青云,嫩荷盛着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