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须引起重视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症状为疼痛、驼背、骨折、呼吸功能下降。在中国,骨质疏松症被列为老年人五大疾病之一,其危害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最为严重。据了解,我国骨质疏松的发病总人数已逾1.75亿,这群人骨折或其它严重骨病的患病几率大大高于正常人。因骨质疏松导致髋关节骨折的患者,1年内病死率达20%,生存1年以上者约25%丧失活动能力。
“人老了,骨头就松了”似乎是正常生理情况,长久以来,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但在某天也许你会吃惊地发现,自己比年轻时矮了几厘米,并逐渐出现腰背酸痛、腿抽筋,有时轻微外力甚至咳嗽就会骨折,这时你大概患了骨质疏松症。北京恒安中医院常务副院长余志忠在近日举行的“银丝带·关爱计划”暨骨质疏松防治公益活动中作上述表示。余志忠强调,要使人们充分认识到骨质疏松给中老年人带来的危害,提高全社会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关注和重视。
骨质疏松,病因何在?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90%,男性为61%,女性患病的几率明显高于男性。这与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分泌减少有关。而实际上不论男女,在40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会慢慢流失,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病症。
另外,由其它疾病或皮质类固醇药物等因素也可诱发骨质疏松,如糖尿病、甲亢、肠胃病等患者都易患上骨质疏松。余志忠说,多种原因促使骨质疏松患者人数近年明显增加。老百姓一旦发现自己有疼痛、驼背等情况,要及时检查、就医,不要简单地认为是上了年纪的普遍现象,任由病症发展。
患者应如何保健、治疗
骨质疏松患者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健。患者在改变姿势或动作时,需减少腰部负担,尽量不要弯腰工作;尽量不要双脚长时间站立;提举重物时尽量运用全身力量,不要单用手腕力量。另外,要创造防止跌倒的环境,如浴室内架设扶手及防滑设备,楼梯尽量平缓并设扶手栏杆;走路时应放慢速度,选择防滑的鞋子,以免跌倒。
“中医提倡"治未病",骨质疏松的预防工作要从儿童做起,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余志忠表示,饮食方面要多补充鱼类、牛奶、蛋黄等含维生素D以及鱼干、黑芝麻、海带、豆类等含钙质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规律而适度的运动习惯。以散步、慢跑、爬楼梯、骑脚踏车、打球为佳,配合哑铃、沙包等负重运动;适度地晒太阳,每次照射太阳10至15分钟,每周3至4次,可帮助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维持适当的体重,平时避免喝酒、抽烟,尽量少摄取茶、咖啡、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女性更年期后,适量补充女性荷尔蒙。普通人可依医师指示,适量补充钙片和抑钙素。
目前在骨质疏松治疗方面,存在着四大误区:骨质疏松不用治,补钙就可以了;常吃多吃钙制品就能补钙;补钙越多越好;喝骨头汤、吃菠菜烧豆腐能补钙。余志忠表示,骨质疏松需要标本兼治,首先要“治本”,去除病因,特别是内分泌及代谢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对老年性骨质疏松,还要“治标”,减轻病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从医疗角度来讲,多做检查、注意预防对身体健康意义重大。要注意骨密度检测,及时防治。如果早期就能有意识去预防、发现身体问题,对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都有很好的作用。
补钙方法要科学
为了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人们或是通过饮食或是通过各种保健品来给自己补钙。不过,关于补钙并非每天吃些钙片那么简单。如有些人钙没少补,但身体只吸收很小一部分,补进去的钙大部分通过肠道排出,而且还造成大便干燥。还有的人补钙后钙吸收得很好,但钙并没有如预期地进入骨头来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而是从肾脏、胆囊排出,这样会导致个别老人补钙后出现泌尿感染甚至肾结石。因此,专家提醒补钙要科学,应该找医生咨询科学的补钙方法。(宋磊)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