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此举标志着,在国家医改政策发布2个月后,我省备受关注的新医改工作全面启动。记者从昨天的会议上获悉,未来3年内,我省将投入460亿元,着力解决我省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全省6700万人民从预防、看病、报销、买药等方面享受实惠。
为减轻基层压力,今年全省卫生改革新增的投入主要由省级财政承担,预计今年投入约98亿元。
新医改六大重点
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全面执行基本药物制度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
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关键词:预防
免费提供9类2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从今年起,向全省城乡居民免费提供9类2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对15岁以下的104万儿童进行免费乙肝查漏补种;落实农村孕产妇在县、乡医院平产分娩补助政策。免费为30万农村育龄妇女在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完成10万35~39岁妇女的宫颈癌普查,以及3万40~59岁妇女的乳腺癌普查。免费提供婚前医学检查。为3岁以下儿童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为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健康随访。对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随访和康复指导等一系列项目。
今年,全省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低于15元,到2011年不低于20元。
关键词:报销
“夹缝群体”纳入全民医保
3年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全体居民,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参保率均提高并稳定在90%以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所有困难人群。 “夹缝群体”也将纳入全民医保――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其他农民工根据实际,参加户籍所在地新农合和务工所在地城镇居民医保。城镇户籍的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和少年儿童、失地农民、非从业人员以及享受半费医疗的企业职工家属等,都应参加城镇居民医保。随父母在城市上学和生活的农民工子女,按照属地原则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提高门诊、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筹资标准。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在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2010年起分别提高到75%、60%和50%以上。逐步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关键词:买药
基层卫生机构全用基本药物
建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实行以省为单位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在国家规定的零售指导价格幅度内,根据招标情况,科学确定统一采购价格。今年起,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完善基本药物报销政策,将基本药物全部、及时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费用负担。
争取3年内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国家要求今年在30%的县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我省决定所有县(市、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将实现这一目标。我省将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降低偏高的药品价格,逐步降低加成比例,争取3年内全部取消。据了解,由省发改委承担的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了“零差价”专题组,将对药品统一采购如何招标、配送、如何补助医院、有效实现“零差价”等问题进行调研。
适当提高医疗技术的劳务价格,逐步形成既能够合理补偿成本、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又能兼顾群众承受能力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确定办法。
关键词:看病
建成“30分钟就医服务圈”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建成“30分钟就医服务圈”。加快发展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3年内各级财政支持全省80所县级医院、22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完成1230所乡镇卫生院和所有行政村卫生室建设任务。使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达到标准化水平,每个建制乡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确保到2011年,每3~10万人口或每个街道办事处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异地就医实现“一卡通”
完善省、市、县、乡(社区)四级医保管理和服务网络,做好各类基本医保制度之间的衔接,重点解决好城乡流动农民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的异地就医结算服务。 2010年,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缴费年限在各市、县之间互认。稳步推广参保(合)人员就医“一卡通”,做到省内流动人员异地就医现场接报,逐步实现异地就医管理服务由参保地向就医地转移。今年将在芜湖、马鞍山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办诊所或个体行医,实现多元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