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保证海鲜安全,就一定要充分加热。”大连营养学会常务理事王兴国表示。像赤贝、蚬子等海鲜,它们大多生活在浅海湾泥沙质海底,主要依靠海水的有机物质生存。40%左右的贝类中带有溶血性弧菌,此外各种深海鱼类、虾蟹在运输过程中也会遭受重新污染,嗜盐菌等细菌会大量繁殖。
所以吃海鲜,蒸煮是最安全的烹调方式。当烹调温度达到100摄氏度后,再持续几分钟,直到其彻底烧熟煮透,就可以将隐藏在海鲜中的细菌和寄生虫杀掉。
蒸煮的具体时间以品种、大小的不同而略有区别。以中等大小的虾蟹为例,蒸的话出蒸气后五六分钟即可,煮的话水沸后三分钟左右,太久容易影响口感。一般煮至虾蟹变色,贝类开口即可。除了蒸煮外,以下几种烹调方式需要注意:
“醉蟹”、“醉虾”。为了美味,有的人喜欢吃“醉蟹”、“醉虾”,就是将虾和蟹子用白酒和盐腌制而成。其实吃用酒醉过的海鲜等于生食,白酒连螃蟹、虾体表面和体内的细菌都不能全部杀死,更谈不上杀死寄生在其体内的寄生虫了。.
烧烤海鲜。烧烤仅能将蟹、虾等表面的细菌和寄生虫虫卵杀死,其中心部分还会有存活的细菌和虫卵。
白灼。如果在家做白灼大虾是没有问题的,多煮几分钟就可放心食用。但如果去餐馆,还是尽量不要选择白灼,因为很难保证加热时间。
上海华东医院营养科教授陈霞飞提醒,如果一定要生吃,需要注意虾头、虾鳃、鱼的内脏等是最容易被污染的,最好弃去不吃。生吃时尽量选择深海鱼类,如三文鱼等腹部肉片,相对安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营养部主任营养师孙孟里表示,海鲜不可贪吃,按照膳食指南规定,除去壳重每天1—2两即可,连壳算起一天最多半斤。此外,蟹黄、鱼子等含胆固醇较高,贝类也比一般肉类胆固醇含量高,高血脂的人要慎吃。虾看头尾鱼看鳞眼蟹看胃印吃海鲜,当然是越新鲜越好。那如何辨别你买的海鲜是否新鲜?
挑选秘笈来告诉你诀窍。
贝壳一定要买活的,除了肉质新鲜还能方便吐沙。一般来说,活的贝壳都是微微开口,用手一触碰会立刻关闭。完全开口和完全紧闭的贝类,都有可能不再新鲜。
虾新鲜与否要看头尾,虾体死亡后易腐败分解,并影响头胸节与腹节接连处的组织,使节间连接变得松弛。虾尾的弯曲程度也意味着其新鲜与否,虾体处在尸僵阶段时,细胞充盈着水分,膨胀而有弹力,故能保持卷曲的固有状态。如果虾不再新鲜,组织会变软,失去这种弯曲度。
海水鱼品种很多,市上一般都为冷冻鱼。常见的冷冻鱼有带鱼、鲳鱼、黄花鱼、大黄鱼等。冷冻鱼外层有冰,又很硬实,当其温度在零下6—8摄氏度时,用硬物敲击能发出清晰的响声。
选购时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观察:
质量好的冷冻鱼,眼球饱满凸起,新鲜明亮;眼睛下陷,无光泽的则质次。其次,质量好的冷冻鱼,外表色泽鲜亮,鱼鳞无缺,肌体完整;如果皮色灰暗、无光泽、体表不整洁、鳞体不完整的为次品。贮存过久的冷冻鱼,若鱼头部有褐色斑点、腹部变黄的,说明脂肪已变质。
新鲜海蟹的步足和躯体连接紧密,提起蟹体时,步足不松弛下垂。不新鲜蟹类在肢体相接的可转动处,就会明显呈现松弛现象。其次要看腹脐上方的“胃印”。蟹类多以腐植为食饵,死后经一段时间,不新鲜蟹类胃内容物就会腐败而在蟹体腹面脐部上方泛出黑印。
苏打水,海鲜伴侣民间流传着吃海鲜有很多忌讳,如吃海鲜喝啤酒会痛风,吃海鲜喝果汁会产生砒霜,这些说法并不都有道理。
吃海鲜不能喝啤酒主要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高尿酸的人群,因为海蟹、海虾等海产品在人体代谢后会形成尿酸,再饮用啤酒,就会加速体内尿酸的形成。体内尿酸过多积聚会引致痛风、肾结石等病症。
而吃海鲜不能吃水果的说法并不准确,虾等软壳类食物含有浓度较高的五价砷化合物,与大量的维生素C结合,会转变为有毒的砒霜。但这指的是大量的维生素C,一般应为500毫克以上才算大量,一次性摄入50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才算是大剂量地摄入维生素C。适量吃水果不会有风险,但吃海鲜后不要吃维生素C片。那么,吃海鲜的时候喝什么饮料最为合适呢?王兴国推荐苏打水,他将苏打水称为“海鲜伴侣”,因为海鲜中含有高嘌呤,苏打水可以促进嘌呤的代谢,防止高尿酸和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