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改还存在不少难题。医改和卫生事业还有不少理论和政策问题亟待研究。”4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院士在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暨《柳叶刀》杂志中国专辑首发式上表示。
韩启德认为,难题之一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实施。在当前市场不完善、行政管理能力低下的情况下,很难兼顾到患者、医药流通环节、医院、药厂等几方面利益;另外,要确保“基本”,目前还存在基层卫生机构能力不足,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人力资本不足的情况。
其次是政府和市场角色定位问题。“比如说政府应该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式来补偿公益服务?是不是只有公立医院才能发挥公益服务?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来补偿公益服务?”
韩启德强调第三个难题是社会因素的考虑——医疗服务对健康的贡献只占很少部分,有报道说只占8%;健康问题的绝大部分是要依靠社会的方方面面来解决的。
“以控烟为例,宣传呼声很大,但效果很差。”韩启德说,“烟民不是以生存、得病的概率来解释问题,而是以周围抽烟人的寿命来回答问题。”同时控烟又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政府各部门协调以及各方利益有关。在他看来,同样非常复杂的问题包括疫苗接种、环境污染、公众营养、糖尿病和高血压防治等。
第四个难题是对医疗技术的认识问题。医疗技术日新月异,也是医疗费用大幅增长的原因。韩启德认为新技术的准入需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批准新技术新药物进入,中国有时提出很多不切实际的要求,大大增加了新技术的成本。
会上,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对中国医改进行总体评价时指出,过去一年,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产生了巨大影响,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不仅在医疗保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方面都已取得重要进展。
“要完成近期医改近期重点工作,实现2020年宏伟目标,既有着有利机遇和条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有大量问题需要研究。”陈竺称,当前卫生政策研究领域需要探讨和关注的问题包括:在政府对卫生事业持续投入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卫生资源公平和有效的配置;在农村和城镇医疗保障体系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考虑未来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人才政策,使人才下得去,留得住,能够发挥作用;以及如何适应卫生筹资和服务体系的新需求,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健康问题和气候变化与健康问题。
陈竺强调,卫生政策研究既要着眼于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长远,又要立足卫生改革的现实,从国情出发,吸收国际先进理论和知识,潜心研究,勇于创新,创造出学术水平高、应用价值大的研究成果,切实服务于卫生改革的实践。
据悉,由北京大学和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等共同创办的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以通过开展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卫生政策研究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升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水平为宗旨。该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理事会成员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