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照辉:有一个人写文章,提出了这样问题。(指1999年《随笔》杂志第6期,刊登的署名袁唏撰写的《真相》一文)
记者:您不同意?
孟照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们抗美援朝的原因很简单。毛主席说,如果不是美国侵略朝鲜到达我们鸭绿江边,如果美国不派第七舰队占领台湾,我们不会与美国军队作战的。美国军队实行侵略了,我们只好举起反侵略旗帜,保家卫国。
朝鲜战争一爆发,杜鲁门就宣布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活动,阻止解放军进攻台湾同时派空军和海军驻扎在台湾,这不是干涉中国内政吗?在这种情况 下,当我国领土主权受到侵犯的时候,不打行吗?那只有三条路,一是不抵抗,退让到像蒋介石一样,日本人打过来了以后,一直退让到半个中国没了。二是完全走 汪精卫那条路,投降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刚刚站起来的新中国能走上这条路吗?
记者:既然是保家卫国,为什么不用解放军的名义,而要用志愿军的名义来出兵朝鲜?
孟照辉:这又是个战略问题了。首先,美国已经采取战争行动,但是没有公开宣战。志愿军即支援组成的部队,带有人民群众性质的,不是国家性质派 的。这是从正常的战争性质来讲。其次,我们以志愿军名义支援,朝鲜人民也好接受。另外,这样也能挟制美国不敢扩大战争。因为我没给你宣战,你也没给我宣 战,可是你侵犯我了,你侵犯我,我用这个形式来对抗你,你们没有理由向我宣战。美国朝鲜战争,一直想把战争扩大到中国,他都没敢,他从政治上站不住,这里 头它政治含义比较深。
孟照辉在朝鲜板门店。1951年,他参加了朝鲜停战谈判。
毛岸英之死
毛岸英牺牲的档案是我收的,向中央发的电报我也看到了
旁白: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行列里,有一位特殊的战士,他就是毛泽东年仅28岁的儿子毛岸英。出于安全考虑,组织上对志愿军入朝的一切行动严格保 密,毛岸英入朝更在保密范围之内。但是仅仅在入朝作战一个月后,毛岸英就在敌机轰炸中牺牲了。对于毛岸英之死,历史上争议不断。
记者:您到朝鲜之后,知道毛岸英也是志愿军当中的一员吗?
孟照辉:知道。
记者:怎么知道的?
孟照辉:他牺牲以后我才知道的。毛岸英牺牲时,我正在去志愿军总部的路上,到了总部就听到了。毛岸英和另外一个叫高瑞欣的参谋,在敌人轰炸时牺牲了。但是我没见过毛岸英,只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儿子。
记者:志愿军之间怎么看这个事呢?
孟照辉:志愿军总部知道的人也不多。只是总部几个少数人知道,都非常惋惜、痛惜。
记者:是故意只让少数人知道,还是当时战争情况下不允许?
孟照辉:战争情况下,不允许大规模地对牺牲同志有集体性悼念活动。当时白天不能行动,晚上才能作战,部队调动、老百姓生产都是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