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蒙统一的模式及策略[原创] 内容 中蒙统一的模式及策略


[ zxhm ] 于 2004-01-02 21:49:03上贴 人民网文章 中蒙统一的模式及策略
蒙古独立出去半个世纪了,实质性独立则有一个世纪之久。蒙古族对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一方面,蒙古南征也意味着汉族的主体文化的没落,但汉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将蒙古文化同化了。因此,蒙古无疑义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蒙古统一于中国具有文化上的向心力。
蒙古在清朝时属于中国的属国,独立地位大概低于朝鲜、越南。与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位差不多。因为清政府晚期的衰弱,与这些地方的影响力逐渐微弱。沙俄的干预,加速了蒙古的独立进程。北洋段其瑞政府曾派出著名的“小扇子军师”徐铮将军出兵,使蒙古快速无条件回归中国。但俄国的影响已经很深了。苏联成立了后,向蒙古派出了红军,而且战败了民国(北洋政府)军队,蒙古被社会主义苏联控制。当时东北军张作霖曾派兵攻打,收回了一些地盘,这些地盘现在是中国的领地。后来爆发了抗日战争。民国(蒋介石)无力北顾。抗战临近结束时,罗斯福与斯大林将“确认蒙古现状”作为苏联出兵的条件,后来蒋介石无奈承认了,当然蒋与苏据说还有一些内部交易。总而言之,蒙古的独立已成事实。建国后,毛泽东曾就蒙古回归问题与苏联进行了交涉,但未取得效果。再往后,蒙古得到联合国承认,当时任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台湾国民党)未行使否决权。蒙古成了真正独立的主权国家。
风水轮流转,如今,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衰落,中国日渐强大,内外蒙古的巨大差距使蒙古对并入中国产生了想法。其实中国也何尝不可以让蒙古回归呢?
中国现在的外交国防都集中在台湾,同时国内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有人认为暂时不拿回来好。我觉得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如果中国不争取蒙古回归,必然有他人向蒙古伸手。比如美国,完全可能用经济联系或军事入驻方式进入蒙古,那时,蒙古的回归就充满了变数。对蒙古并入中国的意愿,我们不仅应积极回应,还要主动提出,积极争取。
国内诸多问题和台湾问题很难办,但好大中国人多,共产党也空前强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尚能在百废待兴之际同时出兵西藏、新疆、朝鲜,我们在经过了多年和平,目前又处于比较好的国际环境中,更有理由在处理其它问题时一并处理中蒙统一问题。这决不是四面出击,而是有步骤、有策略,可以实现的。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找到合适的模式和策略。
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及目前的局势,考虑的模式及采取的策略应符合下面几个原则:1、不影响中国总的局势;2、不花费太多的消化成本;3、蒙古应得到一定的实惠;4、防止因蒙古回归对其它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不良影响。
模式一、“特别行政区”,同港澳,中国向蒙古派出驻军,维持蒙古现状,取消蒙古独立主权地位。大陆不向蒙古征税,也不给予大额度无偿援助,维持蒙古社会经济现状,改编蒙古军队、警察等。这是成本较少,有前例可循的办法。
模式二、“民族自治区”,同内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向蒙古移民,给予政策及经济扶持,逐步向蒙古派出汉人干部,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
模式三、“特别行政区台湾版”,同模式一,但蒙古有自己的军队。
模式四、“联邦制”。
模式五、“邦联制”。
具体采用什么模式,需要双方共同谈,我比较倾向于模式一,对中国的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