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 N久,今天终于跳出来了,哈哈.言归正传,拜读了普通?是存古最少的??方言,这可真是反清反到了"嘴"上.
首先这位仁兄就犯了个大错,什么是存古?多久叫古呢?雅言,唐音,官话?如果按照你的逻辑现在的普通话是鞑子语言,那唐朝人说的官话岂不是五胡乱语了吗?你说外国人嘲笑中国话节奏奇怪,你听过 西班牙 语吗,咱们2个音节结束,他们得说N个音节.他们说话总是在干时间,听着就累.还举出英语MADAYIN,哈哈,殊不知现代英语和古英语就有天壤之别,现代英语是诺曼北 方强 盗(诺曼即北方人的意思,详细内容参见法国与 英国历史 )法国佬的杂种话,而古英语尤其是发音更像是现在的德语.英语存的古多吗?英国人有脸说吗?他们本土的语言都变多少次了,凯尔特语,拉丁语,盎格鲁撒克逊蛮族语,丹麦语,诺曼人的法语,乱不,杂不,他们想好存哪个古了吗?再例如汉语里原来根本就没有XX品,XX性,XX化这种构词方式,不好意思让你失望了,这种构词方式是清末从日本引进的,艺术品,非卖品,习惯性,复杂性,革命化,现代化都是这种构词方式产生的,刹那,等等这些词不好意思,印度佛教传来的,难不 成汉 语也倭化了,阿三化了
第二,你说北方话音调少,尤其是入声,导致了节奏呆板,你看过动物世界吗?听过赵的解说吗?呆板吗?举了个吴语"勿晓得",确实北方话没有,因为北方人不说勿晓得,反正我没听过,这是不知道的意思吗?如果是,不管是北方哪的方言,差不多都说不知道,个别地方来个知不道,不晓得,当然在语调上有所区别,南腔北调嘛!口语是为了达意,好不好听是次要的,京剧念白好听,能播新闻吗?
第三说"北方话是韵母结构变化最严重的方言,以至《声律发蒙》等书,无法用普通话读出其韵脚。而且古代声韵书籍的注音方式,比较适合南方话,"没错,可那又怎么了?从人类诞生语言到现在,不一直在变吗?唐朝话和宋朝的话都有区别,日语里就有唐音宋音之别,同样是茶,从中国传到日本就不同,一个是读qia一个是读sa,敢问鞑子来中原了吗?鲜卑被赶走了吗?别把雁过留声当成 风声鹤唳 ,语音一直在变,没什么希奇的.
至于声母韵母,哈哈,就更有意思了,我认识许多南方人分不清l和r,天热不说天热,说天乐~~,eng 发不来,我有个同事叫x奉刚,领导是个南方人一直叫人家X粪刚~~,每次叫他我们就乐倒~~至于打官腔”和“唱高调,主要是内容语气语调问题,哪的人都一样,这和普通话有毛关系,还扯到大草原上,你NX
至于古代诗歌,照你的说法聋子哑巴是是看不懂唐诗宋词的,更不能体会文字韵律了,因为他不会压韵~~,你读过离骚吗?你会古代楚地方言吗?不会吧,大多数都不会,妨碍我们读他吗?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用的是表意的汉字.汉字弥补了语音上的差别,再说了你读唐诗的时候没注意有注释吗?对于韵脚,那些特殊读音的字是有注释注音的.为的就是压韵啊,大哥.不会南方话也行啊,会 拼音 就行!!
最后,至于谁是 中华文化 正宗,你分个南北不是有毛病吗? 中华文化 是一个整体,能分吗?你举那些例子无非是想说南方人杰地灵,能人辈出,哪又怎么了,你说的很对啊,没人否定啊.南北都是中国,中国有些地方出人才,那好啊,有必要因此产生傲慢与妒忌吗?
总之说普通?是存古最少的??方言,那又怎么了,只要便于人民交流,只要能促进社会发展,只要能推动科技进步,那就是好的,有生命力的,普通话这几条都具备吧,方言独特的地区依靠汉字可以弥补,哪不好了?语言本身就是民族融合 文化 交流的产物,自己弄的划清界限互相攻击有意思吗?真是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