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的疆域,东至日本海,西至嫩江,南至长白山地区,北至黑龙江口及鄂霍茨克海的广大地区。
渤海国的经济,主要是农业、手工业、商贸业,建筑业等。渤海国的造船业很发达,出航日本海,最多时一船载65人。渤海国的人口有300万左右,铁匠就有五、六千人之多。渤海国的冶金技术发达,已出土很多鎏金器物。
渤海国的饮食文化,食五谷,有玉米、麦子、水稻、大豆,各种水果、蔬菜和肉食、水产品等。
渤海国共有100多座城,建筑讲究,宫殿华丽。础石、坯墙、青瓦或釉瓦,白灰抹墙。睡火炕,用火墙。
渤海国的水陆交通,主要有5条:鸭绿-朝贡道,长岭-营州道,扶余-契丹道,龙原-日本道,南海-新罗道。
渤海国的婚俗,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女人不容侧室。在发掘的渤海墓葬中,凡男女合葬的,都是一男一女,无一男多女者。女人如发现其男人有外遇,闻者必谋置毒,死其所爱。大氏与他姓结为十姊妹,互相稽察其夫,一夫若有所犯,而妻不觉者,九人则群聚而垢之,争以忌嫉相夸。
渤海国的葬俗,墓葬成群,合葬,二次葬。有土坑墓、土坑封土墓、石圹封土墓、石棺封土墓、石室封土墓、砖室石顶封土墓。细分有9类。墓内有壁画、随葬品、碑刻、地面建筑。NT
渤海国的宗教,原始教为萨满教,以后吸收了儒教、道教、佛教,调和儒、佛、道三教。王室提倡佛教,现已发现20多座寺院,长白县现存1座灵光塔。
渤海国的文字,用汉字,主要书契、文件、碑铭,均用汉字书写。同时,也有一些文字符号。
渤海国的音乐、舞蹈、绘画、书法、雕刻、工艺美术等,都有珍品传世。体育,主要有滑雪、骑射、马球、足球。
渤海国的教育也很发达,天文、历法比较先进。公元859年,渤海使臣乌孝慎出使日本,传去唐朝的“长庆宣明历”。3年后,日本开始使用“宣明历”。
渤海国作为唐朝的封国,乐意归附唐朝,大祚荣派儿子大门艺入唐为质子,宿卫京师,并接受唐朝册封,共向中原王朝派出150多次朝贡使团。又通好于新罗,与突厥结盟,与日本有密切交往,共派过37批使团。
自唐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大祚荣在敖东建国,到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渤海国以今之敦化为都57年。第3位王文王大钦茂,将渤海国都城从旧国迁到上京龙泉府。渤海国在敦化留下大量文物,其中贞惠、贞孝公主墓志,用汉字书写,不论是从考古上还是从书法上看,都是很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