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已经把中国女性锤炼得成熟了。她们的翅膀早已穿过家庭的狭窄天地,在更广阔的空间遨游。朝鲜前线的战事,再次牵动了中国女性的心。她们纷纷写申请书、血书要求参战。有一位年轻的女性叫张尉民,同刚生下婴儿的母亲。她说:“做母亲的,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啊,可是当孩子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怎么能只顾自己的孩子啊!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卫千千万万的孩子而战。”就这样,到了1951年3月,许多年轻的母亲、年轻的姑娘放弃了和平美好的生活,告别了亲人、恋人,勇敢地走向了前线。她们似一群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胸怀着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崇高理想,“飞”进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四川姑娘刘若冰在人朝时刚满17岁。她被分配到军野战医院作护士。长途行军,她和许多姐妹们的脚都打了水泡。但谁都不愿意说出来,生怕被送回国内或留下休息。有的姑娘脚裂了口,疼得钻心,就用大米饭揉成团填进裂口中。人朝是得来不易的权利,有人不客气地说;“女兵没有用!”姑娘们就是不服这口气。天下着大雨,部队在雨中行军,刘若冰脚底的水泡被雨水浸破了,与路上灌进鞋里的泥搅在一起,开始是难挨的疼痛,渐渐地疼痛变成了麻木,两只脚沉得像秤似的。班长郭小江见她走路的样子,关切地问:“行吗?”她点点头,冲班长笑了一下。疲劳中的女兵,把所有的问话和动作都简化了。途中休息,没有遮掩所和雨具。刘若冰枕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就睡着了。雨打在她的脸上,细心的班长拿出喝水的杯子放在额头上接水,她全然不知。直到发出集合号音,那只放在额头上的水杯已经接满了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