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午接到来自第4装甲集团军的命令,所有部队连同第128装甲掷弹兵团第2营全部撤回普洛列塔尔斯卡亚休整。就在当天晚上10点半,全营官兵接到命令:准备出发。经过三四个小时的急行军之后,503营于9日凌晨抵达了克拉斯尼基。六点三十分,进攻开始了,目标:维瑟斯尔利基(Wesselij)。
而在维瑟斯尔利基的苏军也早已是严阵以待,轻敌冒进的503营这一次吃了大亏,打头阵的三号坦克排刚进抵村东一带便被击毁了两辆,而此时殿后的第1连的虎式坦克已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了村内的苏军炮位上,全然没有注意到从南部树林里杀出的三辆T-34坦克,苏军坦克兵立即开火将141号炸了个底朝天。正当德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之时,幸好第2连的坦克及时赶到与苏军坦克接火,顽强的苏联坦克一发精准的76.2毫米炮打穿了121号虎式坦克的发动机室。而第2连也是付出了2两三号坦克之后才消灭了这3辆T-34。由于维瑟斯尔利基村内苏军反坦克力量很强大,503营不得不暂时后撤以等待配合作战的第128团第2营的掷弹兵。在苏军猛烈的炮火面前德国人根本没有机会靠近村子。无奈之下部队不得不于当天晚些时候撤回了克拉斯尼基。
【503营战斗报告,在维瑟斯尔利基前后有4辆虎式坦克被苏军击毁除籍,余16辆】
苏军当天发起的全线猛攻使得503营不得不抽调出坦克部队对苏军装甲部队进行反击,正当前线情况危急之时,虎式坦克的出现无疑大大动摇了苏军进攻部队的士气,而苏军于次日下午发起的第二次猛扑也被击退,在战斗中斯图卡和炮兵部队的支援起了很大的作用,也正是在那里,503营的士兵第一次与来自党卫军“维京”师的掷弹兵们一起并肩作战。
之后两天的时间里,503营的部队一直留守普洛列塔尔斯卡亚,到了13日晚,得到命令去攻击米内奇河以东一带的苏军部队,进行了一夜的急行军之后,赶到了新马内奇河,为了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必须马上发起进攻,由5辆虎式坦克组成的攻坚部队将负责拿下当地的一个探明由少量苏军部队控制的村庄,而所有轻便的三号坦克则以最快速度通过横跨马内奇河上的桥梁直插巴拉尼克,巧的是苏军部队此时正准备发起新一轮突击,双方坦克部队就这样不期而遇,而德军的虎式坦克和掷弹兵也随即赶来助阵,苏军坦克显然不是对手,凭借着当地复杂地形和T-34机动灵活,成功摆脱了追击,一辆虎式坦克和一辆三号坦克先后由于侧后装甲中弹而报废。
【503营战斗报告,有1 辆虎式坦克遭苏军反坦克炮偷袭被毁,余15辆】
从16日开始,普洛列塔尔斯卡亚附近局势骤然紧张,德军将有越来越多从高加索撤出的部队会途经此地,其中就包括了502营第2连。为确保普洛列塔尔斯卡亚万无一失,统率部除了第503营及128团第二营之外,还特地调来了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掷弹兵师。这几支精锐部队将担负起掩护整个第1装甲集团军向罗斯托夫后撤的重任,部队沿马内奇河向东一线进行了全面重新布防。到了第2天,503营第一连的部队已经和从克拉斯尼基方向杀来的苏军先头部队接火,503营突然于下午5点左右接到了全线撤离普洛列塔尔斯卡亚命令。部队马上脱离与敌军的接触,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集结并后撤,当天晚上抵达布伦诺基(Bulennoje)并在那宿营。
18日一早,集团军指挥部就从503营中抽出一个坦克排支援党卫军“诺德兰”装甲掷弹兵团,其余大部队则在20日上午5点动身继续向罗斯托夫后撤。1月22日,503营在通过顿河大桥之后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罗斯托夫城,在那里,营长普斯特中尉(Obersleutnant Post)接到来自最高统帅的命令,与同日抵达的502营第2连合并,将其编为第3连。至此,503营的部队总算全部到齐了,这也是国防军第一个达到满编3个连的独立重型装甲营。
【503营战斗报告,由于有502营第2连的9辆坦克加入,整个营的虎式坦克数量增加到24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