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2

Pe-3
性能简表
型号
Pe-2 1940
Pe-2 1941
Pe-2 FT
Pe-2 FZ
Pe-2 B
设计师
V.M.Petlykov
V.M.Petlykov
A.I.Putilov
A.I.Putilov
V.M.Myasichev
出厂年代
1940
1941
1942
1943
用途
轰炸机
乘员
3
发动机
2*1100hpM-105
2*1210/1180hp
VK-105PF
翼展M
17.6
13.57
机长M
12.3
12.6
机高M
最大起飞重量
KG
7563
8300
8580
航程KM
1200
升限M
8800
7800
航速KM/H
540
?
580
482
534
武器装备
2*7.62mm ShKAS(鼻部)
2*7.62mm
ShKAS(背、腹)
6*100kgFAB100
(内部弹舱)
4*250kgFAB250
(外挂)
1*7.62mmShKAS+
1*12.7mmUB
(鼻部)
1*7.62mmShKAS(侧面)
2*12.7mmUB
(背、腹)
6*100kgFAB100
(内部弹舱)
4*250kgFAB250
(外挂)
型号
Pe-2 I
Pe-3
Pe-3bis
Pe-2UT/UPe-2
设计师
V.M.Myasichev
V.M.Petlykov
A.I.Putilov
出厂年代
1944
1943
1943
用途
昼间俯冲轰炸机
截击机
多用途
教练轰炸机
乘员
2
2-4
发动机
2*1650hp
VK-107A
2*1100hpM-105
2*1210/1180hp
VK-105PF
翼展M
17.2
13.57
17.6
机长M
13.4
12.6
机高M
3.42
最大起飞重量
KG
9085
7880
8040
7344
航程KM
2275
2150
升限M
9250
9100
8700
航速KM/H
656
535
530
508
武器装备
2*12.7mmUB
(头、尾遥控)
2000kg炸弹
2*12.7UB
2*7.62mmShKAS
( 鼻部)
1*7.62mmShKAS
(背部自卫)
1*20mmShVAK
2*12.7mmUB
1*7.62mmShKAS
(鼻部)
1*12.7mmUB
(背部)
3*100KgFAB100
8*RS-82火箭弹
1*7.62mmShKAS
1*12.7mmUB
(头部)
1*7.62mmShKAS(
(侧)
1*12.7mmUB
(腹部)
6*100KGFAB100
2*500KGFAB500
简介
卫国战争中红军最重要的飞机之一,两次苏联英雄的获得者I.S.Polbin(波尔宾将军,轰炸航空兵军长,1945年在轰炸德国布累斯劳城时牺牲)在战争期间一共驾驶Pe-2执行了180余次任务,对飞机十分钟爱;苏联红军战士给该机起了一个绰号"彼什卡"(和"卡秋莎"类似,一个俄罗斯小伙子的爱称)。在生产过程中曾由轻轰炸机改型为俯冲轰炸机、高空轰炸机、截击机、多用途机、夜间战斗机、教练机、侦察机、对地攻击机和"Paravan"(破雷障机)等等,各型飞机一共生产11427架。
更有传记性的是:Pe-2是由一批在30年代"大清洗"中被关进"劳改营"的"囚犯工程师"组成的"设计局"设计的,先后参加设计工作的有V.M.Petlyakov,V.M.Myasichev,A.M.Izakson,A.I.Putilov等,苏联火箭技术之父S.P.Korolev也参加Pe-2火箭助推改型的研制工作。
设计之初,该机编号为“100”,是一种高空高速战斗机。1939年12月22日,首架“100”型试飞。1940年5月1日,数架“100”参加红场的阅兵式。在苏联高级军事代表团对德国进行访问后,苏联军方发现红军当时最缺乏的是一种俯冲轰炸机而不是高空战斗机,所以斯大林命令Petlyakov在一个半月内将飞机改型为俯冲轰炸机。时间紧迫,只能由设计桌上直接出图到工厂进行生产。主要改进是将头部的两挺ShKAS机枪取消;领航员的位置移到飞行员右侧;遥控炮塔由领航员操纵单挺ShKAS代替,虽然原始,仍然可以为飞机提供后半球左右200度、上下56度区域内的防守能力;飞行员座椅后有9mm厚的装甲板,座舱两侧有6mm厚的装甲板为飞行员、领航员提供保护;无线电员操纵腹部的自卫机枪,必要时也可以将机枪移到飞机上方射击。三个内部弹舱能够携带6枚FAB100航空炸弹,其中四枚位于机身内炸弹舱,两个发动机短舱后部的弹舱内各一枚。机翼下的四个外挂点可以挂四枚FAB-250炸弹,飞机载弹量可达1600KG。发动机散热器位于机翼中,通过机翼前方的进气口进冷却空气。5-9个充惰性气体的自封油箱分别在机身和机翼中。机翼上安装AP-1自动控制俯冲减速板。Pe-2也是苏联第一架用电操纵的飞机,大约有50台(2-30瓦)的各种电动机对飞机进行操纵。
设计序号“179”后的飞机还加装了DAG-10榴弹发射器,向飞机后方发射榴弹,虽然这些榴弹命中敌方飞机的可能性极小,但爆炸的冲击波可以干扰敌方飞机的进攻。一些飞机还在背部和腹部装置了RO-82火箭发射器,发射RS-82火箭弹。1940年底,Pe-2 (1940)开始向部队交付。
卫国战争一开始,Pe-2就参加了战斗,在战斗中表现出比旧式飞机优越得多的性能。但是,早期Pe-2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腹部机枪的供弹方式有问题,经常在第一次射击后输弹装置卡死。德国飞行员很快就发现这一问题,从后下方攻击Pe-2,使Pe-2的损失增加。设计师马上改变了设计,将背、腹部机枪改为12.7mm UBT,供弹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领航员右侧增加一挺7.62mmShKAS,鼻部的机枪也改为12.7mm+7.62mm各一挺。这就是Pe-2 (1941),该型是Pe-2生产量最大的型号,以后的大批生产型号都是在该型号基础上改进,各种变型机也是以Pe-2(1941)为平台。
为了增加莫斯科地区的防空力量,利用Pe-2速度高、操纵敏捷的特点,1941年底曾将Pe-2改型为截击机/多用途飞机,即Pe-3/Pe-3bis。Pe-3是专门为莫斯科防空区使用的截击机,取消了俯冲减速板,一共制造了23架。Pe-3bis是多任务改型,机头排列着一门20mm、两挺12.7mm、一挺7.62mm机炮和机枪;俯冲减速板撤除;装有照相设备,可以执行侦查任务;为了执行夜间截击任务,在翼尖上安装了强力闪光灯。Pe-3bis制造了大约300架,在卫国战争中执行夜间截击、侦查、轰炸、反舰等任务。
随着德军进攻逼近莫斯科,Pe-2的生产迁移到西伯利亚,1942年初在新的生产地重新开始大规模生产。此时,飞机换装了功率更大的VK-105PF发动机,最大速度增加了40km/h;机身侧加装了两挺7.62mm机枪。飞机称为Pe-2FT型。
1942年1月12日,飞机设计师Petlyakov,Izakson奉命到莫斯科开会,搭乘工厂向前线交付的飞机飞往莫斯科。Petlyakov搭乘的飞机在途中发生火灾,飞机设计师和机组全部丧生。从此之后,先后由Izakson,Putilov,Myasichev住持飞机的改进工作,大批量的生产型还有:
1943年,Pe-2FZ.安装领航员使用的“FZ”型机枪塔。1943年初到1943年秋天生产。
1943年,Pe-2B.根据苏联中央流体研究所的风洞试验结果,对飞机进行了小的改动,结果飞机性能提高,速度增加了50KM/H。1943年秋天到1944年7月生产。
1944年,Pe-2I。为满足斯大林将Pe-2速度提高100KM/H的命令,飞机换装更大马力的(1650hp)VK-107A发动机;减少无线电员;将背部炮塔改为尾部遥控炮塔等,最大速度已经达到656KM/H,载弹量也加大至2000KG。到战争结束,一直生产该型。
1943年,Pe-2UT/UPe-2。1943年后生产的教练-轰炸机。
各型Pe-2一共制造11427架。由于和英国的“蚊”式轰炸机在诸多方面类似,盟国将Pe-2称为“俄罗斯的蚊式”。其实,Pe-2生产设计早于“蚊”式,将“蚊式”称为“英国的彼什卡”更为合适。
其余的各种改型由于战时要停下飞机生产线转产改型十分困难而停留在试验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