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飞机---He112战斗机(5)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Lockheed Orion

通过生产 He 70,亨克尔公司引入了一系列的新型飞机设计和生产技术,如下单翼布局,半硬壳式机体结构和全金属机体,椭圆形机翼,倒鸥翼型加上可收放式的起落架,在亨克尔公司随后一连串的飞机设计上都可以见到这些特征。说实在的,He 70 的性能已经和德国空军新型战斗机的技术指标相去不远,从这一点上也就不难理解为啥冈特兄弟会在 He 112 上尽可能多地保留了 He 70 的设计。

总的来看,He 112 就象是 He 70 的缩水版,一样采用了全金属结构,半硬壳式机体结构和双翼?诺闹饕恚?并在制造中大量采用平头铆钉。起落架从机翼的鸥翼上反点向外侧收入机翼内,这时的轮间距竟达到了九米,使得该型机在地面上滑跑时有一流的方向性和安定性。要说该机外观上和之前的老式设计有什么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敞开的飞行员座舱和之后突起的靠头及机脊了,不过这一点倒让那些刚从双翼教练机转飞 He 112 的飞行员感到格外的舒服(当时很多飞行员认为全封闭座舱大大限制了飞行员的视野,使得他们不能在空战中抢先发现敌人)。

原型机

He 112V-1 号原型机完成于 1935 年九月一日,由于当时 Jumo 210 发动机还没有定型生产,这架原型机上采用的是英国 695 马力的罗尔斯-洛伊斯“茶隼”MK.II 型发动机。不过在随后的工厂测试中发现 V-1 的飞行阻力要比当初设想的大得多,平飞极速因此达不到原来的设计要求。随后 RLM 在特拉沃明德(Travemünde)进行的试飞也明白无误的指出了这一点(RLM 的试飞测试是同年十二月的事)。

第一頁    上一頁    第5頁/共24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第08頁 第0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