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7年云斯道夫的第5装甲团兵营里作为记念的"Krupp克虏伯"重型拖拉机III型
由于在测试中存在无数问题及缺陷没有一辆原型车进入生产。1933年在完成所有的测试及与苏联的合作后,四种车型归还德国。"Krupp克虏伯"及"Rheinmetall-Borsig莱因金属-波斯格"的原型车被用于教练车以继续在"卡马"开始的工作。最后它们都分配给第一装甲师参与在1935年8月的行动。两辆"Daimler-Benz戴姆勒-奔驰"重型拖拉机作为纪念放在厄福特的第一装甲团总部及在云斯道夫的第五装甲团总部。1935年后剩余的4辆原型车用于在普多斯装甲火炮学院作为教练车。1937年"Krupp克虏伯"及"Rheinmetall-Borsig莱因金属-波斯格"中的一辆作为纪念放在云斯道夫的第五装甲团总部。剩余的两辆或者被销毁或者用于射击目标使用。重型拖拉机被频繁地测试,在他们身上吸取的教训为德国设计师们带来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后来直接用于新型车辆的发展及最终用于其他设计。
另一个早期德国装甲战车是M28战车(GFK)。此车由"墨克"于1928年设计属于轻型坦克并带有可换档的驱动轮。这种车是瑞典"Landsverk"公司(部分由德国持股)生产了六辆原型车。一辆于1930年在"卡马"进行测试,但结果证明这种车有很多问题。德国没有兴趣继续研发,1929年以M28(GFK)为基础的改进工作在瑞典"Landsverk"公司进行并于1931年生产少量L-30(Strv fm/31),1933年生产少数几辆L80原形车,并于1932年10月至1933年开始新型中型坦克的研发,陆军最高统帅部(Reichwehr)也批准了"重型拖拉机"的研发合同。包括"Rheinmetall-Borsig莱因金属-波斯格"?quot;Krupp克虏伯"都接到了发展重型坦克的订单,而他们也都提供出自己方案。该项目起初称为PzKpfw VII(PzKpfw IV的新型),但1933年10月项目改名为"Neubaufahrzeug新型车辆"。"莱因金属"的A型与"克虏伯"的B型总体上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火炮及安装在炮塔上的武器的排列。"莱因金属"的(PzKpfw NbFz V - 装甲战车新型V)设计有37毫米坦克炮L/45(长径比45)装在75毫米火炮L/24(长径比24)上部,而"克虏伯"的(PzKpfw NbFz VI - 装甲战车新型VI)设计有37毫米坦克炮L/45装在75毫米火炮L/24的旁边。两辆车都装有两个稍加改进的装甲战车I型的炮塔,炮塔上安装有机枪(一挺在前,另一挺在后)。这两种坦克将完成德国坦克家族的标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