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板门店共同警备区,近景是韩国一侧
图片:

板门店是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的签订地点,也是朝鲜半岛南北分隔的军事分界标志。如今板门店已成为国外观光客的旅游点,大凡到北方访问的客人一般都被安排去板门店参观。但是1984年11月23日,韩国与朝鲜在这里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直接武装冲突,震惊世界。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日前对外公布了一份机密文件,道出了此次事件的一些内幕。
板门店位于朝鲜半岛中西部,北纬38°线以南五公里处。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这里签字,使板门店扬名于世。朝鲜停战后,朝鲜北南双方在这个直径大约为八百米的联合安全区内,建起了24座建筑物。北方建筑了板门阁、统一阁,南侧建有自由之家、和平之家,分别作为北、南双方联络机构所在地和对话场所。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的不少会谈也都曾在这里举行。
联合安全区的军事分界线上,建有七幢天蓝色的简易木板房,这是根据停战协定建立的军事停战委员会的会议厅和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场所。朝鲜与韩国警卫人员隔一条五厘米高的水泥线站立,双方均不得越过一步。南北军事分界线全长241公里,共有1291个黄色的界标。
1984年11月23日10时30分许,韩朝共同警备区的朝鲜一侧内,一群游客正在参观浏览。当他们进入位于板门店的军事停战委员会会议室进行参观时,其中一位外国游客把自己的相机递给同伴,要求同伴为自己和一名朝鲜人民军哨兵拍照留念。
当此人接近正在值勤的人民军士兵时,却突然猛向韩国一侧跑去。在距离军事分界线不到一百米的地方,他大声向韩国哨兵呼喊,要求他们提供保护。朝鲜人民军值勤士兵喝令他回去,同时向这名游客逃跑的方向开了两枪示警。同时,另外四名人民军士兵拎着步枪向军事分界线附近急速跑去。
这名企图穿越军事分界线前往韩国的游客,是当时苏联驻朝鲜的一名年轻外交官,名叫雅哥布雷维奇·马斯古夫。马斯古夫早已厌倦了清贫生活,一直在寻找逃亡美国的机会。一星期前,马斯古夫获悉自己将和同事前往板门店参观访问,于是准备伺机逃亡到韩国,再去美国。
当马斯古夫跑到了韩国方面哨兵面前时,一名美军士兵(韩国一侧由韩国和美国驻韩国军队联合守卫)准备把马斯古夫带进安全区。就在这时,人民军值勤士兵向马斯古夫连开三枪,护送马斯古夫的美军士兵应声倒地,马斯古夫也随后被击伤,倒在了安全区的入口处。
此时,朝方警备区内已经有十名全副武装的人民军士兵集结了起来。在越过军事分界线150米左右的地方,他们躲在美韩军队警备区内的一处花丛下,用手中的68型自动步枪向马斯古夫藏匿的地方集中射击。美韩军队的士兵用手中的武器还击,共同警备区内枪声乱作一团。对抗中,一名韩国士兵中枪身亡,一名美军士兵受重伤。
朝鲜和韩国方面都随即开始调兵遣将,人民军共有17人先后越过军事分界线进入美韩军队的警备区域内,而美韩军队也有十余人进入了射击阵地,由于美韩军队士兵占据的地形较为有利,人民军先后有三人当场被打死,一人重伤。
在意识到无法追回叛逃的马斯古夫后,为防事态进一步扩大,人民军当值军官10时50分许通过直拨电话致电美韩军队方面的当值军官,提议停火。美韩方面的当值军官打电话向韩国龙山军事停战委员会报告后,回复说同意朝方条件,并下令立即停火。10时59分许,双方终于停止了枪战。
朝鲜事后虽经过军事停战委员会协商会议要求美韩方面立即遣返马斯古夫,但美国以“保护人权”和“将与苏联进行直接交涉”为由拒绝。马斯古夫最终成功逃亡到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