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上半年,给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游击队空运物资1400多吨。民用航空独立第13团自1944年1月12日至7月13日共出动飞机919架次,给加里宁州的游击队运送各类物资145吨,其中包括18吨炸药,6000多枚手榴弹、1328支步枪、381支冲锋枪、146挺机枪,以及药品、食盐和服装。返航时,该团先后运回游击队的伤病员470人。在1月12、13日的两个夜间,飞机空运给列宁格勒州各游击旅的物资有步枪446支、卡宾枪120支、冲锋枪200支、迫击炮6门、反坦克枪3支、炸药2800公斤、手榴弹约500枚、地雷240,雷管10630个,还有许多成套的无线电台供电设备、短皮大衣、药品、粮食和其他物资。
随着苏军反攻的节节胜利,敌后游击队和苏军会师后,常被编入正规部队。43年9-10月,有15180名在隶属于西方游击运动司令部的奥廖尔和斯摩棱斯克游击队员到达苏军后方,其中有13533人补充进了苏军部队。43年12月10日明斯克州党委作出决议,把1万余名游击队员和后备人员输送给第65集团军。
在苏联领土从德军手中获得解放之后,在摩尔曼斯克州、卡累利阿州、爱沙尼亚、立陶宛、白俄罗斯、加里宁州、乌克兰和摩尔达维亚活动的游击部队,将其大部分人员编入苏军正规部队。通过民兵而补入正规兵团的有200万人,通过歼击营而补入正规兵团的有25万人,此外还有36个民兵师编入作战部队。
在战火中成长敌后游击战争的艰苦和残酷,要求游击队的指挥员素质必须适应进行游击战战役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一般的游击战战术,学会对各种条件下游击战斗的组织与指挥,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战略头脑和战役素质,学会用全局的观点分析和对待战役和战斗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专门培训游击武装指挥员。
为了加强对敌后游击战争的领导,在敌战区开辟反法西斯的“第二战场”,1941年下半年,苏联当局共派遣了3万名党员和共青团员穿越战线,徒步渗透或空投到敌后游击区,加强游击队的领导,增加骨干力量。
随着敌后游击战争的篷勃发展,游击队对有经验的领导干部、爆破专家、侦察员和无线电发报员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为了培训游击骨干,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党中央、州委以及方面军和集团军军事委员会,都曾举办了一些训练班或训练所。由于培训规模不能满足需要,1942年夏,中央司令部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4个专业学校和其它司令部附设的一些学校,某些游击队组织的训练班也抓紧培训。仅1942年夏秋,接受这种训练后被派往敌后的各种专业人员总数就达13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