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野战中歼灭敌人10万精锐部队,在解放军以往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大平原上廖兵团如何行动,二局严密布控。廖部两广籍的官兵很多,战事紧急时常使用广东话通联。为适应此情,二局早已训练了一批能听懂广东话的侦听员。当廖兵团在黑山遭到东野十纵顽强阻击,陷入解放军大军包围之时,廖耀湘再也沉不住气了,情急之下操着广东话通过无线报话机命令所部:“向东突围,如不成,转向东南。”二局当班侦听的二股股长黄振堂就是广东人,把廖的命令听得真真切切。事关重大,曹祥仁立即找到黄振堂,放出狠话:“这件事太重大,报错了可是要杀头的。”黄振堂答:“杀不杀头也就是这么回事儿。”一问一答,寥寥数语,凸显技侦工作的压力--办公室无异于浴血阵地!
这一时期,敌人主要使用话报,所以二局情报的时效特别快。林彪抓住廖兵团动摇的大好战机,在10月25日下达了围歼廖兵团的命令。26日,双方在野外展开混战。二局侦悉廖耀湘的兵团司令部已撤到胡家窝棚,东野总部即令各部迅速向胡家窝棚进击歼敌。当晚三纵发起攻击,敲掉了廖兵团的指挥部。26日下午,由于去营口的路被解放军阻断,廖耀湘下达向沈阳撤退的命令,结果又被二局截获。几乎在同一时刻,林彪下达最后一道命令:各部趁夜“主动寻敌攻歼”。27日,大混战继续,东野各部对敌实施迅速的包围、穿插、分割。在东野猛烈打击之下,廖兵团溃不成军,5个军12个师全部被歼。廖耀湘化装潜逃,11月6日在黑山以西被俘虏。廖耀湘兵团被歼后,沈阳守敌已无斗志,无法组织起像样的抵抗。10月31日,二局侦获,沈阳敌总台向位于葫芦岛的杜聿明报告,“情况紊乱,已成无政府状态”。11月1日,东野对沈阳发起总攻。11月2日,解放沈阳,同日解放营口。至此,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千虑一失:敌五十二军从海上逃脱了一万多人
在东野庆功、总结期间,刘亚楼在总部营以上干部会议上说:“技侦部队在辽沈战役中立了大功。当时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指挥员就是凭借技侦情报来下达命令的。”在辽沈决战全过程中,东野二局对锦州、长春、沈阳敌军的各级各部情况进行了全面、及时、有效的控制,仅在战役最后几天对敌五十二军的动向有所疏漏。
10月20日,在毛泽东的催促下,林、罗、刘一面组织大部队对廖兵团迅速围歼,一面抽调部队抢占营口。由于原担任围困长春任务的十二纵与一兵团的几个独立师距离营口太远,决定先派苏静带两个重炮连到独二师,向营口进发。22日,二局报告,廖兵团未向营口方向撤退,营口地区无敌。同日,林彪电告独二师:“因敌不向营口退却,去营口无仗可打,应即返回,进至新民与半拉门之间,侧击敌人。”独二师奉命回师,于25日在台安对南逃之敌进行截击,为堵住廖兵团南下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营口却被驻守沈阳外围的敌五十二军偷袭成功。
据之后掌握的情况:偷袭营口的敌五十二军二师原在巨流河为廖兵团西进断后,22日与五十三军的一三○师换防。五十二军军长刘玉章为了逃命,跑到沈阳取得卫立煌的首肯,去打通营口的海上通道,并于23日拂晓率部从辽阳奔袭营口,24日得手。由于当时五十二军在后方未使用无线电通信,去向不明,曹祥仁推断二师可能西进。当得悉五十二军占领营口时,东野各部正与廖兵团酣战于黑山、大虎山一带,并准备辽西平原的大会战,无法抽调兵力。27日全歼廖兵团后,林彪迅速调集部队,星夜兼程南下营口,以阻塞沈阳之敌海上退路。虽然日后在我大部队围攻之下,营口不日即克,但敌五十二军还是从海上逃脱了一万多人。毛泽东对东野未能及时抢占营口提出批评,称之为“一个不小的失着”。林、罗、刘为此向中央作了检讨,但并未责备曹祥仁。苏静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打那么大的战役,跑那么点敌人不算什么”;当然,“失误还是有的”。无论如何评说,我们今天应该对事实经过作出历史的说明。
1948年9月,毛泽东预言:我党将在“五年左右根本上打倒国民党”。11月14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撰写的《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指出:“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仅仅相隔两个月,毛泽东就把解放全中国的预言向前推移了四年,辽沈大决战的胜利无疑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苏静在谈到东野二局时说:二局“是埋头苦干,靠自己总结经验”发展起来的。“中国革命胜利有三大法宝,二局工作也是一个法宝。”1950年初,林彪为技侦战士题词:“同志们的工作对解放战争的贡献是很大的。同志们埋头苦干的精神是很感动人的,是值得发扬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