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赖支队的诞生与秦向支队的归宿
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而此时,秦基伟却在国民党政府的监狱里。
秦基伟是在倪家营子战斗中被军阀马步芳部队俘虏的。1937年1月21日,红军西路军由甘肃省临泽县倪家营子向南转移时,遭遇西北军阀马步芳部队的5个旅追堵。红军西路军经过4个月的浴血奋战,英勇抗击,共歼马步芳部队2万余人,但西路军遭受严重损失,除李先念、徐向前率部分部队突围外,其余红军或失散,或隐蔽,或被俘。红军西路军未完成预定计划而失败。秦基伟率部殿后,最后打到只剩下3个人时被俘。秦基伟被关在张掖监狱中。
如今红军主力都编为八路军了,关在狱中的红军应当回到八路军的队伍中去。中共在兰州、西安的办事处同国民党交涉,国民党答应放人。但国民党放人倒是真放,却有一个新名堂。红军战士送延安,红军干部送南京。秦基伟是红军干部,自然是要被送往南京的。
秦基伟和几个人决定:跑。两天后,红军干部上路了,秦基伟瞅空连夜逃跑,5天后,回到了共产党的队伍中——八路军平凉地区办事处。
1937年9月6日,八路军一二九师抗日誓师大会召开。秦基伟被编在教导团,参加了这次大会。10月18日,一二九师到达山西平定县。
没有想到,在平定,秦基伟面临着一个人生转折点,成了一支部队的具体组织者和创始人。这支部队的正式番号是“八路军一二九师秦赖支队”,亦称“一二九师抗日独立支队”。
原来,一二九师到达平定后开始休整几天。10月20日,秦基伟正在下象棋,教导团一名参谋前来通知,让秦基伟火速到师部政训处主任张浩那儿受领任务。
秦基伟敏锐地觉得有要紧事,就丢下一盘未下完的棋,赶到师部张浩主任那儿。
张浩开门见山,说:“秦基伟同志,你是一位训练有素的老兵了,有基层作战经验,也有师团工作的组织能力。因此,我们师里几位领导决定,派你去太谷县当游击教官。那里已经有一支队伍,但是由于缺乏军事管理人员,队伍涣散,难成气候。派你去,就是要把这支队伍带起来,拉出来。怎么样,有信心吗?”
带队伍,拉出来,都没有问题,但是刚回到革命队伍又要离开革命队伍,秦基伟有点舍不得。不过,秦基伟的回答还是掷地有声:“请首长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就这样,秦基伟历尽艰辛,来到了太谷县,在原有的游击武装基础上,逐渐拉起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后来就是“秦赖支队”。1937年11月18日,根据八路军一二九师命令,在太行山区成立第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武装——一二九师秦赖支队。秦基伟任司令员,赖际发任政委,朱效成任政治处主任。秦赖支队规模很大,下辖3个大队。
1938年4月,晋冀鲁豫军区成立,把在太行山发展起来的数支游击武装划分成5个军分区,秦赖支队改称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政委仍分别由秦基伟和赖际发担任。1940年8月,百团大战期间,第一军分区领导人有了变动,司令员秦基伟,政委高扬,副司令员胡震,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郭峰,政治部副主任杨克冰。
由秦基伟拉起来的这支武装队伍,番号几经变更,最后改称为“秦向支队”,即司令员是秦基伟,副司令员是向守志。1945年10月,晋冀鲁豫军区决定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秦向支队”编为第六纵队序列,称“第十八旅”。到了1949年2月,十八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三十六师。
他给邓小平一份检查,邓小平给了他一个处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秦基伟被任命为太行军区司令员。接着,解放战争开始,形势的发展有利于加快解放事业的步伐。1947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在河南省博爱县正式组建。纵队司令员由秦基伟担任,政委由黄镇担任,参谋长由何正文担任,政治部主任由谷景生担任。
新建的九纵一直把自己当“小弟弟”看待,听从老大哥陈赓和谢富治率领的第四纵队指挥。用秦基伟的话来讲,“九纵成立的晚,是继三纵和六纵之后,在太行山诞生的太行人民的第三个儿子。虽然打了不少仗,但多为偏师,主攻的少,配合的多。在指挥关系上,也自觉退让,甘心接受四纵首长指挥”。
九纵真正改变“小弟弟”角色,是在郑州战役中,一仗扬名,一跃成为主力部队。
1948年下半年,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相继打响,捷报频传。9月25日,中央军委批准华东野战军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刘伯承、邓小平指挥部队加强西线行动,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10月9日,刘邓决心集中第一、第三、第四、第九纵队相聚攻取南阳、郑州,策应华野在徐州战场上即将展开的淮海战役。
郑州战役不是孤立的,可以说是淮海战役的序幕。当时,刘邓发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就明确了攻打郑州的企图:“吸引孙元良全部回援甚至可能更吸住邱清泉兵团一部向西,以达到协助华野作战的主要目的。”
当然,九纵在最初的部署中不是重要角色,依然是“小弟弟”跟在“老大哥”后面受“保护”。
秦基伟自然也想得开,想得明白。攻坚也好,配合也罢,主要目的就是消灭敌人。但秦基伟判断,郑州守军有可能会逃跑。于是,他命令九纵做好阻逃打援的一切准备工作。
果真不出所料,“老大哥”部队一纵、三纵、四纵逼近郑州时,守在郑州的国民党军第十二绥靖区第四十四军一○六师、第九十九军二六八师,见势不妙,弃城北逃。
郑州守军的行动突变,打乱了作战部署。邓小平和陈毅都在四纵指挥所里。邓小平只好打电话给北面的秦基伟:“不能让它跑掉。”
秦基伟回答:“政委放心,我的网已经形成,它跑不掉。”
陈毅接过话筒:“秦基伟,这一回就看你的了。打得好,我到你那里给你唱《借东风》,打不好,是要打屁股的。”
部队上下都知道秦基伟爱看戏,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不,连陈毅都知道这一点呢!秦基伟笑了:“陈司令员,你等着吧,打完郑州,我们还是进城听梆子吧!”
陈毅说:“好。一言为定,你请客。”
秦基伟谋事在先,率九纵在郑州以北的老鸦陈地区,歼灭逃跑的国民党军1.1万余人。1948年10月22日,郑州宣告解放。
10月25日晚,陈毅到达郑州,说了一句“九纵成熟了,可以打大仗了”的话,让秦基伟高兴得当场表态要请客。
陈毅说:“我们俩说话都是算话的嘛!”
秦基伟说:“去看戏,《借东风》。”
陈毅摆了摆手:“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进城了,阔了,你给我找个大饭店。总不能让肚子饿了嘛!”
就这样,秦基伟亲自开着吉普车——可见秦基伟的玩车水平——带着陈毅上街请客,满大街转悠,却找不到一家开业的大饭店。最后,他俩降低标准,在一家小饭店切了半斤牛肉,打了三两老白干。
正当秦基伟和陈毅喝酒吃肉时,郑州警备司令部值班室电话铃骤响。值班参谋桑临春一听,电话那头是邓小平:“找你们秦司令员!”
这边是邓小平找秦基伟,那边是秦基伟酒足饭饱,送走了陈毅,独自一人到中原大戏院看戏去了。
这还了得,郑州刚刚解放,一个警备司令不在位。邓小平坐到了警备司令部的值班室,一直等到秦基伟回来:“今天晚上,我们两个都有事了。你给我一份检查,我给你一个处分。”
打了大胜仗的秦基伟,怎么也没有想到,稍不留神,自己挨了一个处分,他的后勤部长杨以山还因强征民车被撤了职。当然,秦基伟明白,这是邓小平在给九纵敲警钟,防止骄傲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