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防御者这个典型的外形特征,许多人将其与我国的运-8警戒引导机相提并论,实际上这是不准确的,虽然后者配备也是引进的英国“搜水”水面搜索雷达(海王预警直升机配备就是同系列雷达),防御者配备的“空中霸王”预警雷达,虽然这两型雷达都是英国雷卡公司的产品,但是却是两个不同的型号,在性能等方面还是有所区别的。
我国对于水面搜索雷达的需求
我们知道地球大部分地区是海洋,在这片浩瀚的海洋上面,现再大的船也只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因此任何国家和海军要想执行海洋管理及作战行动,拥有较大面积的目标探测与跟踪能力是关键的前提。在机载水面搜索雷达以其探测范围远、掌握海区面积大、反应迅速等优点成为临海国家及海军重要的海上搜索与跟踪手段。
我们常说我国地大物博,有960万平方公里,这实际上是不准确的,我国除了960万陆地疆域,还有超过300万管理海区,在这些海区里面岛礁星罗棋布,航线纵横交错,各类船舶往来如织,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渔场、资源,并且从近代以来我国受到侵略主要来自海洋方向,因此提高我国管辖海区的管理与控制能力,是捍卫我国国家安全和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当务之急。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受经济技术实力所限,我国对于管辖海区的管理与控制能力在一个时期内可以用微薄来形容,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岸基雷达和水面舰艇来维持对各海区的搜索与控制,前者受地球曲率影响,探测距离远,掌握面积小,而当时我国水面舰艇吨位偏小,续航能力较低,反应能力慢,做为我国主要大面积海面搜索手段的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6架别-6型水上反潜/巡逻飞机,与我国广阔的管辖海区相比,这些飞机不但数量少,并且还缺乏专用的导航与搜索雷达等设备,因此缺乏远航搜索与跟踪能力,尽管后来我国依靠自身能力对其进行发动机升级、加装半自动导航系统、专业搜潜及侦察设备街道寺,但仍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当时海军缺乏远程目标探测能力的问题,60年代末我国海军根据当时别-6飞机已经老化,并且海军迫切需要加强远程巡逻及反潜能力,决定研制新型水上反潜巡逻轰炸机-水轰-5,水轰-5除了具备反潜轰炸能力外,将远程水面搜索与跟踪能力也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面,其航程确定为5000公里,续航能力要求在12个小时左右,让人感觉惊奇的是我国为水轰-5研制了698型侧视雷达,其采用当时世界领先的一维无源相控阵天线,其对舰船的探测距离可以达到50公里,潜望镜为20公里左右,不过这种并没有多大技术基础的创新终究是昙花一现,因为相控阵天线可以实现比常规雷达更大的功率,从而得到更大的探测距离,但是其受背景杂波干扰也更强,所以对于信号/数据处理能力也更高,而这恰好是我国雷达工业一个瓶颈。所以配套设备不能配套、加上试飞中出现的震颤等问题,造成了水轰-5迟迟不能定型交付部队使用,造成我国海军远程搜索与跟踪能力长期处于缺乏状态,导致对于远海海区的控制能力薄弱,这让一些周边国家有可趁之机,占领我国岛礁,掠夺我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