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军事记者“和平方舟”手记之一:亲历热带风暴“洛克”
船首的风浪 新华社记者 王东明摄
我海军新型医疗救护舰载直升机首飞太平洋
新华军事记者随“和平方舟”出航手记:大洋上的卡拉OK
编者按:新华社记者査春明、王东明随“和平方舟”号出航已进入第四天。从16日一出航,“和平方舟”就遇上了名为“洛克”的15号强热带风暴,直至19日,才逐渐雨过天晴。这是由记者王东明从前方发回的航行手记。
“和平方舟”16日一出航,就遇上了名为“洛克”的15号强热带风暴,船一直在晃来晃去,人一直在晕菜,也没法架设海事卫星。直到19日上午,才看到了明媚的阳光,平静一点的大海。尽管现在还在“洛克”的尾部,但船已平稳了许多。
其实在起航前,“和平方舟”就监测到了“洛克”,它的中心风力有11级,宽度约350海里,正处在航向的前方。
这种情况下是走、是绕,还是停?海军气象人员经过科学判断,认为“洛克”不会移动到航线上,也就是说“和平方舟”不会与“洛克”正面相遇。而海上指挥员邱延鹏少将对“和平方舟”非常有信心,因为“和平方舟”设计抗风力为12级,“这种海况对驾驶、对医生,都是难得的锻炼。”
“和平方舟”的确与“洛克”擦肩而过——最近时距风暴中心85海里。不过,10级风、4米浪高,着实给了第一次出海的记者一个下马威。
与记者一同出访的还有新华社资深摄影记者查春明。54岁的查春明有着丰富的远航经验,他用相机记录下了中国海军多次远航的精彩画面。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头3天过着“三个饱三个倒”的生活——吃早饭,然后躺下;吃午饭,然后躺下;吃晚饭,然后还是躺下。
让记者稍感“欣慰”的是,自己的反应远没有想象的严重,3天只吐了5回。站起来的确头晕目眩,直冒冷汗,但躺在床上就恢复了正常,还能看书。咬咬牙,还能在船上四处走走。
说实话,这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大洋中多大的船都只是一叶孤舟,但“和平方舟”人性化的设计也减轻了我们不少的痛苦。船摇摆的幅度是不小,但很平稳。房间隔音性也非常好,关上门窗基本听不到外面的声音。
在“和平方舟”船舷中部水线下,两侧对称装有一副减摇鳍。打开时,它与船舷成90度角,液压装置会感应波浪的方向和力度,然后驱动减摇鳍向反方向摆动,增强船的稳定性。
驶离“洛克”,海上的风力还有6级。下午3点半(北京时间下午2点半),舰载医疗救护直升机开始了远航的第一次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