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艾青长诗《吴满有》1943年土纸初版本,完全是一种有缘之遇。那天下着细雨,虽然是京城旧书古玩市场的集市,却少了往日的人气,只有三三两两的人流。一位说不出名字,却十分面熟的摊主叫住了我,告诉我有几本解放区新文学版本,是否感兴趣?
我自然感兴趣。
他从玻璃柜上一大刀旧版本,挑出几本给我看,先是一本赵树理的小说集,再是一本反映胶东群众翻身故事歌舞剧《农公泊》。由于摊主开价不菲,又不是我收藏专题中的版本,我表示放弃了。这时,一本不在他推荐之列的土纸版本,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这是一本小16开的土纸版本,很轻,很韧,右上角直排二行:一行是:大众文艺小丛书之二,另一行是艾青长诗。中间直排楷书“吴满有”三个大字,左下角直排:“新华书店发行”六字。
《吴满有》三个部分,都很有特色。第一部分是新华书店丛书编辑部“关于文艺的新方向”的编者的话,通篇体现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精神,认为艾青的《吴满有》在“为谁写”、“写什么”、“怎样写”的三大问题上,是朝着文艺“新方向”发展的好作品。
第二部分是艾青720行的长篇叙事诗“吴满有”,分“写你在文化界的欢迎会上”、“写你受苦的日子”、“写你翻身”、“写你勤耕种”、“写你发起来了”、“写你爱边区”、“写你当了劳动英雄”、“写你叫大家多生产”、“写你的欢喜”九部分。
长诗一如艾青朴实无华、流云如水,又机智神来、入木三分的诗风,将一个延安时代“开荒开得多,种地种得多,缴粮缴得多”又当上县参议员的劳动英雄,表述得栩栩如生,亲切自然,非大家不能达到此境也!
长诗后还有艾青于1943年2月17日写的一个附记,也十分有趣和生动。写的是1943年春节之后,艾青到吴家枣园向吴满有当面征求长诗《吴满有》意见的情况:“不一会,同庄子的人都来了,他的窑洞里人站得满满的。我把《吴满有》拿出来念给他听——这是我找他的目的,我坐在他身边,慢慢的,一句一句,向着他的耳朵念下去,一边从他的表情来观察他接受的程度”。艾青用这样的方式朗诵自己的长诗,又直接听取主人翁对诗的评判,包括对一些诗句的赞同和反对,如原有一句“人们叫你老来红”,但是吴满有非常不喜欢,后来删掉了,应该说是艾青对诗作一丝不苟的认真,对读者一丝不苟的负责。编者按中提及的“为谁写”、“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艾青以这一举动,作了鲜明回答。
《吴满有》土纸初版本,除编者的话,艾青的长诗和附记外,最后部分还有柯蓝的一篇散文诗般的《吴满有的故事——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分“一吴满有种庄稼”“二吴满有和他的长工”、“三吴满有上市场”三部分。
柯蓝和艾青一样,对吴满有这个劳动英雄倾注了满腔热诚,他善于在对比中发现哲理的才华,在这三则小故事充分展示,如在第一则写了村长一定要与吴满有比种庄稼。柯蓝巧妙地用一快一慢来刻画:“村长耕得快,吴满有耕得慢。耕得快的,地只有四寸深。吴满有耕得慢,地就有七寸深。”寥寥数句,吴满有的形象已呼之欲出。
在版权页上,我注意到著者为艾青等,出版时间为1943年12月初版,印数1-4000。61年过去,风霜雨雪历历,初版4000册,存世量可想而知,感谢京城摊主在不经意中,将我十分经意的此珍本转让给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