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zhumuliao
10月14日 16:33
近来网友们热烈讨论的“学而优则仕”话题,本人认为很有意义。这也是改革中各地在选拔任用干部方面涌现出来的一些新现象所引起的,要是政府的干部人事部门也能参加这个讨论,意义将会更加明显,因为这对于调整完善我们的干部政策和用人制度肯定会大有裨益。
“学而优则仕”,这话立论并不错,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其精神实质。
中国从汉朝便开始实行的“开科取士”制度已经有两千年了,直到今天国家仍在沿用这个办法,无论是升学留洋还是考干升官都离不开一个“考”字,也就是用考试来进行比较和鉴别,它所尊崇的宗旨就是“学而优则仕”。虽然此话在文革中曾经受到过批判,或许今天有人仍会心有余悸,但文革中批错了的东西可不在少数,此话便应划入平反之列。因为这话本身并无过错,学生升学自不待说,就是提干当官当然也须好中择优,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拿到硕士、博士文凭的人当然说明他们学有所成,优先考虑更是无可厚非。因此本人首先举双手拥护学而优则仕这条法则,它符合“优胜劣汰”和“人向高处走”的自然规律以及人性本质。
不过,在运用这条古今贯通的信条的时候有一点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就是如何全面评价和衡量那个“优”字,是不是成绩越好、文凭越高就一定越优?尤其是选拔各级政府和重要部门的领导干部时是不是只凭考分、只看文凭便可决定一切?
其实,即使在古代,在贯彻“学而优则仕”这条法则的同时也提出过不少辅助要求和必备条件。其中有两条便是如今的人们大都耳熟能详的:
第一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对那些立志成才的读书人的要求。在这里,并没有把“优”字简单看成是个学术知识问题,而是作为一个综合要素来加以考察。其中人品的自我修养便是第一位的,然后是能力和抱负的锤炼,再加上个人的学识,这才构成一个“学而优”的总体标准。试想真要让这样的人“入仕”、去治理国家,大体上应该是不会有大错的。
第二叫做“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这说的是只有经过磨难与锤炼,有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感悟,积累了足够的阅历和经验,然后才能身当大任,从容应对;而不是初出茅庐、稚气未脱便委以重任。这是对“学而优则仕”最完美的注释和解读。
如果拿了古人的这些要求去看看今天我们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做法,那些盲目崇洋媚外、“崇海媚博”(海归与博士)的所谓的伯乐们是不是多少有些相形见绌呀。只要是海归,只要是博士,不论他们的专业与特长便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封为副职处、一律委以重任,这也叫知人善任,这也叫任人唯贤吗?万变不离其宗,无论你如何改革,无论你如何开拓,在用人问题上如果脱离了党的一贯宗旨恐怕都是不行的呢。因为这样的人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没有学好小平同志的“猫论”。
小平的“猫论”之所以正确,他并不是说所有的猫都是好的,而是说能逮到老鼠的猫才是好的。必须承认,大部分猫应该都能逮到老鼠,但绝不是所有的猫都一定能逮到老鼠的。这就叫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才是问题真正的本质。拿了这面镜子去照照,便很容易发现,凡是违背这一原则的除了无知者的耍花架子便是有意者的沽名钓誉,其结果自然是一害国家二害自己,而且到头来对那些被他们加封的人也不会有何好处,这便叫三害他人。
由此看来,成绩好,学历高的人大部分都是可以而且也应该委以重任的,但绝不是所有这样的人都能胜任或者说都配担当高官显爵的,关键还要看他们的德行与才智是否相匹配。从这个意义上说“学而优则仕”这句话虽然不错,但这个“优”字还必须是德才兼备。